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孩子不喜歡閱讀?在家庭教育中,閱讀這件事兒受到了越來越多家長的重視,看看各大網站的童書銷售量,看看城市裡越來越多的繪本館就能感受得到閱讀之于我們的意義,閱讀對于孩子成長的意義,我就不用多說了可是,這件事兒也讓很多媽媽頭疼,焦慮,因為他們遇到了不喜歡閱讀的孩子,他們苦惱于這是為什麼呢,她們羨慕别人家的孩子,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抱怨孩子不喜歡閱讀?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家庭教育中,閱讀這件事兒受到了越來越多家長的重視,看看各大網站的童書銷售量,看看城市裡越來越多的繪本館就能感受得到。閱讀之于我們的意義,閱讀對于孩子成長的意義,我就不用多說了。可是,這件事兒也讓很多媽媽頭疼,焦慮,因為他們遇到了不喜歡閱讀的孩子,他們苦惱于這是為什麼呢,她們羨慕别人家的孩子。
真的是孩子不喜歡閱讀嗎?不,從兒子上幼兒園園開始,堅持親子閱讀,到現在兩年多了,我越來越堅信,孩子天生是喜歡故事的,喜歡聽媽媽讀故事,喜歡書,喜歡讀書帶來的那些體驗,喜歡書裡那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書總是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也總是激發出更多的好奇。
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裡,我和爸爸陪孩子一起讀過的書大概有一千本左右,雖然孩子隻有六歲,但是喜歡各種各樣的書,繪本故事,科普知識書、漫畫、雜志、兒童文學小說,甚至是我喜歡的那些小說。除了每天的親子閱讀,他也會自己看,床上、床頭櫃到處都是書,晚上睡覺前,早上起床前,随手會拿來看。
我把我和孩子讀書的故事分享給身邊的人,倡導大家去做親子閱讀這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兒,因此認識了很多媽媽,經常會聽到大家說起孩子不喜歡閱讀的苦惱,見的多了,聽的多了,我終于知道,媽媽們是怎麼把天生喜歡故事的孩子,愣是折騰的人家不喜歡了。她們是這樣做到的
從小拿電視給娃當保姆媽媽們總是很忙,很多事兒,家裡的事兒,自己的事兒,各種事兒,于是就找到了一個免費的超級保姆,絕對讓娃不哭不鬧,不煩自己,那就是電視。這個保姆,比起閱讀更容易讓孩子着迷,看電視多輕松那,都是圖像,不用思考,擱誰誰不愛,最好一天看到晚才好呢。然而,它是個壞保姆,偷偷破壞孩子的想象力,思考能力,甚至影響孩子的價值觀等等。當你那天想起來了,想讓孩子閱讀了,想讓孩子看書了,不好意思,那肯定不容易,人家已經迷戀電視了,可這是誰的錯呢
買書隻買自認為有用的,經典的曾遇到一個媽媽跟我說,特特别重視親子閱讀,希望能給孩子培養個好習慣,可是她的孩子一點都不喜歡書,也不喜歡聽她讀。我就問她孩子多大了,她說四歲,我又問她她給孩子讀的什麼書,她說都是名著啊,什麼《格林童話》啊,《西遊記》啊。還發了照片,我一看,很厚的一本格林童話,全是文字。是啊,絕對名著經典,可是一個四歲的孩子欣賞不了啊,哪兒那麼多神童啊。如果再讀下去,我估計這孩子真就再也不想看到書了。我就跟她說,換書吧,把那本書先收起來,給她推薦了《我爸爸》,《我媽媽》、《奧莉薇》、《長頸鹿不會跳舞》這些繪本圖畫書,沒過多久,她特别開心的跟我說孩子很喜歡那些書,每天睡前纏着她讀故事,有的讀了幾遍孩子自己都會講了。
類似這樣給孩子買經典名著,買大人認為有用的書,或者幹脆随便買買,不關心孩子的喜好和需求,不考慮孩子的閱讀特點,真的可以很快的把孩子的閱讀興趣扼殺在萌芽期
給孩子讀個書,時刻自帶提問功能讀完一本書,開始了像考試一樣的提問
這本書主要講了什麼内容啊
