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們用了五千年把中華文化淵源流傳至今。經過時間的沉澱和歲月的打磨,中華文化的魅力逐漸在曆史的舞台上大放異彩。如果說有沒有一個民族經曆過一次又一次的劫難還能浴火重生?那麼這個民族就一定是華夏,如果說有沒有一個國家把傳統文化代代以口相傳,言傳身教,那麼這個國家就一定是中國。中國能有今天的國際地位,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就是我們成功的基石,也是傳承的體現。
在中國古代,人們對于尊稱是非常考究的。比如對于我們現在所稱的老師,在先秦的時候就被叫做師賢,在漢代的時候則被稱作祭酒,而到了明末清初的時候就被叫做兼學。現在我們所稱的丈夫在古代也有很多叫法,比如官人、郎君、還有良人。
而對于妻子的稱呼也不在少數,一般文人願意管自己的妻子叫做内人,還有的叫做拙荊,而在帝王之家,皇上則管皇後叫做梓童。說起這些尊稱,那麼對于妻子的父親被稱為嶽父,而又為什麼要尊稱為泰山呢?
那些挂在嘴邊的俗稱,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嶽父經常會叫做自己女兒的丈夫為"女婿",但是在古代對于女婿有這樣的一種叫法,叫做"東床"。這個叫法的由來還和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
在東晉的時候,郗鑒派人去王家相看女婿,想為自己的女兒找一位如意郎君。被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回來說,門廳裡所有的男兒聽到您要挑選女婿的時候都表現的非常好,每一個都是彬彬有禮的翩翩公子。可是隻有一個人,穿戴不整,露着肚皮橫躺在東床上,隻顧吃酒吃肉。結果郗鑒一聽拍手叫好,就說這就是自己要選的女婿,而這個被選中的女婿就是王羲之,因此也就有了"東床"一說。
還有現在的親戚關系中,已婚夫妻中的丈夫會管妻子的父親叫做"老丈人",這也是我們平時最日常通俗的叫法,隻是,"老丈人"這個叫法究竟是由何而來呢?
"丈人"這個稱呼還要追溯到匈奴時期,在《漢書匈奴傳》中有匈奴單于稱漢天子為"我丈人"的說法。因為當時漢朝皇帝把自己宮中的公主還有很多皇親國戚的女兒全都嫁到匈奴去和親,為保邊疆安甯。所以當時就流傳下來了"丈人"這一說法,不過到了漢代後期就已經把所有的老人都統稱為了"丈人"。而我們應該了解的是,"丈"在古代還有"長"的意思,可能是取自諧音,所以"丈人"也可以說是老年人、長輩。
在古文"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中,這裡的"丈人"指的就是"老漢"的意思,而通過"名男子為丈夫,尊公妪為丈人"也就徹底把"丈人"當做對老人的尊稱了。
對于現在這個"嶽父"的稱呼也有很多說法,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杜甫的《望嶽》中有人覺得望嶽中的這個嶽,就是嶽父的嶽,所以因此得名,還有一種對于嶽父的尊稱是"泰山",也會有人想"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這句詩形容的巍峨高山正是對嶽父的敬仰之意,所以尊稱嶽父為"泰山",其實事實并不止是這樣的。
"嶽父"為什麼被尊稱為"泰山"?和封禅密不可分早在李世民統治天下的時候,他就一直有想要封禅的想法,但是當時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在那個時候封禅是最大的盛典之一,我們的老祖宗是非常看重這些祭祀活動的,祭天和祭地放在一起就叫做封禅,祭天在泰山,祭地在梁山,這一系列的大型盛典完完整整的下來耗資巨大。
不僅如此,并不是每一代皇帝都可以舉行封禅的,必須是天下太平,國泰民安才行,而且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有祥瑞之兆才可以,這也正是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吧。
李世民當時活捉到了颉利可汗,而且正處于大唐盛世,所以他想要封禅再合适不過了,隻是當時國庫緊張拿不出這麼多錢,而且天有彗星出現,徹底讓李世民的封禅之心死心了。後來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統治時期,他也非常想舉行封禅大典,但是礙于面子不得說出口,可正是有懂皇帝心意的人,這個人就是當時的宰相張說。
他看出了皇帝的心意,就不能做事不管,聯名百官一起上奏請求皇帝舉行封禅大典,皇帝自然是要推辭的,畢竟不能自己欣賞自己的成就,随後張說再次上奏說現在正是國泰民安,百姓享樂,國庫充足的太平盛世,也正是舉行封禅大典的最好時機。
其實無論是李隆基還是百官大臣們都是心知肚明,但是大家都在陪着皇上一起演完這出戲。最後三次三讓,李隆基最終決定舉行封禅大典,而大功臣張說就被冊封為封禅使。
源于"泰山之力"稱為"泰山大人"在段成式編纂的古典名著《酉陽雜俎》中就有這樣一個典故"泰山之力",這個典故就和張說和他的姑爺有關,也是源于泰山封禅。在當時負責封禅的諸多事宜,自然要用到很多錢,封禅使這個官職自然也是一個很有油水的位置,所以在當時張說自己全權負責所有的事宜,拿着所有的好處就已經讓很多大臣們眼紅了,對他心生不滿,而他也确确實實是一個很貪心的宰相。
在舉行典禮的時候需要到達泰山之頂,皇帝出行必是大批人馬,不能全都上去,隻能帶一小部分人,而跟着皇帝登山的這些人在典禮結束之後都可以官升一級。而張說的女婿鄭镒原本就是一個九品芝麻官,可是在封禅大典結束之後,一下子就飛躍到了五品,連跳四級這一定是張說在背後幫了大忙吧。
而皇帝在宴席上也覺得好奇,這麼年輕就已經做到了五品,或許一定有什麼過人之處吧,而鄭镒不敢回皇帝話說出自己是因為自己的丈人張說的緣故,這時黃幡說道:"此泰山之力也。"原來這都是泰山的功勞啊。
正是因為張說的疼愛,鄭镒才會有火速提拔的機會,而"泰山之力"自然也就是用來形容張說對于鄭镒的幫助,而後來也有了"泰山大人"這個詞來形容嶽父,表達對于嶽父的尊重之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