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清明。桃花初綻,楊柳泛青。莺飛草長,風輕雨潤。一派氣清景明的春日氣象,“清明”也由此得名。
二十四節氣中隻有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放歌踏青,追逐春天,這是一個輕盈的日子。
此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
4月3日-5日,是清明小長假。巧的是,這三天,我們其實連着過了三個節。
4月3日,三月初三,是踏青遊春的上巳節。4月4日,寒食節(冬至後105天),不同于上巳“信可樂也”的氛圍,
這一天“路上行人欲斷魂”,是祭掃悼念時。
4月5日3時20分,清明至。清明,既是一個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
所以,今時今日我們口中的“清明”,其實是清明節氣、上巳節與寒食節。
這一天,詩人們或祭祀或踏青留下許多吟詠的詩篇。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複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莺。
《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唐·賈島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
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
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
《采桑子》
宋·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争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钿車。
遊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嘩。
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破陣子》
宋·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鹂一兩聲。
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裡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赢。
笑從雙臉生。
綜合自央視财經 網絡
編輯:徐璐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