你喜歡誰啊
你覺得她做的對嗎
如果,孩子沉默不語
算了,書都給你白讀了
或者,不厭其煩的再問一遍
知道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聽你讀故事了吧,因為她不喜歡這個總是提問題的媽媽。不是她不喜歡聽故事,而是她根本不能專注于故事情節,去感受故事裡的喜怒哀樂,而是得時時想着應付媽媽的提問,想着媽媽又會問怎樣的問題。各位想想啊,如果您把孩子折騰成這樣,人家肯定是以後再也不想聽了,最好離書遠遠的,省的惹麻煩。
家裡沒有書,沒有讀書聲,沒有讀書的人想起一個笑話
有人跪求上帝,您讓我中500萬吧
上帝火死了,來一句,你特麼先去買張撒
絕對不要從小就給孩子買各種各樣有趣好玩的書
絕對不要讓他看到這些書
對,你成功了,孩子一定不會喜歡上書
絕對不要讓他在家了随時随手都能拿到書
隻給他電視、手機、電腦
對,你成功了,孩子一定不會喜歡上書
又想起古人的兩句話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從來不讀書給孩子聽,從來不讀書
家裡隻有爸爸玩遊戲的身影
隻有媽媽玩手機的樣子
隻有爺爺奶奶看電視的樣子
家裡沒有讀書聲,也沒有讀書的人
恭喜你,又成功了,孩子估計是不會喜歡上書了
把讀書整的太嚴肅了兒子,坐好,媽媽要開始讀了
你要仔細聽啊,不要這兒看那兒看
媽媽,我想問個問題
别打斷我,讀完再問
媽媽,我想玩玩具
能不能專心點兒啊,讀完再玩
于是,媽媽一字一句讀的一本正經
就像一個複讀機
你差不多也快毀掉一個孩子的閱讀興趣了,特别是剛開始培養閱讀習慣的孩子,特别是對于一個好奇心旺盛,就喜歡東張西望的小孩子。在人家還沒有喜歡上聽你讀故事的時候,你卻因為這件事兒剝奪了他更喜歡的事兒,你說他還會喜歡這件事兒嗎
我剛開始給兒子讀書時經常會說,沒事兒,你玩你的,我讀會兒書,你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他會立刻說不聽,然後自己玩自己的。可是大部分的結局就是他停下手裡的事兒,開始聽我讀,自願的。還有啊,我們給孩子讀的是豐富多彩的繪本故事,是一個個鮮活有趣的故事,而不是宣讀聖旨。你得有感情,自己首先能感受到,否則,孩子就是在聽媽媽在念一堆文字,沒意思,無趣。
記得我給兒子讀《活着》的時候,讀到二喜偏頭,我就做了個偏頭的樣子,他看着我笑了,他自己也開始想着二喜的樣子,還扭動自己的脖子。就這樣,我們各自心裡都有了二喜的樣子,讓我們在這一刻忘記了書裡人物命運的悲慘,其實她們也有過幸福的時刻。
親子閱讀本是一件愉快的事兒,幹嘛非要上綱上線,結果兩敗俱傷。
忘記了閱讀的意義,我們急于見效,過于功利很多媽媽希望孩子愛上閱讀,多讀書,這樣就能提高學習成績,這樣就能學好語文,寫好作文,這樣就能能言善辯,這樣就腹有詩書氣自華了,分分鐘與别人不一樣了。如果沒有這麼神效,很容易就洩氣了,就覺得這閱讀沒啥嘛,就不堅持了,甚至覺得讀課外書是不務正業,還會占用學習時間。
比起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更重要的是知道為什麼要讀書。關于這個問題,想用周國平老師的一段話來回答:
人生有種種享受,讀書時其中之一。讀書的快樂,一在求知欲的滿足,二在與活在書中的靈魂的交流,三在自身精神的豐富和生長。要領略讀書的快樂,必須擺脫功利的考慮,有從容的心境。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用這樣的心境去讀書,去體驗讀書的快樂;用這樣的心境去給孩子讀書,讓孩子真正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閱讀是一盞燈,可以照亮孩子未來的路,而作為父母,我們要去做好那個點燈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