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義: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2.化學反應實質
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而生成其他物質(生成物)的過程
說明: ①質量守恒定律隻适用于化學變化,不适用于物理變化;
②不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質質量不能計入“總和”中;
③要考慮空氣中的物質是否參加反應或物質(如氣體)有無遺漏。
二、質量守恒定律的分析歸納:
例1.加熱a g氯酸鉀和bg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完全反應後,剩餘固體的質量為cg,則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g
A.c-(a b) B.a b-c C.a-c D.a b c
解析: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等于反應後生成的氯化鉀和氧氣的質量和,由于氧氣跑出去了,所以反應後質量的減少量就是生成的氧氣的質量;由于剩餘固體的質量為c g中包含着二氧化錳,所以在計算質量的減少量時,必須加上二氧化錳的質量,所以生成氧氣的質量為:ag bg-cg.
答案: B
例2.二硫化碳(CS2)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S2 3O2 =CO2 2X,據此推斷X的化學式為( )
A.S2O6 B.SO3 C.SO2 D.S
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後各元素的種類保持不變,原子的種類和數量也保持不變,所以在化學方程等号兩邊各種原子的個數是相等的。據此可推斷出X的化學式。
答案:C
例3.某可燃物燃燒後生成的産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則該可燃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答案:碳、硫;氧
例4.在化學反應3X 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别是32和102,則Y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
例5.在反應A 3B=2C 3D,已知2.3gA和4.8g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4.4gC。則生成的D的質量為______。又知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則B的相對分子質量___________。
例6.化學反應:A 2B=C D,5.6克A跟7.3克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12.7克C。現要制得0.4D,則所需A的質量為( )
A.5.6克 B.11.2克 C.14.6克 D.無法計算
解析:5.6克A與7.3克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12.7克C ,則根據質量守恒 此時D 質量==5.6 7.3-12.7==0.2 g,要制備0.4 g D ,則 A 需要 5.6×2==11.2 g
答案:B
例7.下列各項:①原子的數目 ②原子的種類 ③元素的種類 ④物質的種類
⑤原子的質量 ⑥分子的數目,其中在化學反應前後肯定沒有發生變化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答案:B
例8.化學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在于反應前後( )
A.物質的種類沒有改變
B.分子的種類沒有改變
C.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都沒有改變
D.分子的數目沒有改變
答案:C
例9.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現象是 ( )
A.蠟燭燃燒後,越來越短、最終消失
B.鐵絲燃燒,其固體質量增加
C.潮濕的衣服在陽光下曬幹
D.高錳酸鉀受熱後,固體質量減少
答案:C
例10.某化合物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則該物質( )
A.隻含碳元素和氫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是H2和CO
答案:C
例11.濃硝酸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4HNO3 ==4R↑+O2↑+2H2O,則R的化學式 ( )
A.NO2 B.N2O C.N2 D.NO
答案: A
例12.鎂帶在耐高溫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氣)加熱,在圖中,能正确表示容器裡所盛的物質總質量變化的是( )
答案:B
下一篇文章 化學方程式
上一篇文章地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