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下跌?每經記者:黃小聰 每經編輯:肖芮冬,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餘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下跌?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每經記者:黃小聰 每經編輯:肖芮冬
近日,餘額寶披露2020年一季報。季報顯示,餘額寶單季淨吸金近1700億元,這也是2017年二季度之後,單季度規模增加最多的一次,總規模也連續3個季度攀升,回到1.2萬億上方。
一方面是規模持續上升,但另一方面,餘額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在4月初跌破2%之後,僅半個多月時間又已經低于1.8%。當“躺賺”越來越難時,低風險理财還有哪些新方式?又有哪些“坑”需要注意?
先從天弘餘額寶最新的一季報來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資産淨值約為1.26萬億元,相比于2019年底約1.09萬億元,增加了約1700億元,主要來自于一季度1649億份的淨申購。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餘額寶連續3個季度出現規模回升。不過,此前兩次的單季度規模回升都未超過500億元,而此次不僅突破了千億,且是2017年二季度之後,規模回升最多的一次。
除了規模上的變化,餘額寶在今年一季度的持倉也有不少改變,首先是增配了超300億的債券,債券資産占基金總資産的比例從去年底的7.2%提升至今年一季度末的8.78%。
基金經理在季報中表示,貨币市場方面,一季度在疫情影響下,央行實行寬松的貨币政策,整體流動性處于極度寬松狀态,資金價格快速下行。而債券市場方面,一季度總體大幅上漲。在流動性寬松、資産價格快速下行的情況下,餘額寶抓住較好的再配置時點,對資産做出最優配置。
另外,在資産的久期方面,也做了調整。一季報顯示,投資組合平均剩餘期限為43天,相比去年底的58天,有明顯縮短。其中,平均剩餘期限在120天(含)~397天(含)的資産,占基金資産淨值的比例從去年底的21.4%降至今年一季度的10.38%。
不過,盡管基金經理努力在維持餘額寶的收益,但在流動性整體處于非常寬松的情況下,收益率中樞不斷下行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今年4月6日,餘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首次跌破2%,如今僅過去半個多月時間,截至4月22日,7日年化收益率進一步跌至1.7970%。
而如果看餘額寶平台上的其他貨币基金,可以發現,有多隻貨基的7日年化收益率甚至已經跌破了1.5%。比如寶盈貨币A,4月22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為1.3560%;長盛添利寶貨币A,4月22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為1.4670%。
當“躺賺”已經成為過去,面對着持續走低的收益率,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又有哪些理财方式可選呢?
其實早在餘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3%之後,支付寶理财平台也推出了“貨基 債基”的組合方式,買入時,組合中的一部分購買的是貨币基金,另一部分購買的是債基。這類組合從目前來看,年化收益率基本上能在3%以上,甚至由于債基收益率的走高,有的組合收率逼近5%。
造成組合差異的很大一個因素在于,各個組合債基和貨基的配比也不太一樣,有的貨币和債基的比例是7:3,有的是貨币和債基的比例是4:6,因此投資者如果選擇此類進行投資時,要注意一下組合是如何構成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還有,這種組合由于包含了不同的産品,因此流動性肯定也沒有單純的貨币基金那麼好。比如要像其他貨币基金一樣,1萬元以内提現2小時到賬是做不到的,一般都是T 1才到賬,而且其中的債基部分,持有時間如果少于7天,基金公司還會收益1.5%的贖回費率,30天之内往往也有一定的贖回費。也就是說,這類産品不太适合7天之内的随時支取。
除了這種組合的理财方式,近期基金公司不斷在推“固收 ”産品,這類産品的定位其實就是在貨币收益率持續走低的環境下,希望能夠滿足投資者追求較高回報但是又不想冒太多風險的需求。
這種産品一般來說,就是以債券資産打底,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配置再進行一些可以提高收益的操作,比如“債券 股票”“債券 量化”“債券 打新”等方式。對于投資者來說,如果風險偏好較低,這也是一種選擇,隻不過選擇這類産品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它的收益來源。
有業内人士指出,“市場上大部分的偏債混合基金,盡管是股票比例更低,但是由于股票和債券本身的波動率差異更大,事實上還是權益投資貢獻了組合更大的收益。”
換句話說就是,有的雖然看上去是偏債基金,其收益在某個時間階段表現也還不錯,但其實主要是因為在這段時間内,其持有的股票倉位收益較多,這類産品并不是以追求絕對收益為目前的“固收 ”産品。對于低風險投資者,也未必适合。
此外,偏債類的FOF産品,也是投資者可以關注的方向。有業内人士表示,“偏債的FOF質量還可以,一是底層資産,配債基的安全性和流動性肯定比直接買債券好;二是在積累安全墊的基礎上,通過股票、可轉債去提高收益,其實是可以和銀行理财産品比拼一下。”
Wind數據顯示,在41隻偏債FOF産品中,今年以來有20隻産品的收益率在2%以上,僅有4隻産品的跌幅超過1%。不過記者也注意到,即使都是偏債FOF,但是這類産品在選擇時同樣也要關注其持倉情況,比如今年一季度跌幅超過6%的泰達宏利全能混合(FOF),一季度的回撤主要就是來自于配置了REITS及美股資産。
總的來說,不管是“貨基 債基”的組合投資、“固收 ”産品又或是偏債的FOF産品,其實都是為了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博取更好收益。對于低風險投資者而言,選擇這些産品顯然不能跟以往直接“躺”在貨基裡相比,該做的功課還是要做足。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