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的大名 ,因《水浒傳》而著稱于世 ,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将也因此而脍炙人口。然而查看 一下曆史,真正可靠的除了宋江之外,隻有一個人是有據可查的,他就是史斌 ,如果與《水浒傳》 相對照 ,他應當是九紋龍史進的原型。這個人并不簡單 ,與小說中的史進、宋江相比,魄力似乎 更大一些 ,他幹過宋江所不敢幹的事 ,那就是自稱皇帝 ,公然與朝廷對抗。
有關史斌的記載并不多,詳略不一 列舉其二。1 紹興十年 1140 ,明庭傑《吳武安 功績記》下引此文簡稱《功績記》:“建炎三年冬, 以本道兵複華州 ,城破 ,命将士無殺掠 ,民皆安堵 ,轉武功大夫、忠州刺史。劇賊史斌寇興、鳳 , 據長安,謀不軌 ,侯進兵夜襲其城 ,出戰,斬其首 ,轉右武大夫。”
2 乾道八年 1172 ,王 曮《吳武順王璘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從兄武安公 複華州 , 破賊史斌 ,鹹以有功進秩 ,充永興軍路書寫機宜文字。”
他原為宋江部将,随宋江降宋。後又起兵反宋。1127年(高宗趙構建炎元年)他進攻興州(今陝西省略陽縣,位陝南漢中市西北),宋臣向子寵棄城而逃,遂據興州稱帝。後攻四川劍門未勝,退回。二年,攻興元(今陝西省漢中市)未克,仍回關中,進攻長安(今西安市)。11月宋将吳玠擊之,退走鳴犢鎮,為吳玠所俘殺。
小說中形象吳玠(1093年—1139年),字晉卿,生于德順軍隴幹(今甘肅省靜甯),興國州永興(今湖北省陽新縣)人,南宋名将。吳玠少年時性格沉毅,知曉兵法善于騎射,早年從軍禦邊,抗擊西夏建功。後領兵抗金,和尚原之戰中,大敗金兵兀術部,破川陝路金兵進攻。高宗皇帝因為吳玠功高,授開府儀同三司,晉升為四川宣撫使。由于長期鞍馬之勞,病卒于防地仙人關,年僅47歲,谥号武安,作廟于仙人關,号思烈。淳熙中,追封涪王。是南宋朝一位頗有影響的人物。
史進是水浒中第一個出場的較主要的人物,傳言施耐庵将史進安排成第一個出場,與他的名字有關,“史進”,意為曆史進步,有着施耐庵希望社會發展,進步的美好願望。
史進
史進影視形象 以名為引,蓋因史進寓意“曆史在前進”之意。但不論從哪一點來講,他都不是一個像林沖、武松一樣光芒四射的人物。唯一說得出的理由:他是個帥哥!史進是華陰縣史家莊史太公的兒子,從小喜歡舞槍弄棒。史進全身刺了九條青龍,江湖人稱“九紋龍”,是水浒中第一個出場的梁山好漢。後歸降梁山後,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三位,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第七名。史進的武藝在梁山位居準一流,征讨方臘時攻打昱嶺關時被方臘手下大将龐萬春連珠箭射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