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曆史上最牛的四位科學家

曆史上最牛的四位科學家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6 06:18:39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上官雲)今年大年初一,文化節目《典籍裡的中國》在央視一套首播,“當代讀書人”撒貝甯與倪大紅扮演的“古代護書人”伏生對談,《尚書》與伏生的故事,曾看哭無數觀衆。

最近,新一期《典籍裡的中國》播出,緻敬“古有《天工開物》,今人繼往開來”的科學精神。袁隆平、宋應星兩位科學家跨越時空的“握手”,也被刷上熱搜。

節目中提到的《天工開物》,是中國首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産技術的百科全書。它的作者是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則擁有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曆。

跨越時空的握手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曆史上最牛的四位科學家(這位明代科學家被刷上熱搜)1

圖片來源:《典籍裡的中國》劇照。

此語出自《天工開物》正文首卷《乃粒》,大意說,人類自身并不能長久生存下去,人能生活下去是因為人能依靠五谷養活自己;可是五谷并不能自己生長,而需要靠人類去種植。

《典籍裡的中國》将時光的指針回撥,在明朝萬曆年間,年輕的宋應星一頭紮進稻田忙碌着,期待“五谷豐登,物阜民康”,他立志要寫成《天工開物》,總結實用之學,使之流傳後世。

在屢次科考不中的逆境裡,宋應星把多年走訪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産方式和工農技術記載下來,終于完成了這部巨著。晚年,他把書中的農業和手工業的技術教授給鄉鄰,福澤百姓。

在《典籍裡的中國》裡,相隔300餘年的袁隆平院士與宋應星透過一粒種子,找到了屬于科學家的共同夢想:求真務實、造福人民。

故事臨近結尾,年逾古稀的宋應星看到了袁隆平研究出來的高産雜交水稻,激動不已;而兩位科學家跨越時空的握手,令觀衆潸然淚下。

熱愛科學的少年

節目播出後,許多人重新認識了宋應星這位科學家。他天性豁達,但人生特别跌宕起伏。

因為聰明,他很小就與哥哥在家塾中就讀,後來拜在一位舉人門下做學生,頗得老師及長輩的喜愛。年紀稍大一些,順利考入縣學,熟讀經史典籍,尤其推崇張載的“關學”。

曆史上最牛的四位科學家(這位明代科學家被刷上熱搜)2

圖片來源:《典籍裡的中國》視頻截圖

從閱讀内容來看,宋應星真正做到了“雜學旁收”,對天文學、聲學、農學及工藝制造之學有很大興趣,甚至熟讀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對科學類的書籍也很感興趣。

雖然很喜歡安靜地讀書,但他在生活中基本能做到詩與遠方兼顧,喜歡音樂、寫文章,空閑之餘會與好友出遊,飽覽風景名勝,一邊賦詩留念,一邊縱論天下事。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宋應星的少年時代,那大概是“順風順水”。萬曆四十三年,宋應星跟随兄長,來到省城南昌參加當年的鄉試。

這次考試,有考生一萬多。他的考試成績也不錯:全省第三名。其兄名列第六。

但這之後,他參加了6次科考,均以失敗而告終。大概是心太累了,宋應星不再惦記着參加科舉考試,選擇成為彼時江西省袁州府分宜縣學教谕。

一部充滿科學精神的典籍

算起來,宋應星這次的任教時間不過短短三四年,但卻是他重要的人生階段,他的很多重要作品都發表于此期間。

閑暇之餘,他決定寫本書,撿起當年的夢想。

宋應星整理昔日科考路上的見聞,又查閱本縣所有的文獻記載,還去外地考察各行業的技術。除了整理收集資料以外,他還畫出了很多設備的操作圖。

花了數年時間,這部書才完成,取名《天工開物》。該書最終在宋應星好友塗紹煃的支持下,得以出版。

全書共三卷十八篇,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兵器、火藥、紡織、制鹽、采煤、榨油等生産技術。宋應星對上述技術經驗進行梳理和概括,令它們成系統、有條理,更易于流傳。

比如,書中記錄了農民培育水稻、大麥新品種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氣候、栽培方法對作物品種變化的影響,亦有“土脈曆時代而異,種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學見解。

難能可貴的是,他堅決駁斥鬼怪迷信之說,主張對事物的考察要用“試見”和“試驗”的科學方法。對未經親自檢驗的事物和現象,也不會随便下斷言,十分嚴謹客觀。

這種對待學術的嚴格态度,一直持續到《天工開物》正式刊行。據說,初稿中,原本有“觀象”和“樂律”二卷,但他後來認為這兩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臨梓删去”。

曆史上最牛的四位科學家(這位明代科學家被刷上熱搜)3

圖片來源:《典籍裡的中國》視頻截圖

“它是一部充滿科學精神的典籍”,對這個評價,《天工開物》當之無愧。

科學精神,傳承不息

《天工開物》的序言中,還有一句很有力量的話——“此書于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

經曆科考落榜的失意,宋應星沒有消沉,他在數次趕考奔波的所見所聞中,認識到工農業生産的巨大價值,于是他選擇回歸自然,走出了一條與當時的讀書人不同追求的路。

從這個角度說,正如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長張柏春所言:“每一次都落第而返,但對宋應星而言又是滿載而歸”。

很多觀衆都注意到了節目中的一個細節:在袁隆平院士的稻田裡看到心心念念的“乃粒”,宋應星既驚訝又欣慰,連呼了不起:“太好了,天下人衣食富足,我無憾了!”。

“天工,人其代之”,三百多年後的我們,仍然在讀《天工開物》,中華民族的科學精神、創新基因依然傳承不息。(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