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的日子裡,
有人變成了大廚,
有人變成了主播,
也有人“雲旅遊”“雲逛街”“雲聚會”
……
大家為了度過這段時間,
打造出了花式居家style。
對于一些“學霸型”同學來說,
他們也将這個時期視為提升自我的好時機,
把24小時,活出了48小時的模樣,
從學習外語、閱讀書籍、寫論文、興趣培養等
多方面修煉,
各自擁有自己的精彩。
假期延長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碩士生何運晨
便在微博發起“雲自習挑戰”,
邀請網友一起微博打卡,
分享每日的學習内容、心得體會,
同時邀請自己的朋友做“雲監工”。
這段日子裡,
很多網友都跟随着何運晨和“雲監工”們的腳步每日堅持打卡。
目前,“雲自習挑戰”話題在微博已經有30萬的讨論量。
除了學生自發的打卡活動外,很多學校也在假期開展了各式各樣的學習打卡活動,鼓勵大家合理安排時間。
如四川農業大學發起的“宅家學習新姿勢”,
學生如果按要求連續打卡14天,
還可以獲得1分第二課堂賦分。
也有些“學霸”則是按照自己的節奏,
合理安排居家學習。
“時間是可以用文字計算的”,複旦大學新聞學院2018級碩士生毛天婵說。
在這段延長的假期中,毛天婵得以有時間讀幾本之前未能靜心閱讀的長篇。她認為,閱讀可以輕易将我們放在特定的時空坐标和曆史場景之中,是漂泊心靈的收容和社會責任的起點。
複旦大學曆史地理研究中心2018級碩士生葉鵬本以為今年寒假回家的時間不長,所以隻帶回來了兩本随身的小書。好在如今的電子古籍也很豐富,加上家裡留下的書,他剛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閉關,好好寫論文。除了讀書、寫作之外,葉鵬每天在家做飯,廚藝也提高了不少。
孫翔自制的時間安排表
這段日子,複旦大學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2018級博士生孫翔一般會提前做好接下來的3天計劃。孫翔習慣于早上從閱讀文獻開始進入學習狀态,把較為關鍵和繁重的任務留在下午和晚上完成。
自學軟件
整理票夾
孫源是2019年浙江大學竺可桢獎學金的獲得者,雖然宅在家,但她也為自己制定了時間表,養花、自學軟件、整理票夾……學習生活可謂兩不誤。
作為一名醫學生,2019年度浙江大學十佳大學生陳傑的假期也格外充實:看慕課、改論文、備考執業醫師資格證、備課、與老師探讨學術、改簡曆、做博士規劃……除了學習醫學知識,陳傑還學習了一門人文社科類的網課——《電影與世界》,希望通過學習這門網課提升人文素養,了解國際形勢。
看了這些“學霸”的時間管理方式,
小編也想試探地問一下,
宅家已久的你,
目前處于什麼樣的狀态?
随着各大高校陸續在“雲端”開課,
很多學生也已經穿梭在不同的平台開始上課,
正在上網課的你是不是處于下面這種狀态?
▼▼▼
如果你的回答是“yes”
小編想說
↓↓↓
對于大學生來講,居家學習其實是一個難得可以靜心自我規劃、自我建設、提升自己的好機會,或是讀一本書、學習一門語言,或是培養一個小的興趣愛好、認真思考一個問題,無論任務大小,我們都應該充分規劃好自己的時間,努力變得更好。
一個人在家學習如果沒有動力的話,
不妨也去找一個朋友做自己的“雲監工”,
每天設立一個小目标,
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學習節奏。
責編:吳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