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似乎是個很傻的問題,因為隻要一提到原子,許多人就會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組成,電子圍繞着原子核高速旋轉,就像下面這張圖一樣。
傳統的原子圖像
也有的朋友說這樣畫原子是不對的,原子核外圍的電子有不同的軌道,它是一層一層分級的,比如說鐳原子應該畫成下面的樣子。
鐳原子的電子軌道圖
這樣畫對嗎?
你不能說它不對,因為在我們的常識裡,原子它就是這個樣子,并且全世界的中學教科書裡全都是這樣教的,它表示了原子的構成原理。
然而實際上,不僅原子本身極小,在一個原子裡,原子核與電子更是小到看不見。我經常拿體育場來打比方:當我們将一個氫原子放大到一個大型體育場那麼大時,原子核不過是場中央的一顆綠豆,而電子呢?它可能隻是最邊緣看台座椅上的一粒微塵。
原子内部很“空”
看起來原子很“空”,對吧?
那麼問題來了,在原子核與電子之間的“巨大”空間裡到底有什麼東西呢?它到底是所謂的“真空”,還是填充了某些神秘的東西?要想搞清楚這些問題,我們還得從原子本身說起。
原子的結構原子是構成世間萬物的基本粒子,它非常小,尺寸大約僅是1納米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大約一百萬分之一毫米。由于它的尺寸遠遠小于可見光的波長,因此我們不能使用任何一台光學顯微鏡觀察到它。直到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出現後,人們才得以間接“觀察”到單個原子表面的情況。
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觀察到的矽表面原子
我們可以看到原子中間的原子核嗎?并不能。
即使原子核與核外電子之間“相距遙遠”,即使光子比電子更小(光子沒有體積),但光子依然無法穿過電子所形成的屏障。因為光子總是表現為電磁波,它要麼被電子吸收,要麼被電子形成的電磁場屏蔽,因此大多數光子無法順利穿過原子。
中子與中微子可以穿過原子(極小概率撞入原子核),它們是中性電荷的亞原子粒子,所以不會與原子内部的電磁場發生相互作用。
在原子核的表面有非常強大的磁場,比如說元素铋的原子核表面的磁場強度甚至與中子星表面相當,隻是它的尺度極小,這個磁場僅對圍繞着原子核運動的電子起作用。
原子的結構圖
電子是什麼樣子的?沒有人知道電子實際是什麼形狀,我們看不到電子。傳統物理理論認為,電子是一個極微小的小球體,它很輕,質量僅為9.11×10⁻³¹kg,它在原子這樣的極小尺度裡以接近光速運行。
但是在原子這麼小的尺度下,經典物理理論無法解釋許多奇怪的現象,我們需要利用量子力學。
量子物理認為,電子不是一個球,而是一團雲。一個電子在它的軌道上可以出現在這裡又同時出現在那裡。盡管這很難讓人理解,但它就是量子力學對電子雲的解釋:原子核中的質子通過其強大的電磁力制造了一個靜電場勢阱,電子被束縛在這個勢阱中,電子雲就是其中的一個區域;由于電子具有波粒二相性,它便成為這個區域中不斷變化的三維駐波,電子的軌道就是空間中擴展的量化波函數。
不同的電子軌道
由于圍繞在原子核周圍s軌道中電子的波函數實際上一直會向下延伸到原子核表面,這意味着電子在某些時刻會“進入”原子核。從這個意義上講,電子與原子核之間的空間并不是真正的“空”,而是充滿着電子。
與此同時,電子和原子核的質子或中子之間存在不斷的相互作用,這包括電磁作用和弱力作用。在量子場理論中,電子會與質子在電磁作用下不斷地交換光子、與中子在弱力情況下不斷交換波色子。因此我們也可以說,電子與原子核之間的空間被這些力“填滿”了。
電子雲填滿了原子核周圍的空間
現在,讓我們回到本文最初關心的問題:
原子核的周圍到底有什麼?有電子。
在經典物理學看來,電子是粒子,它圍繞在原子核周圍運行;電子的運動形成了電磁場,這種電磁場會排斥其它原子表面的電磁場,從而使原子之間保持距離。我們可以說在原子核與電子之間是真正的“空白”。
而在量子物理看來,電子是量子粒子同時也是波,它沒有特定的位置,所有的存在都是粒子在任何給定時間位置概率的集合,它分布在原子核的周圍形成“雲”,近至原子核本身,遠至銀河系的另一端。電子雲是一層“堅固的”概率雲,它包裹着原子核,所以原子核周圍沒有“空白”。
原子
除了電子之外呢?
除電子之外都是過客。無論是γ射線光子、部分X射線光子、中微子還是極少數自由中子,它們都隻是一閃而過,不會長時間呆在原子内部的空間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