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的“東方風雲榜”頒獎典禮大家有看嗎?
這種直播形式的晚會簡直就是華語樂壇的試金石,在不修音的狀态下可以看到歌手們相對真實的表演現場。
在如今假唱、後期修音泛濫的音樂節目中,這種Live竟顯得尤為珍貴。
看完整場表演會發現,很多歌手的現場都不是很穩定。
丁當在演唱《猜不透》的時候,發聲位置和氣息不是很到位,聽起來不流暢。
張靓穎《畫心》在後面哼唱的時候音準不穩定,蔡徐坤《情人》副歌部分的假音也是如此…
當然也有穩如CD的現場,阿雲嘎、周深的演唱簡直拯救了舞台音響。
在衆多表演中,周筆暢的Live讓我覺得很有質感。
1
她表演了4月份發行的單曲《Dance》。
白色西裝搭配全新的齊劉海短發,看上去十分清爽。
在燈球出現的時候,我們就能想到整首歌的調性。
複古舞曲搭配“扭胯”的舞步編排,給人一種燈紅柳綠、紙醉金迷的夢幻體驗。
從聽感上來看,我們非常容易被這樣的旋律所吸引。
舞曲最重要的就是音樂律動,音樂響起,如果沒有讓大衆産生跳舞沖動,那這首歌就是失敗的。
像這首《Dance》,會讓我出現抖肩、晃腿、扭脖等人類迷幻行為。
一種節奏貫穿始終,無論把進度條拖動到何處,在停留的地方總能跳起來。
這場表演給我的感覺就是舒适,整體的舞台表現完成度很高。
特别是周筆暢在演唱方面的穩定性,從頭到尾一氣呵成,流暢至極。
如果不與其他表演嘉賓對比,我不會把關注點放在她的唱功上。
這首作品本來就不是為了展現歌手的聲音表現力,隻是純粹的風格展示,突破自身音樂的可能性而已。
但聽完一些歌手的Live之後,我真實地覺得她這樣的唱功值得一提。
在《這就是街舞》導師Franklin的幫助下,讓整場表演更加靈動自在,真有一種盡情在舞池揮灑的快感。
每一個動作都融在最舒适的節奏拍點,他的走位與周筆暢盡可能保持平行,兩個人的唱跳搭配讓舞台達到一種平衡。
但作為本屆的“最佳女歌手”,這樣的表演顯得中規中矩,雖然演唱上沒有任何問題,但還稱不上“最佳”。
從過往表現來看,她完全有能力炸翻全場,可惜她并沒有這麼做,這場表演在我看來更像在打歌。
2
除了“最佳女歌手”之外,她還拿到了“最佳專輯”和“十大金曲”。
去年7月份發行了《Lunar》,這是一張有超強文本概念的專輯。
“Lunar”有月亮之意,但在羅馬神話中,月亮女神有特殊的含義。
傳說在月亮滿月的時候,被月光照射到的人都會發瘋。
這張專輯中對皺紋、耳朵、人皮、舌頭、蝴蝶骨等身體元素進行抽象描繪,從而引出女性意識層面的東西。
衍生詞“Lunatic”象征着月亮引起的瘋狂,她試圖用月亮的“陰性之美”照亮女人隐藏起來的那份美麗。
專輯封面上逐漸變圓的月亮,給人一種神秘的儀式感。
機器怪獸的身體像是一間封閉的牢籠,而周筆暢的裝扮更像是一位女祭司。
相同的手勢卻隐藏着兩種含義,一個是原始狀态的展現,一個是刻意的動作展現,它們分别象征着虛假與真實。
而這正是專輯所要傳達的思想,女人要回歸初身,從身開始,沒有什麼比喜歡自己更重要的。
《Lunar》共有7首歌曲,從《缪斯的叛逆》到《一體》講述了一個從誕生到再生的故事。
專輯概念、歌名、歌詞、旋律、制作、宣傳文案都達到了一種完美的藝術融合,掀起了新時代女人力量的狂潮。
不得不說,這張《Lunar》有非常好的思想性。
對我而言,專輯最重要的就是文本概念,優秀的音樂專輯一定可以上升到文學層面,它不局限在創作者的個人體驗,而是站在更廣闊的視野去反映社會。
6月份發行的《大象之歌》也成功入選2019年“十大金曲”。
看歌名就知道“抒情”二字與它無關,作為喜劇電影《跳舞吧!大象》的主題曲,它的旋律充滿了滑稽、輕松、愉悅。
架子鼓、貝斯和電吉他的自由搭配讓前奏充滿了自由與随性,主旋律一響起,我又開始了人類迷幻行為。
呂易秋和鄭楠包攬了詞曲加制作,通過節奏自然停頓、行雲流水的鋼琴琶音、汪汪的狗叫、大象的哞哞聲營造了一個五彩缤紛、毫無壓力的世界。
說實話,作品雖好,但也不至于進入2019年的十大金曲行列,我不知道“東方風雲榜”的評委是秉持着一種怎樣的标準評選,讓人有些疑惑。
當然,我隻是就歌論事,她的音樂我個人還是非常認同的。
3
2005年《超級女聲》的時候,我就開始關注她了。
那首《筆記》的旋律至今牢記于心,畢竟我當年也是抄寫過歌詞的人。
回憶的畫面
記錄的語言
你說要我學着勇敢一點
周筆暢《筆記》
這是唱給媽媽的歌,無論時隔多久,隻要旋律響起,我們總能有所觸動。
我還清楚地記得,當時攢錢買了她的首張實體專輯《誰動了我的琴弦》。
不過她出道以來,在李宇春和張靓穎兩座大山之下,存在感就顯得特别低。
一個出席各種紅毯活動,一個演唱影視作品專業戶,她雖然也在頻繁的發歌,但出圈的作品卻是少得可憐。
在18年的時候,一首抖音神曲《最美的期待》爆紅網絡,讓一直不溫不火的她徹底爆紅了一把。
用不火這個詞來形容她似乎也不太合适,因為她是真正在做音樂的實力歌手,即使不出現在銀幕前,我們也很難把“周筆暢”這三個字忘記。
畢竟已經出道15年了,至少在90後心中有揮之不去的地位。
在18年的時候,她發行的《重命名》讓我對她的音樂有了全新的認識。
通過舊曲新編,讓失去活力的老曲變成了電子迷幻風格,EDM-R&B、Trip-Pop的加入,讓整張專輯變成了小衆音樂。
就此,周筆暢也開始了與大衆喜歡的純Pop劃清了界限,開始了走向一種打破重塑的音樂之路。
先後參加了《幻樂之城》、《我是唱作人》等大型音樂節目。
特别在《唱作人》中的5首原創作品讓許多觀衆刮目相看,可以說每一首都是小衆音樂,但這樣的作品讓她在同質化的樂壇中突出重圍。
《Villanelle》在編曲上非常細膩,把鼓機運用到一種極緻,迷幻又鬼魅。
周筆暢在這15年中,身份從純粹的歌手變成了音樂人、制作人,風格也從傳統Pop轉變為混合Pop。
雖然現在的音樂很小衆,但她也算是自立門戶,開啟了屬于她音樂上的2.0時代。
這樣的決定對她的商業之路可能會造成阻礙,但作為一名音樂人,她的堅持無疑是一種正确的選擇。
這不僅是周筆暢的自我蛻變,更是對整個音樂行業的淨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