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糖尿病患者,他年少被測智商僅有96分,位居全班倒數第一,他卻成為了全校第一乃至全市第一,後備戰高考卻以失敗告終,拼盡全力複讀考上清華,他就是糖友李鑫。
他智商倒數如何搖身一變成為學霸?成為學霸後又經曆了什麼竟然高考失敗?之後又是付出了怎樣的努力才成功考取清華的?
本期子牙童趣人物紀就來講講糖友李鑫艱辛的求學之路。
李鑫是安徽淮北人,父親是一名醫生,母親則是供銷社的幹部,家庭條件在當時還是相對優越的。
那時的李鑫可謂是含着糖出生的,在他小學五年級之前都是無憂無慮的,每天隻需要潇灑四溢地和同學們在球場上痛快賽跑就足夠了。
父母由于工作忙所以對于他的學習成績也并沒有很上心,小學時期的李鑫在班裡成績一直是處于中等,從來沒有過名列前茅。
更令人沒想到的是,他曾在幼兒園測智商時,被測出智商僅有96分,穩穩成為了全班的倒數第一。
“或許也是因為這個,所以父母才沒有對他的學習有過多的想法吧。”當時的李鑫就是這樣認為的。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在李鑫12歲那年,突然有一天晚上,李鑫的母親接到一個電話,就匆忙地去往父親所在的醫院,那時窗外還正下着瓢潑大雨。
原來是李鑫的父親此前做過腰間盤突出手術,醫院突然發現傷口感染了,随時都有癱瘓的風險,才急忙通知家屬辦理轉院去更大的南京軍區醫院治療。
此後的生活開始變得不一樣了,因為父親要治病,母親也必須去陪同,還隻是個孩子的李鑫不得不學會堅強,學會自力更生。
用心學習父母不在家,他隻能靠自己慢慢摸索,一次,他嘗試自己做飯熱餅吃,可他不知道要在鍋裡加水,餅子直接黑得不成樣子,還形成了化學反應。
但由于實在沒什麼好吃的東西,他還是将這個黑得發光的餅子給硬着頭皮吞了下去,結果卻因食物中毒在家躺了一整天。
想來,人的一生總是要經曆些什麼才會成長的。李鑫的父親生病終于讓從前渾渾噩噩隻知道瘋玩的他,破天荒開始了認真學習。
那個時候的他認為:或許自己好好學習,也能幫爸爸媽媽分擔一些,同學老師也能夠多認可自己一些。
此後,從前那個“智商倒數”的李鑫一去不複返,他開始非常認真地學習,瘋狂地補之前落下的功課。
就這樣,他成功在初一的期中考試,以優異成績成為全校第三,緊接着的剩下兩年時間,他再也沒有離開過全校第一的寶座。
直到在共三萬人參加的中考中,大放光彩一舉成為全市第一,是名副其實的中考狀元。
更令人慶幸的是,李鑫在他上初一暑假那年去到南京看望他父親,沒想到他父親剛見到他,或許是太激動了,竟然能夠站起來了,全家也終于能夠團聚。
高考失敗複讀上高中後,因為是頂着中考狀元光環踏進的校園,這讓李鑫十分有成就感,玩兒的也是比誰都“認真”。
從高一開始,他就瘋狂地玩兒,上課睡覺插科打攪,他是樣樣精通,不管老師如何勸說都不能制止他。
各科成績呈斷崖式下滑,父母發現問題後想要找他溝通,可當時的他倔得和10頭牛般,誰的話都聽不進去。
直到2005年高考失敗,他最終自食其果,隻能迫于無奈去複讀。然而,正是因為他的狀元光芒,可他竟然連大學都沒考上。
引得老師同學在背後議論紛紛,這對于李鑫來說,心理壓力要比其他複讀的同學大上許多。
他也因此每日的精神極度緊張,頭發開始頻繁地脫落,那一年他幾乎是在不斷崩潰又不斷站起來循環交替中度過的。
好在他的毅力頑強,他不斷磨砺自己,每日埋頭苦學,将所有的複習資料一題不落的全部做完。
所有的錯題反複做,直到全部做對為止,他不再被其它所左右,他告訴自己隻有一個目标,就是考上清華。
2006年夏天,李鑫成功被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錄取,這一次,他終于學會了如何從挫折中站了起來。
而複讀的那段經曆對于李鑫來說,也是一生中最寶貴的精神财富之一。
秋季開學,李鑫懷着激動的心情,帶着沉甸甸的錄取通知書,正式踏入了他的大學之旅。
而影響他一生的“噩夢”,也就此打開了序幕。頂着壓力拼命複讀才來到夢寐以求的校園,他到底在這裡又遭遇了什麼?
