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小李的家中正有幾人聚在一起開會,38歲的小李坦胸露乳地盤在沙發上,嘴角揚着一抹淡笑,随意地擺弄着手裡的珠串。
他的母親梁大嬸請來了媒體記者,希望能通過外人的勸導,讓在家啃老三年半的兒子,盡快回到正确的人生軌道上。
自從2017年小李從北京辭了工作回到老家,就再也沒賺過一分錢。剛開始他的父母想着孩子休息一段時間也好,一天天過去了,看着每日癱在家裡的小李,老兩口氣不打一處來。
“就是吃飽了玩兒,呆着。人就是說積極生活就是這樣。”
“我現在,有我爹有我媽,就齊了。”
當梁大嬸問他這輩子究竟想要做什麼時,小李用一種玩世不恭的态度,将“啃老”這件事說得清新脫俗。
記者不由的好奇,小李到底經曆過什麼,才會對人生毫不期待?為何甯願呆在父母的家裡坐吃山空,也不願意靠自己的雙手掙錢?
受傷
“就是婚姻的問題,這就不要說了,反正我挨了坑了。”
回想起自己“看透”的經曆,小李認為是開始于他的愛情。
他的第一段戀愛還是2004年,老家的媒婆介紹的。
當時小李在工地上打雜,每個月掙得辛苦錢大概五千左右。相親時,小李對姑娘上了心,兩人你侬我侬地談了一段時間,轉眼就要談婚論嫁了。
姑娘讓小李跟她見一下父母,小李為顯誠意,定了一桌酒席。
在這之前,雙方的家長已經打過照面,這次見面就像是走個流程。但沒想到,酒桌上,姑娘的母親獅子大開口,要翻倍漲彩禮,不然不會同意他們的婚事。
小李當場拒絕了對方的請求,對方卻惱羞成怒開始破口大罵,說小李占了姑娘的青春還不願掏錢,沒錢結什麼婚。酒氣上頭的小李抄起了刀子,在姑娘的母親背後,紮了兩刀。
刀傷不嚴重,但小李因為一時之氣,進了監獄,也丢掉了工地上的工作。
出來以後,小李想要一雪前恥,成為有錢人。他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工地,就這麼邊幹邊學,最終進了國企。
眼看着手裡攢的錢到了當初“前丈母娘”要的彩禮數,小李重新鼓起了勇氣,決定再次追求愛情。
後來一個在外地認識的家鄉女孩,給了小李一種歸屬感。女孩也是涿州的,家裡條件沒有小李殷實,但人看起來勤勞可靠。
兩人也沒有什麼儀式,順其自然同居了一陣子之後,小李覺得應該給人家一個名分,也就結婚了。
說起這段婚姻,梁大娘顯得有些憤憤不平。
“總共結婚沒有十個月,他就提出離婚,找茬說因為借錢。”
據梁大娘所說,小李和前妻結婚後沒多久,大年初三要去丈母娘家拜年。到了丈母娘家,恰逢小叔子開口向老丈人借錢。
前妻問他的錢去哪了,小叔子表示都拿去買地去了,又看中了一塊地,但是沒錢。說完,小叔子又向小李和前妻借錢。
剛結婚的小兩口,日子都緊巴巴的。
更何況,前妻回了涿州工作,為了結束兩人的異地生活,小李便辭去了北京國企的工作,也回了涿州,每個月就掙一千來塊錢,自然是掏不出錢來幫襯他。
“你那裡是不是還有一輛車?”老丈人想了下,對小李說。梁大嬸認為就是這句話,捅了小李的馬蜂窩。
這輛車是小李家的車,在當時,左右街鄰裡也就這麼一輛。前不久,小李還将車借給前妻的娘家人開過一陣子,現在就已經開始惦記上了。
