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讓我們聆聽美妙的音樂,讓我們感知多彩的世界,如果它出現了問題,我們的世界将會變成無聲的。耳朵裡,經常會有一些髒東西出現,絕大多數人也養成了一個習慣,定期掏耳朵,這個習慣看似好,但實際上可能不是個好事情。
耳屎,是外耳道皮膚耵聍腺分泌出來的正常分泌物,對我們的耳朵有着很好的保護作用:
①耳屎富含油脂,在耳道皮膚表面形成了一層酸性膜,這樣外耳道可以抵抗細菌、病菌;
②耳屎比較油,不僅可以滋潤外耳道皮膚的細毛,還可以粘住進入耳朵的灰塵,阻擋塵埃和小飛蟲進入耳朵;
③耳屎讓外耳道空腔狹窄,這樣傳入耳朵的聲音可以有所過濾和緩沖,鼓膜不至于受傷;
④耳屎還可以讓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保證鼓膜不幹燥,處于一個最佳的狀态。
理論上來說,我們的耳屎并不用掏,首先,外耳道本身就有自排自潔的功能;其次,當耳屎暴露在空氣中時很容易變幹,形成一些小碎渣,當吃飯、說話時,随着下颌運動,耳屎就會自行排出。所以說,在大多數情況下,耳屎真的不用經常去掏。
這些情況該掏了①耵聍栓塞,指的是耳屎分泌很多,聚集成團,把外耳道給堵塞了,或者由于外耳道進水,原本散落的耳屎凝成了一團無法自行排出,會引起疼痛、耳鳴、聽力下降等現象。
②耳屎成了粘液狀,就是我們所說的油耳,再加上外耳道、中耳有炎症,或者外耳道很狹窄等原因,那麼耳屎就會形成一個很大的硬塊堵塞住外耳道。
這兩種情況,都應該及時将耳屎掏出來,以免影響聽力。
①耳屎生長快,可以使用小棉棒,在外耳道口輕輕旋轉,将耳屎取出來,深度别超1.5厘米;
②耳屎又大又硬,可以先滴一些耵聍水,軟化後掏出來;
③耳屎位于深部,已經出現炎症、疼痛、耳鳴等現象,需要去醫院找醫生處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