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會做夢的桑尼,專注分享一切有關心智發展,最底層,最有用的知識。
說起夢境,大家第一印象一定是神秘莫測。
比如《周公解夢》,還有弗洛伊德的潛意識。
在一片黑暗中,我們身體所有的感官都暫時封閉,但在夢中,我們卻可以看到一個五彩缤紛的世界,甚至有時還摻雜着魔幻和離奇的情節,而且,除非你從夢中醒來,否則很難覺察出,那漏洞百出的情節是虛假的。
我們為什麼會做夢,夢産生的機制又是什麼?屏幕前的你一定為此疑惑過。
好,今天我們就從腦神經科學角度,來徹底的聊聊上述兩個問題。
看了這篇文章,你不僅會對夢生成的機制有一個透徹的理解,而且會對我們自身的感知系統,有更深入的認識。
01 我們的錯覺來自哪裡首先,先來看一張圖片。
本來是不存在的白色三角形,我們卻能清清楚楚的看到,這種現象叫做卡尼薩三角錯覺,大家可能在網上還看到過許多類似的圖片。這些圖片都說明了,我們的視覺感知并不是對世界的簡單反映,而是對它的有意義解釋。
我們都知道,視覺感知始于眼球後部的視網膜,光線在這裡轉化成電信号,然後沿着視神經快速穿過腦部,到達腦的感覺交換機——丘腦。接着,視覺信息會被輸送到腦後方的枕葉,傳送給那裡的視皮層。
為了産生圖像,視皮層将處理信号的工作分成了多個部分,分别計算出距離、形狀、色彩、尺寸和速度,最終建構出一個對于外部世界的解釋。而且,人腦為了提高效率和節省能量,通常是先根據環境推測出一個模型,然後通過獲取到的信号來填補這個模型。
這也就是卡尼薩三角錯覺的生成原理,看到的白色三角形就是我們推測出的有意義模型。如果中間空白生成的是無規則的多邊形,我們就看不到,因為它是無意義的,我們無法推測。
再看一個例子:研表究明,文字的序順并不定一能影閱響讀,比如當你看完這句話後,才發這現裡的字全是都亂的。
怎麼樣,你是否發現句子的順序已經被完全打亂,但這絲毫不影響閱讀,因為大腦會走捷徑預測出一個有意義的語句模型。
但這樣的預測有時候會弄巧成拙。
這兩張圖片,猛一看,你是否會被吓一跳。但再仔細一看,就釋然了。
再問一個問題:每一種登上方舟的動物,摩西都帶了幾隻?
這個問題是在一次研究中提出的,如果你和這次研究中的大多數被試一樣,你大概就會回答“兩隻”。但是仔細再讀一遍,你就會發現正确答案應該是“零”,因為建造方舟并邀請動物上船的是諾亞,不是摩西。我們之所以答錯,或許是因為這個問題和諾亞的事迹太接近了。我們一聽到“登上方舟的動物”,就自動推測出了問題的其餘部分,并武斷的說出了答案。
腦神經科學家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對上述的實驗進行了監控,他們發現,無論是順序颠倒的句子,還是摩西問題,如果受試者沒有發現錯誤,他們的腦部活動和閱讀正确句子的腦部活動是一樣的,但如果受試者意識到了錯誤,會有更多的腦區被召集起來分析錯誤,其中前額葉皮層最為活躍。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通過前額葉皮層的高級認知能力,才能察覺出大腦預測的模型和真實情況之間的差别,并且對其進行分析。
科學家做了許多類似的實驗,最終得出,當我們觀察世界時,腦中有兩套系統共同塑造着我們的知覺。
其中的一套是無意識系統,它負責識别模式、根據這些模式預測将來,并決定如何将知覺的碎片拼接到一起,從而構建出一個統一而富有意義的解釋。
另一套是有意識系統,它接收無意識系統的運算結果,在必要時加以審查,并根據由此得出的線索來制定決策。
兩套系統是缺一不可的,無意識系統能提高我們的感知效率,使我們能快速的躲避突然沖過來的車輛,而有意識系統能提高我們的感知正确率。
02 大腦生成夢的真正機制但如果我們的有意識系統關閉了,會怎樣呢?