梁大娘表示這事之後,小李對前妻和他家人就有些微詞,但梁大娘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到底這車沒給出去不是,遠不至于走到離婚的這一步。
小李在沙發上直搖頭,他表示事情并不是梁大娘想的這樣。
“我倆一開始挺好的,在城裡租了個小房間住着。漸漸的感情才有點不合。”
“那什麼人都來,我也起疑心啊,她也甭說别的。我是從監獄裡出來的,我什麼不懂啊。”
對于陳年舊事,小李說得很隐晦。前妻的頻繁出軌讓他決定,即便是淨身出戶,也要結束這段失敗的婚姻。
從這之後,小李便對婚姻徹底失去了興趣。當年他沒錢的時候,失去了愛情。如今大好前途換夫妻生活美滿,但貧賤夫妻百事哀,他依然沒有換來愛情。
在婚姻上,他成為了一個失敗者。
失敗的婚姻讓小李開始放棄自己的個人感官,站在宏觀的角度為自己尋求安慰。在他看來,愛情和婚姻更像是金錢的附屬品,而如今的他,早已将金錢看淡了。
“千萬富翁,大老闆,他一天也吃三頓飯。”
“玩得開,放得開,齊了。吃喝享受過了,現在就是混吃等死就行了。”
他毫不在意自己的形象,即便是面對鏡頭,也始終翹着腳,揚着肆意的笑容。你很難将他和之前談話中出現的年輕有為的國企員工形象聯系在一起。
但在小李看來,他這是超脫世俗的表現。
然而,他真的是超脫世俗嗎?在梁大嬸和記者看來并不見得。
“人家修了好爹好媽了”看着眼前揣着明白裝糊塗的小李,記者意識到,他或許并不需要别人的勸導,隻是一味地在放縱自己罷了。
“你身上的責任在哪裡呢?你擔起了養家的責任了嗎?”
聽到這個問題,小李表現得有些急躁。他從沙發上起身,甩了甩手想要離開,卻被梁大嬸制止了。
小李表示,他早已看透了這個社會。現如今,他小學文憑外出找工作,除了做苦力沒有任何出路。正規的公司都需要文憑,大多數是大學生,至少也是個中專。
在此之前,小李也不是沒有做過苦力。他在北京一個月五千的工資,都是一點一滴用汗水從工地上賺回來的辛苦錢。
但他發現,他從小學習的梁大娘那一輩,努力勤快就能賺錢的思想,在真實的社會上不一定行得通。
2004年是小李外出打工的第一年。小學文憑,沒啥技能,年輕的小夥子隻有一身力氣。
當時,北京的工地工資高,一個月能拿五千多塊錢。小李也沒多想,收拾個背包就去了。
到了北京,眼前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小李在工地上什麼都幹,跟着包工頭接連進場,什麼賺錢做什麼,學了不少東西。
每次回家,小李都能帶回北京的一些新奇玩意,和一筆孝敬父母的錢。
家鄉人看見他,總說他年輕有為,這是他最風光的時候。彼時的小李對于努力會有回報這件事,堅信不疑。
“後來包工頭得白血病死了。”
當時正是工程結束的休息期,就等着發工資了。小李因為相親失敗,紮了相親姑娘的母親兩刀進了監獄,出來才發現,包工頭死了很久了。
這筆錢對小李來說很是重要。他從監獄出來,急需一筆資金作為周轉,但人都已經沒了,因為是違法分包,也沒簽合同,錢去哪裡要呢?
