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也叫盧塞恩
一、 苜蓿不同刈割時期對兔生産的影響
近年來苜蓿用于兔生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飼料利用率、生産性能、經濟效益等方面而對影響苜蓿品質的刈割時期及調制方式研究較少。不同品質的苜蓿營養價值不同,對兔的飼喂效果也不盡相同。馮國勝等研究表明,苜蓿在現蕾期蛋白含量為21%,初花期(10%開花)蛋白含量為19%,開花期(50%開花)蛋白含量為16%,盛花期(88%開花)蛋白含量為14%。郭豔麗研究證實從營養期、孕蕾期、初花期到盛花期,苜蓿的初水份、粗蛋白、粗灰分的含量呈下降趨勢。幹物質、粗纖維、中性洗滌纖維、酸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木質素的含量逐漸上升。
苜蓿的最佳刈割時期為初花期,制成兔飼料營養價值高,但産量較低,而且會影響根部營養物質的積累,影響苜蓿生長甚至導緻死亡。若刈割過晚,則草質降低,飼用價值下降。具體刈割時期的選擇應根據需求決定。若制作青飼料應宜早刈割,若制成幹草可在盛花期刈割。留茬一般在4~5厘米為宜。
二、苜蓿在兔飼料中的添加比例
探究兔飼料中苜蓿适宜的添加比例對于提高苜蓿的利用率,避免浪費,降低養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對适宜添加比例的研究中雖然由于苜蓿品種、飼喂方式等不同導緻研究結果不盡相同,但部分報道一緻。李清宏等選取體重相近的56日齡獺兔108隻以苜蓿草粉單一飼喂及與玉米稭稈、大豆稭稈配合飼喂測得添加50%的苜蓿草粉有利于提高獺兔的屠宰率、肌肉系水力與毛皮強度。陳繼紅等研究測得在飼料中添加50%左右苜蓿草粉可以起到提高生産性能、改善肌肉品質的效果。孫宇等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苜蓿草粉添加比例以40%~50%為宜。
三、自種苜蓿與養兔相結合的綠色養殖模式
1、緩解優質牧草短缺的局面,保證苜蓿品質,降低生産成本
随着國内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動物制品的需求量逐年上升,畜牧業發展所需的優質牧草缺口逐漸擴大。國内所需高端苜蓿主要依賴進口供給。據報道,2008年度我國苜蓿幹草進口數量僅不到2萬噸,2012年,已經攀升到44 萬噸。2013年,進口量達到75萬噸,2014年僅上半年進口數量已接近2012年全年。若采用自種苜蓿與養兔結合的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上擴大苜蓿種植面積,從而緩解優質牧草短缺的局面。另外,近年來我國兔肉出口頻受農藥殘留和違禁品超标的影響。給養殖者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若采用自種苜蓿供應養兔的模式則有益于高品質、低殘留兔肉的生産,推動國内兔肉走向國際市場。
美國農業部(USDA)将苜蓿幹草劃分為四個等級:特級(Supreme),一級(Premium),二級(Good),三級(Fair/Utility)。不同等級、不同來源的苜蓿營養價值差距較大,飼喂效果也不同。由于相關機制不健全,市場上以次充好,顆粒料摻假造假現象時有發生,影響了苜蓿的品質也提高了兔養殖的生産成本。同時苜蓿在加工調制以及運輸過程中發黴變質的現象也很常見。若采用自種苜蓿供應養兔的模式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上述問題,保證苜蓿品質,降低養殖成本。
2、綠色養兔,生态養殖。
兔糞是一種優質高效的綠色有機肥料,常年施用,能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促進苜蓿生長。郭德傑等試驗表明每100 kg兔糞的肥效與硫酸铵10.85 kg、過磷酸鈣 10.90 kg、硫酸鉀1.79 kg相近。而目前兔糞主要的處理方式是焚燒和填埋,不僅污染環境、造成病原菌的傳播,還浪費了資源。據報道,一隻成年家兔每年糞便排洩量超過100 kg,由于兔糞中含有豐富的氮、磷以及寄生蟲和部分緻病微生物,如果不及時加以處理,會造成水源和土壤污染,嚴重影響環境衛生和人類健康。
同時苜蓿具有使用年限長,穩産穩收,抗逆性強,耐貧瘠,耐鹽堿可在多地區種植,可防風固沙,改善土壤肥力、地力等優點。高海娟等報道,苜蓿含有固氮菌,每公頃苜蓿每年約能固氮273 kg,可改良土壤肥力、地力。王慶鎖等研究表明,種植苜蓿可改善農田生态環境,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和水穩性團粒結構,降低土壤容重。若采用自種苜蓿與養兔相結合的模式既可以解決兔糞難處理,易浪費等問題。同時又能有效減少兔的二氧化碳、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排放。充分發揮了兩者的生态作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符合國家生态文明建設要求,有助于兔養殖業發展走向環保新常态。
四、自種苜蓿與養兔相結合的循環經濟模式
将兔糞經過加工滅菌處理,制成有機肥料可直接用于苜蓿生産,節約了肥料,降低了苜蓿的種植成本。兔糞也可以制成養殖飼料用于蚯蚓和魚的生産或制成種植肥料施用于蘑菇和小麥等,開辟新的經濟來源。同時苜蓿營養價值全面,适口性好,是兔的優質粗飼料來源,可以有效促進兔的生長。王振剛等實驗顯示,兔飼糧中添加30%苜蓿比添加30%野草,飼料利用率提高了30.19 %,經濟效益提高了132.7%。陳繼紅等報道在家兔日糧中加入苜蓿草粉,增重效果明顯,飼料報酬高,飼料消耗下降,經濟效益相對增高。将自種苜蓿與養兔有機結合形成了一種良性的循環經濟模式,提高了兔養殖者的經濟效益。
五、總結一下
不同刈割時期的選擇對苜蓿的飼喂效果影響較大。在兔日糧中适量的添加苜蓿有助于提高苜蓿的利用效率,促進兔的生産性能、屠宰性能、兔肉品質等的提高。随着儀器分析等技術的日新月異,苜蓿除了應用于飼料制作、生态改善之外,其在食用、藥用、生物能源利用方面展現的潛力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市場價值會越來越高。将自種苜蓿與養兔有機結合共同發展,既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又可以增強兔養殖者對市場行情波動的适應性,值得一試。
作者:吳峰洋 碩士研究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