撰文 | 新京報記者 何安安
“說個事連我自己都差點不信,有一家出版社,2017年出了我的書《童話聊齋》,沒和我簽協議,沒有給稿費,當當京東公開賣。這麼耍流氓你們相信嗎?”
6月25日上午11時許,童話作家林一葦在自己的實名認證微博上發布了這樣一條消息,透露在當當網等渠道公開售賣的《童話聊齋》,并沒有獲得作者的授權,他本人也沒有從該書的出版方河南大學出版社獲得這本圖書相應的稿費等收入。在該條微博後面的評論中,林一葦表示,“每次想到都氣得發抖。”
林一葦微博截圖。
新京報記者随後和林一葦本人取得了聯系。林一葦确認了微博中所說的事情,河南大學出版社在自己不知情且未進行任何形式授權的情況下,擅自出版了《童話聊齋》一書,該書在當當網、新華書店、淘寶網上均有銷售,自己于近日才獲知這一消息,但出版社方面并未就此事對他做出任何回應。截至發稿,新京報記者也尚未能與河南大學出版社方面取得聯系。
林一葦微博截圖。
在林一葦的博客中,可以看到《童話聊齋》中的很多章節如“江中的小男孩”、“蘇仙”、“醉漁夫”、“連城”等故事,這些故事大都發布于2015年至2016年期間。據林一葦說,自己在2016年曾授權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童話山海經》一書,後來将《童話聊齋》的書稿交給出版社後,出版社方面并沒有就《童話聊齋》一書的後續事宜與自己進行任何溝通,“沒有溝通,當然沒有授權。”
《童話聊齋》在當當網上售賣,出版方為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是2017年2月1日。
實際上,對于作者的合法權益,在《著作權法》第三章“著作權許可使用和轉讓合同”第二十四條中有明文規定:“使用他人作品應當同著作權人訂立許可使用合同。”而且在許可使用合同中,應包括付酬标準和辦法等内容。但即便在今天,作家基于自己的正當權益,而向出版社要求維權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與此同時,出版社未經作者授權就擅自出版或者改編的行為,并不算鮮見。“死後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我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獨》。”這句話的發生背景正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馬爾克斯于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當時國内多家出版社未經作者授權擅自出版了《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等多部馬爾克斯的經典著作。
1990年,馬爾克斯與其代理人卡門·巴爾塞伊絲曾到北京和上海訪問。因為書店裡随處可見各出版社擅自出版的《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等書,這次中國之行給作家留下頗為糟糕的印象,因此馬爾克斯在結束中國之行後,發出了上述狠話。直到2010年,新經典版權部才收到由卡門發來的授權通知,馬爾克斯願意将《百年孤獨》交給該公司推出中文版。
馬爾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
在2013年,也曾有報道稱朝華出版社出版于2013年1月的《中國經典童話》中收錄了《神筆馬良》,但并沒有獲得過著作權人的授權,也沒有任何署名。《神筆馬良》作者洪汛濤之子、《神筆馬良》著作權持有人洪畫千在該報道中證實了這一消息,洪畫千還表示自己曾寫信給出版社的責任編輯,“但是對方拒收。”
除此以外,去年6月,人民文學出版社也曾特意就巴金作品《家》《春》《秋》被侵權出版的情況舉行了通報會。在這場通報會上,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應紅稱,2005年巴金去世後,人民文學出版社繼續取得了巴金著作權繼承人的授權,出版相關作品。其中,“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被授予獨家專有版權。
但人民文學出版社在調查中卻發現,近年來,市場上未經授權以不同面貌出版的《家》《春》《秋》卻多達30餘種,正在銷售的亦有24種。這些未經授權的作品中,有的完全拷貝人文社版本,有的打着教輔的名義以作品選編加所謂名師點評等形式出版。顯然,這些行為既嚴重侵犯了巴金的著作權,也侵犯了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獨家出版權益。
記者:何安安
編輯:安也 校對:薛京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