最終隻能不了了之。
真正讓小李動搖的,還是在離婚後回到涿州的這段日子。
剛開始回來時,小李也沒閑着。他在北京多年的工地經驗,在這個小城市讨生活綽綽有餘。
“說我在涿州這塊兒,鋼筋、水暖、電氣焊,我什麼都會幹。整個工地這一套,沒有說我不會幹的。”
小李不僅自己幫工,還組了一個小組,自己做起了包工頭。
沒過多久,他就接了一項工程,賺得不算多,但相比在北京來說,清閑了些。
正當小李覺得自己工作的春天就要來臨時,生活卻再一次欺騙了他。
這一次,是老闆跑路了。
看着手下的工人,小李從他們身上,體會到了自己當初要工資無門的感受。最終,他自掏腰包,将這十幾萬塊錢還了部分,直到現在,還拖欠着一個人的工資。
兩次失敗的婚姻,兩次失敗的工作。接二連三的挫折直接将小李打倒在地。回想起自己坎坷的人生,小李幹脆破罐子破摔,站不起來了。
失敗之後的小李發現,有些時候努力是不會得到回報的。
出身刷掉了社會中的一部分人,所能夠擁有的資源刷掉了剩下的大部分。梁大娘和丈夫都是出身農家,能夠給他的資源隻有現在住的這棟樓房。
小李不願意種田。他見過外面的繁華生活,種田這種靠天吃飯的辛苦活,不是他的追求。
在他看來,家裡的這棟樓房,是他坐享不盡的财富。
“國家給的好的政策,我媽他們不會享受。”
彼時北京拆遷工作正轟轟烈烈的進行,小李從他手中的資源得知,自己家被納入拆遷計劃中,很快就可以鹹魚翻身了。
他告訴記者,到時候他把家裡的房子随便賣一小塊兒,這輩子也就不愁了。
看着有些癫狂的兒子,梁大嬸不理解他說的資源是什麼。
這棟樓房是梁大嬸在父親去世後,肩挑擔,披星戴月操持家裡十幾畝的農田,一磚一瓦砌出來的。
在她看來,勤懇勞作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她就是這樣,讓生活一步步好起來的。
梁大嬸再一次把自己白手起家的故事講給小李聽。看着兒子不耐煩的樣子,她不明白,曾經勤勞忠厚的兒子去哪了。
當記者讓小李想一想自己的同齡人早已成家立業,而自己在家吃着父母的,一分錢不賺有什麼感受時,小李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深深刺痛了梁大嬸的心。
“同齡人怎麼生活啊,同齡人,人家修了好爹好媽了!”
梁大嬸自認自己從來沒有虧待過兒子。這麼些年,自己園子裡種樹種菜賣的錢,小李父親賣豆腐的錢,全部貼補到小李身上了。
雖說不算十足的富裕,但家裡從來也沒有短吃短穿,經濟實在不算拮據,怎麼在小李嘴中,自己就成了他的拖累呢?
小李的種種回答實在不像他自己所說的超凡脫俗,恰恰相反,正是梁大嬸的這棟樓,給了小李肆意的本錢。
見此,梁大嬸準備放棄小李。她當場表示,就算小李爛在家裡,她也不會管了。
小李看到母親堅決的态度,瞥了一眼。他并沒有像記者想的那樣因為還要靠着父母生活而服軟,相反,他将自己的本性暴露的更加徹底。
代溝
“我媽想法不對,她就想着什麼啊,我就得種她那點地兒去。”
“我跟我媽有代溝。”
小李告訴記者,他一直覺得自己和梁大嬸之間無法溝通。在他看來,梁大嬸總是将之前的老黃曆搬出來說,讓他出去工作,不要總是想着賣家裡的房子。
對于賣房子這件事,小李不願跟她争辯。可能得到的巨額拆遷款讓他的内心開始膨脹,在他看來,自己面對挫折,選擇躺平,是一種聰明人的做法。
“我早就把社會看透了。”
“沒錢了,我就開始張羅了。”
他一面表示自己在社會上沒有競争力,一面又堅稱自己随時能夠掙到錢。
他不願意在一切都隻是可能的時候選擇做點什麼,而是相信着并不确定的那一點消息,貸款未來并為自己的懶惰開脫。
在記者的不斷勸說下,小李想要盡快結束這段對話,表示自己可以将家裡的農田改成魚塘,也好過去種田。
他斜着身子靠在沙發扶手上,左手在空中指指點點,仿佛胸中有萬千溝壑,他隻要開始做,就會做出大成績。
但他的話,記者可能會相信,梁大嬸卻已經聽了無數次了。
