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兒園後,我們對孩子的期望:不要欺負别的小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們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欺負。
而有的時候孩子被欺負回家後并不會告訴你,細心的媽媽總能從孩子的這些表現中看到孩子被欺負了。
一、晚上會做噩夢
做夢的主要原因是:物理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如果白天發生的事給你印象特别深,甚至臨睡前還在想這件事,那麼通常這件事也會出現在你的夢裡。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被别的小朋友欺負,或者說看到别人打架,心裡害怕,就會出現做夢驚醒的狀況。
當這樣的事情發生後,爸爸媽媽應當跟孩子好好溝通,或者及時跟老師交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二、突然不愛上幼兒園了
三、打自己喜歡的玩具
孩子都喜歡過家家,會拿玩具當“寶寶”,給玩具熊喂飯、蓋被子。
當有一天你發現孩子不再喜歡他的玩具熊,批評玩具熊:“你還敢不敢不聽話?”“不準插隊!”,甚至出手打熊寶寶。
這樣的信号往往是孩子在學校受欺負了,是孩子一種宣洩的途徑。
四、身上有傷痕
這個是最明顯的,但是發生在男孩兒身上容易被忽略。因為男孩子喜歡跑,喜歡打鬧,有時會擦傷、碰傷。但如果孩子身上傷過多,爸媽可要注意了,有可能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
那麼孩子被欺負了該怎麼辦呢?是教孩子打回去?還是告訴孩子忍讓?這兩種方法都不對。
首先來說讓孩子打回去,這種方法本身就不可行,既然孩子沒有還手,被欺負了,十有八九是孩子格鬥力不行,如果這時候一味強調孩子打回去,孩子不但打不回去,反而會變得自卑。
忍讓就更不行了,會造成孩子懦弱的性格,長大後遇到自己喜歡的也很難去争取。
爸媽要告訴孩子:受欺負并不可怕,更不丢人,爸爸媽媽會永遠站在你的身邊。
其次就是加強孩子的身體素質,遇到其他小朋友“施暴”,就算不打回去,最起碼也能在氣勢上勝一籌。
“無私者無欲,無欲者無畏,無畏者剛”,沒有恐懼的人就會變得剛強,所以要培養孩子勇敢、無所畏懼的品質,遇到被人欺負沒什麼好怕的,怕的人因該是施暴者才對,因為施暴者不占理,做的是錯事,是大家都不喜歡的事。
我是木棉,每天分享育兒、教育知識,寶爸寶媽們記得關注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