确診糖尿病進入大學後,李鑫才知道什麼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清華大學的課程,每節課都至少有近百人聽講。
一節課老師講解的速度飛快,幾十頁的電子課件在一節課内全部講完,這讓他根本來不及吸收就下課了。
每一日,李鑫為了完成功課都要再花上兩倍的時間才能将功課完成,可同班的有些同學,卻總能在上課時就将作業完成。
特别是在一次期中考試,平時恨不得一心都撲在學習上的李鑫卻隻收獲了78分和79分的成績,而同班竟然還有考滿分的同學,這讓李鑫内心十分受挫。
他開始擔心自己的這種成績還能不能正常畢業,因為他知道作為清華第一大系的電子工程系,進來容易出去很難。
每年都有10%左右的同學因為種種原因無法正常畢業。整個大一上學期,他都在努力學習,奮力追趕,盡量不讓自己成為墊底。
一學期下來,結果依舊不是很理想,綜合年級排名,他依舊是在中等偏下。
當時的李鑫其實已經出現了糖尿病的典型特征“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體重下降。
起初他以為是因為學習壓力過大導緻的,但很快在大一下學期,他發現了異常,他身體嚴重乏力,經常起夜,體重銳減到隻有108斤。
于是,他先去了校醫院做了檢查,結果查出空腹血糖就達20.5毫摩爾每升,在醫院住了三天。
他的父母得知後連夜坐硬座趕去,随後經過一系列詳細檢查後,李鑫被确診為糖尿病。從那天起,他的生活就徹底改變了。
生活總還是得擡頭向前看,李鑫強打着精神振作起來,他了解到糖尿病需要進行飲食控制、運動治療、糖尿病知識健康教育、血糖監測和藥物治療。
他每天都需要注射胰島素,為此,他的父親還給他背來了個冰箱來儲存胰島素,每天還要監測血糖。
而光這些的費用都需要上萬元,巨大的開銷讓李鑫也十分自責,同時還有學業上的壓力也壓得他透不過氣。
但他這次還是勇敢堅強地去面對,他想:糖尿病就沒辦法讀大學了嗎?他認為他一定可以的。
生病後的他,受到了許多老師同學的幫助,他的成績也開始穩步上升,并且在大四時竟然還獲得了保研資格。
同時在大學三年,他除了刻苦學習外,對抗病魔外還堅持着自己的興趣愛好—足球。
身為I型糖尿病人想要踢球,那麼對于血糖的控制就需要更為嚴格,不然身體根本沒辦法從事高強度的訓練。
但李鑫他做到了,除了傷病他從未缺席過任何一次訓練,不管風吹日曬,他堅持每日六點就起床訓練。
本科加讀研,7年的時間他都一如既往堅持下來,即使隻真正上場了3次,但他認為值得了,畢竟他為了夢想而努力過。
如今已經35歲的李鑫已經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人工智能芯片研發工程師,同時還利用所學做起了自媒體。
每周末,他都會雷打不動地到球場上跑上幾圈。他用行動徹底貫徹了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
他身上所承載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你在李鑫的身上體會到了什麼?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如果你也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為我點贊并轉發,你們的每一份鼓勵,都将是我做出更好文章的動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