“那你得幹啊,不幹張嘴天上掉餡餅啊。”
小李每次都把自己對未來的規劃說的天花亂墜,一開始梁大嬸還相信他,給他錢,讓他放手去做。
但梁大嬸後來發現,這隻是小李敷衍她,用來給自己開脫的借口。
給他的錢總會被他揮霍一空。呆在家裡三年半,一分錢沒賺回來,兜裡沒錢了回來喝白水,把錢都花在了外面“做慈善”。
這個“慈善”可不是捐款,都是吃喝玩樂去了。
一次,兩次。眼看着手裡的存款都給兒子了,梁大嬸才終于相信,他隻是說說而已。
現如今,小李兜裡沒有一分錢,吃喝靠爹媽,睡了吃吃了睡。
沒錢買煙了,梁大嬸年輕時,跪在樹下卷的煙草卷都要搜刮出來,一點都不浪費。
聽到這,記者不由的心生怒火。一個正直壯年的人,怎麼就能自私到如此程度,可以完全不管家裡的現狀,逃避自己的責任呢。
梁大嬸和老伴都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卻還要每日做工,貼補着小李。梁大嬸即便是願意,但按照常理來說,誰能忍得了呢。
小李是家裡的獨生子,将來父母生病養老的壓力都在他一個人身上。
最讓梁大嬸頭疼的是,小李因為兩次失敗的感情,絕了結婚的念頭。
在老人的觀念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小李自己不賺錢,不結婚也沒有後代,以後家裡萬一出了事,他是一點忙都幫不上。
梁大嬸和老伴尚且能自己賺錢,不需要小李給錢來幫襯,但有些問題,遠不是錢可以解決的。
等自己和老伴百年以後,世上就隻剩這個癱在家裡不賺錢的兒子一個人。可以養他一輩子,還能陪他一輩子嗎?
想到這,梁大嬸不禁流下眼淚。坐在一旁的小李卻從不覺得自己一個人生活有多難。
灑脫,還是逃避
“我就一個戶口本,什麼都沒有,一個身份證。死在外頭也沒人管。”
“我跟我媽沒有關系,我爸我媽他倆一個戶口。我等于是借住在我媽的房子裡。”
在小李的觀念中,他和父母沒有什麼關系。他不為父母做任何貢獻,也不指望自己死的時候有人處理後事。
他的話聽起來灑脫,仿佛人生下來就該是清白的來,清白的走。但即便他再想将自己從倫理親緣中摘清,也不能否認梁大嬸他們含辛茹苦的将他養大成人。
出生或許不是小李自己的選擇,他也曾在融入社會,融入家庭的過程中努力過。
他的經曆或許比一般人來說坎坷了許多,但就像小李一樣,我們在宏觀的角度來看,比他出身經曆凄慘的人大有人在。
小李說千萬富翁也是一日三餐,他卻選擇忽視别人身上的責任。有多大的能耐做多大的鍋,他和千萬富翁确實都是人,但面對現實,他選擇了逃避。
“看透”不應該成為他為自己的懶惰開解的理由。他面對失敗,輕易的放棄努力;面對親人,吝啬自己的回報。即便是陌生人給予的幫助,普通人也會知恩圖報呢?
在做人的正直和道德上,小李遠不像他想的那樣,是看破紅塵,與衆不同。
相反,他沉浸在機遇中,揮霍自己的時間,也在揮霍着親情。
出世,是小李渴望達到的思想境界。入世,卻是他避之不及的現實。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在小李所謂“看透社會”的道路中,他隻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卻放棄了在這之後,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最終,這場談話不歡而散。對于小李,梁大嬸隻能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看到他積極向上地活着。
對于這樣一位不負責任、選擇啃老的青年,各位讀者有何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想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