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審和企業内審的區别?近年來,随着注冊會計師、中級會計師、高級會計師、審計師等證書通過的人數日益增多,一大批高素質的年輕人投入到審計工作中,而會計師事務所高強度的審計工作及太過頻繁的出差頻率會讓一些年輕人望而卻步,一些中年人也會因為家庭的原因也越來越渴望穩定的工作環境,這樣就會有大量的審計、财務人才去企業做内部審計工作,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外審和企業内審的區别?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近年來,随着注冊會計師、中級會計師、高級會計師、審計師等證書通過的人數日益增多,一大批高素質的年輕人投入到審計工作中,而會計師事務所高強度的審計工作及太過頻繁的出差頻率會讓一些年輕人望而卻步,一些中年人也會因為家庭的原因也越來越渴望穩定的工作環境,這樣就會有大量的審計、财務人才去企業做内部審計工作。
一、企業财務審計的價值與意義
财務審計工作(内審網注:财務審計僅是内部審計類型之一,内部财務審計并不等于内部審計。)是企業财務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項環節,尤其在新經濟體系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财務審計的效用在企業的運營和發展中日益凸顯。具體來講,企業财務審計工作為企業的财務運營提供了以下幾點保障:
一,财務審計工作可以快速發現财務報表中異常,對該異常情況進行一系列追蹤,直至發現财務漏洞的根本原因,經過一系列調整後能夠将企業的财務損失降到最低,而且能夠将人的因素直接放大,即可以發現财務工作中的各種徇私舞弊現象,進而避免财務運營出現更大的缺口。
二,财務審計工作可以通過核查财務報表中的數據與信息,判斷财務報表是否正規合法,是否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三,财務審計工作是杜絕貪污腐敗現象發生的重要途徑,經過精準核算,财務工作中出現的纰漏往往能夠直接追究到個人,因此提升了财務運營的安全性。長期保持企業内部運營的公正廉明,企業才能不斷加強自身的廉政建設,繼而使企業實現健康發展。
四,财務審計工作還可以在企業的運營和發展中明确整體發展方向并給出具體的調整方案。從微觀的角度來看,企業财務審計能夠給被審計單位提供一系列财務運營調整建議,能夠讓被審計單位重新進行資源分配,并積聚優勢力量解決目前所面臨的财務難題,進而合理地控制内部的财務運營模式,并且能夠給予運行相關建議,使财務運營的管理工作得到進一步提升。
五,财務審計工作能夠促使企業自身明确資金的流動方向,能夠測算出企業的盈虧水平。在市場競争變得愈發激烈的情況下,一個企業能夠明确自身的發展經營狀态,對于采取何種發展策略至關重要。财務審計工作不僅僅用于保障财務運營安全,而且也是查探企業内部運營狀态的重要手段。在财務審計工作的監督下,企業的發展道路會更加清晰,每個階段的發展都會更加穩固。此外,對市場經濟進行财務審計,能夠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力度,從而幫助企業提升自身的市場競争力,穩固企業形象與地位。
二、内部審計及外部審計的異同
(一)内部審計及外部審計的相同點
1.審計理論依據都為《會計準則》《審計準則》等規章制度。内審和外審都是在上述規章制度指導下完成工作。
2.實質性程序中審計方法基本相同。在現場查證中,基本上都要使用審閱合同、查看憑證、核對數據、複核、重新計算和統計抽樣等常規的審計方法來發現問題。
(二)内部審計及外部審計的區别
1.審計内容略有不同。外部審計更注重對報表的審計,對被審計企業的内部控制了解不深,甚至說符合性測試、了解内控程序大多是填制下内控調查表就可以了。而内部審計通過對财務報表的審核,工作的重點是詳細了解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當然不同類型不同行業的單位内控不盡相同,所以會計師事務所的那種統一的内控調查表也不适用。
2.審計方法(尤其是内控測試方面)不同。大多數事務所,尤其是内資所而言,多以穿行測試來代替符合性測試,即便進行了嚴格意義上的符合性測試,也是偏重于某一部分業務循環。符合性測試的功能是為了确定内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和執行是否有效而實施的審計程序。在了解内部控制後,隻對那些準備信賴的控制執行符合性測試,并且隻有當信賴内部控制而減少的實質性測試的工作量大于符合性測試的工作量時,符合性測試才是必要和經濟的。不過大多數事務所即使認為内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和執行是有效的,也不敢不做實質性程序,所以符合性測試大多流于形式,而内部審計則主要進行符合性測試,較外部審計測試的範圍廣、樣本多,了解和測試涵蓋了公司的所有業務循環。