2010年,一組神經病學家和心理學家召集了十七名前額葉皮層受損,而其他腦部完好的病人,用摩西/方舟的句子和其他類似的句子對他們開展了測試。
實驗結果不出所料,這些前額葉受損的病人在辨别句子中的歪曲成分時,表現比健康的對照組差了許多。
除了特殊病患,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曆有意識系統關閉的時刻,就是我們每天做夢的時候。
根據科學研究,一個人正常的睡眠周期分為非快速眼動睡眠期和快速眼動睡眠期。
而在快速眼動睡眠期,是我們夢境最為生動和豐富的階段。
科學家檢測到,當人處于快速眼動睡眠期,睡眠中特有的腦電波“PGO波”會在三個地方出現,分别是位于腦幹內的腦橋,丘腦中的視覺部分外側膝狀體,和視覺皮層所在的區域枕葉。
由此可以推測,這三個區域正在協同工作。
也就是說,在人做夢時,丘腦不再對來自眼睛的信号做出反應,反而和腦幹、視皮層形成了一條新的視覺通路。
著名的夢境研究者,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精神病學家約翰·艾倫·霍布森認為,這時腦幹内的神經元會随機放電形成電信号,這些信号又多又亂,沿着丘腦一路直達視覺皮層。無論是丘腦,還是視覺皮層,都無法分辨信号是來自眼球還是腦幹,它們隻能和人清醒時一樣,利用無意識系統,根據儲備的知識和記憶,将各種碎片信号加工處理,形成一個完整統一,富有意義的故事,也就是我們體驗到的夢境。
而在這個過程中,根據腦成像儀器監測,執行高級決策功能的前額葉皮層一直是處于靜默中,也就是我們的有意識系統一直關閉着,這也就是為什麼處于夢中,即使夢境再荒誕不經,我們也無法察覺的原因。
另外,腦幹是我們潛意識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說,夢境多數來自于潛意識,也不無道理。
03什麼是清醒夢?不過夢也有一大類是例外,那就是“清醒夢”。做這種夢的人知道自己在做夢,也能任意探索這個幻想出來的内在世界。
為什麼會有清醒夢這種東西呢?
還是和前額皮層有關。2012年,德國的睡眠研究者召集了一批會做清醒夢的人員,讓他們在腦成像儀器的陪伴下入睡。當受試者進入快速眼動睡眠,研究者發現,在他們的大腦中,除了通常在睡夢中活躍的區域之外,他們的前額皮層也異常活躍。
大多數人處于做夢狀态時,前額葉皮層都是關閉的,隻有極少數人群。即使身在夢中,他們也能調用前額葉的反省、自控和決策功能,這時他們做的夢就是清醒夢。
至于具體原因不得而知。而且,清醒夢還是一項可以學會的技術,已經有人成功地用它來對付噩夢了。
04幻覺與夢境最後,在腦神經病學史上,有一類很罕見的特殊病例,叫“腦腳性幻覺”,病因都是因為腦幹的損傷而造成的,患者在黑暗中經常會看到形形色色,景象鮮明的幻覺。
例如一名11歲的男孩在看了一下午《哈利波特》之後,在傍晚天色灰暗的房間内,忽然情緒失控地哭喊起來。父母跑進房間,發現兒子正恐懼地渾身戰栗。男孩說他剛剛看見了伏地魔,《哈利波特》裡的那個反派巫師。而且他堅稱看見的是真實的景象,不是做夢。第二天夜裡,伏地魔再次出現。
醫生對男孩進行了腦部檢查,在他的腦幹部位發現了炎症的迹象。後來炎症消退了,伏地魔也就消失了。
所有的腦腳性幻覺病人都有兩個共同點,一是他們夜裡做的夢都格外生動,二是他們的幻覺往往都出現在黑暗環境中,一旦開燈,幻覺就會消失。
那為什麼會這樣呢?
之前我們知道,夢的源頭就是腦幹,正常情況下,當我們進入快速眼動睡眠階段,腦幹才會開啟夢的視覺通道。
但患者的腦幹因為受損而失去控制,當患者置于黑暗環境中時,因為正常的視覺通道在黑暗中感受不到任何信号,腦幹就提前開啟了另一條視覺通道,幻覺也就随之出現;而當黑暗被光亮代替,正常的視覺通道有了信号輸入,幻覺也就消失了。這和夢形成的機制非常相似。
其實,無論是我們看到的真實景象,還是夢境,亦或幻覺,本質上都是相同的,都是大腦内神經信号經過視覺皮層處理後得到的結果。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在下面的評論區留言,記得關注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