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較”和“睚眦必報”。這兩個成語意思很相近,都是形容某個人氣量小,一點點小事都要計較,一點點小仇都要報複,和“斤斤計較”的意思差不多。
但是相比于通俗易懂的“斤斤計較”,锱铢必較和睚眦必報這兩個成語就顯得很奇怪了,因為“锱铢”和“睚眦”這兩個詞不僅難寫,還很少見到。雖然這兩個成語的意思我們都知道,但如果要問“锱铢”和“睚眦”具體是什麼意思,可能有的朋友就不知道了。
先來說锱铢,這兩個字都是金字旁,說明和錢有關。锱铢其實是古代的兩個計量單位,就和我們現在的斤、公斤一樣。古代有很多奇特的計量單位,漢人劉向的名著《說苑》裡面記載說:十六黍為一豆,六豆為一铢,六铢為一锱,四锱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
也就是說,锱是一兩的四分之一,铢是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我們現在是十兩為一斤,古代是十六兩為一斤,所以才有“半斤八兩”這個成語,半斤就是八兩。我們現在一斤是500克,一兩就是50克,但按古代的算,一兩是31.25克。
有兩個成語“锱铢必較”“睚眦必報”,锱铢和睚眦是什麼東西?
我用計算器按了一下,一锱大概是7.8克,一铢大概是1.3克。不管是一锱還是一铢,都是不到10克的東西,輕如鴻毛,但是有人連這點重量都要計較,所以才有了锱铢必較這個成語。
再來看睚眦,這兩個字可以說都是生僻字,平時很少會見到。這兩個字的意思其實是一樣的,就是眼角。杜甫的《望嶽》第三句就是“蕩胸生層雲,決眦入歸鳥”,決眦入歸鳥的意思其實就是瞪大眼睛看鳥。所以“睚眦”連在一起的意思就是瞪大眼睛。
有兩個成語“锱铢必較”“睚眦必報”,锱铢和睚眦是什麼東西?
睚眦必報的意思就是說某個人心胸很狹窄,連别人瞪一下眼睛這點仇都要報。這個成語出自《史記》,說的是範雎。範雎給秦昭王提出遠交近攻的策略後,在秦國的地位扶搖直上,有人幫助他,有人诋毀他,而他的做事法則就是“一飯之德必償,睚眦之怨必報。”可見這個人的雙面性格的很嚴重。
有意思的是,龍有九個兒子,其中二兒子的名字就叫“睚眦”,因為這個二兒子總是橫眉怒目,瞪大眼睛,性格兇猛,好鬥好殺,所以它得名睚眦。在古人佩劍或者佩刀的鞘上,一般都雕刻有怒目的睚眦,用來表示這把劍很犀利,不要惹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