3.審計面對的态度不同。外部審計通常隻和被審計單位的财務部門打交道,即使是需了解各個環節的流程,也都是由财務來介紹,如果有一些細節不太懂,才去找部門的負責人,而内部審計則需要和各個部門進行溝通,以便了解公司的各項業務循環和制度的執行情況。外部審計有更大的權限自由,需要的資料必須要準備好,如果未提供相應的資料,就不會出标準無保留報告。内審不僅要涉及的更廣泛的部門,而且因為内部審計的工作特點使得被審計單位對内審人員有更強的防範心理。
4.審計報告使用者不同。外部審計是站在獨立客觀公正的第三者的立場看待問題,判斷問題是否重要的角度是對報表的影響程度,判斷的根據是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等的規定。而内部審計在提出改進建議時也要考慮到被審計單位的具體情況,從投資者的角度、被管理者的角度和具體實施工作者的角度多方看待弱點問題,力争使提出的建議有可行性。
5.報告格式不同。審計的報告一般分為:正文、三張主表(即:資産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和報表附注等;外部審計的附注就是已經畫好的模闆,隻需要把内容填入。而内審本身并無固定的報告格式,是在一張張白紙上填寫企業實際所需的内容,所以内審人員寫報告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三、對重點科目、重點業務活動的審計的關注點不同
(一)外部審計在進行财務審計前應進行嚴密的調查,對财務審計項目的相關風險進行有效判斷。外部審計人員在進駐企業前要對企業所處行業有個基本了解,如行業的利潤率、資産負債率、存貨周轉率等基本指标要非常清楚。稅收方面的政策從國家稅務總局的相關文件到省、市、縣的政策、法文的細則都要下載研究。如果企業是上市公司,近三年所有的企業公告都要下載閱讀,這樣對企業的基本情況及未來的發展走向就會有初步判斷。當拿到企業報表時,風險在哪,審計的重點應聚焦在哪,可容忍錯報金額是多少即會有所判斷。
(二)内部審計人員在開展審工作之前,需要收集企業各單位的相關資料,進行數據和信息彙總,必要時需要對部門相關人員進行詢問,了解企業的整體組織結構,以及針對各部門的管理制度,深入分析各部門的财務現狀以及當前所采用的内部控制策略。此外,還需要對企業的資産情況進行核查,對企業的生産經營項目進行了解,隻有從被審計單位的真實情況入手,才能對财務審計工作的流程進行優化,最終才能确保數據資料的真實性和财務審計的有效性。由于部分企業缺少财務審計工作相關經驗,因此并不熟悉财務審計的相關程序,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也能夠直接獲取到該企業的原始資料,經由一些經驗豐富的企業财務審計人員核查後,能夠迅速發現其中存在的漏洞與線索,從而判斷公司審計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并在審計工作中對其加以控制,這樣做的目的則是為了避免風險對企業的财務運營安全造成不良影響。此外,如果在後續的審計流程中發現了一些重要證據,而這些重要證據又與之前收集的數據存在不一緻,相互印證産生矛盾時,則需要對财務審計流程進行擴展,重新調查矛盾原因,最終找出流程的缺陷及漏洞,完善财務制度。
(三)在企業财務審計工作中外部審計和内部審計涉入業務的深度不同。外部審計和内部審計涉入業務的深度不同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兩者的審計目标不同。财務報表審計的目标是财報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評價,而内部審計的目的是評價和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幫助企業實現其目标。所以在具體查某類業務時就會有深度的不同。例如審計存貨業務,如是外審審計,盤點存貨,證明存在性、真實性、賬實是否相符、賬賬是否相符,存貨賬齡是幾年,不過這都不是企業關注的,企業更關注購入原材料賬齡時間較長的原因是什麼,原材料的過期期限多少,為什麼大量購入擠占企業資金,這其中反映的内控問題是什麼,應由誰去負責,日後如何完善該項制度。
四、總結思考
在新經濟時代背景下,我國出台的新企業會計準則對企業内部的财務審計工作及相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順應社會經濟的發展方向,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每一位财務審計人員都應該主動調整對财務審計工作的認知,通過不斷實踐積極優化财務審計流程,以促進企業發展為根本目的,合理利用企業資源,加強财務運營安全,為企業的生産經營奠定堅實的基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