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養豬業集約化的發展,豬場的硬件條件和生産管理越來越完善,各種病毒性疾病在逐步實施淨化,但寄生蟲的感染,尤其是蛔蟲寄生的危害并沒有因此而降低。我們從2016年至2020年的屠宰檢測中發現肝白斑的比例在逐漸升高,這也說明了豬場面臨的蛔蟲感染壓力在逐年加大。人們能意識到的是寄生在腸道中的成蟲會掠奪豬體的營養,導緻豬群的料肉比升高,生長速度降低等危害;然而除此之外仍有大量被大家忽視的危害,例如移行階段的幼蟲導緻髒器的損失,大量的寄生蟲感染對豬體免疫力産生的負面影響等。
豬攝入蛔蟲卵後,蟲卵在腸道迅速孵化,随後孵化的幼蟲會穿過腸壁進入血液到達肝髒和肺髒。其在肝髒移行時導緻肝細胞渾濁腫脹,脂肪變性或壞死。最典型的病理變化是在肝髒表面形成直徑約1cm的乳斑,這些乳斑肝會導緻屠宰時肝髒的廢棄率增加,同時這種肝髒損傷會影響豬的生長速度。有數據表明,5%的肝髒廢棄率與每頭豬生長速度下降1%存在統計學上的關系。 此外,移行到肺髒的幼蟲會由肺毛細血管移行進入肺泡,在這一過程中,會造成肺毛細血管損傷,肺髒出血,同時機械性的刺激會導緻豬群咳嗽。更嚴重的是,這種受損的肺髒更易繼發其它細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并引起肺炎,導緻嚴重的呼吸道症狀。Hoy(1994年)證實,屠宰時肺髒的炎症和肝髒的寄生蟲性病變呈顯著的相關關系,他的發現清楚地證實了移行階段的蛔蟲幼蟲穿過肺髒時引起局部的組織損傷,從而促進傳染性疾病的發展。 大量的蛔蟲感染也會影響機體的免疫力。該種感染會誘導機體産生IL-4和IL-10,從而誘導大量的免疫細胞分化為針對于寄生蟲感染的輔助T細胞。這種過度的免疫細胞分化與消耗影響豬群在免疫疫苗後的抗體滴度上升等免疫反應,也就影響了疫苗的免疫效果;同時還會影響豬群被細菌和病毒感染時的免疫應答,延長機體正常清除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時間,從而引起豬隻更大的疾病損傷。 穿過肺泡在肺部再次發育的幼蟲會經過呼吸道上移經過口腔,并經過食管完成終極移行回到腸道并發育為成蟲。發育成熟的成蟲具有非常強大的繁殖能力,雌蟲一天可産卵10-20萬個,而且所産蟲卵對各種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很強,在土壤中可存活2-5年,因此任何一個有蛔蟲感染的豬場都會成為一個自然疫源地并幾乎無法淨化;同時這些豬場的地面受蟲卵污染的情況通常都較嚴重,豬隻一旦接觸地面,那麼豬群的感染往往是難以避免的。 目前豬場驅蟲關注的重點是對蛔蟲成蟲的驅殺,而對移行階段的幼蟲和蟲卵并不重視,我們發現幼蟲和蟲卵對豬群的危害從某些方面講比成蟲更嚴重,因此在驅蟲藥的選擇上需要能真正切斷蛔蟲生活史的藥物,即能夠同時殺滅成蟲,幼蟲,蟲卵的藥物。芬苯達唑除了廣譜、安全、高效等特點外,還具有殺成蟲、幼蟲、和蟲卵的作用,能阻斷各發育階段的蛔蟲對豬群的危害,是衆多受體内寄生蟲威脅豬場的首選。
本文為科普性文章,涉及動物疾病和治療方案,應根據适用的法律法規進行,并根據具體情況就醫并遵從醫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