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的核心思想

論語的核心思想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3 15:25:37

論語的核心思想?作者:祝曉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審、中國社會科學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論語的核心思想?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論語的核心思想(論語中的人文思想與文明精神)1

論語的核心思想

作者:祝曉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審、中國社會科學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任何一部經典都是在無數次的重讀與重估中,形成并确立其為經典的,《論語》也不例外。它承受過最高的贊譽和尊崇,也承受過最嚴厲的批判和污損。以當下的眼光重新審視它,當然也會發現新的意義。

《論語》是孔子及其門人的言行記錄,“《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漢書·藝文志》)《論語》“記孔子與弟子所語之言也。論,倫也,有倫理也。語,叙也,叙己所欲說也”(劉熙《釋名·釋典藝》)。所以,“論語”的意思就是“有條理地叙述自己的話”。《論語》一書不成于一時,也不成于一手。根據鄭玄推測、邢昺疏證,《論語》由孔子弟子仲弓、子遊、子夏等人撰定,但又經過大家讨論,以避“妄謬”,然後編定,故謂《論語》。“當時尚屬口傳身授,因而能免焚書之厄,門戶之争”(陳克明《群經要義》,東方出版社1996年,230頁)。但從唐人柳宗元開始直到近人,很多學者推測《論語》是由曾參的學生最後編定,梁啟超、楊伯峻等就持此說,理由是:一、《論語》“不但對曾參無一處不稱‘子’,而且記載他的言行與孔子其他弟子比較起來為最多”;二、曾參在孔子衆弟子中最年輕,《論語》中有一章記載曾參将死之前對孟敬子的一段話,“《論語》所叙的人物與事迹,再沒有比這更晚的,那麼,《論語》的編定者或者就是這班曾參的學生”。因此,“我們說《論語》的著筆當開始于春秋末期,而編輯成書則在戰國初期,大概是接近于曆史事實的”(楊伯峻《論語譯注·導言》,中華書局1958年,5頁)。李零則更進一步發問:“你心中的《論語》是哪一部《論語》或什麼樣的《論語》?”他認為,“這書恐怕不是原始記錄”,“撇開編輯過程不談”,《論語》的内容,“它的構成要素,大約是形成于孔、孟之間的戰國早期,大緻年代範圍在前479至前372年之間”(《喪家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28—29頁)。

漢代的《論語》有三種版本,也就是三種來源,通常稱之為魯《論語》、齊《論語》和古《論語》。魯《論語》二十篇;齊《論語》二十二篇,多出《問王》《知道》兩篇;古文《論語》二十一篇,沒有《問王》《知道》兩篇,但是把《堯曰》的“子張問”另分為一篇,于是有了兩個《子張》篇,篇次與另二者也不一樣,文字不同的計四百多字。何晏把《論語》在漢代的傳授、整理與注解的情況,大緻分了三個階段:“安昌侯張禹,本受魯《論》,兼講齊說,善者從之,号曰‘張侯《論》’,為世所貴。包氏、周氏章句出焉。古《論》,惟博士孔安國為之訓解,而世不傳。至順帝時,南郡太守馬融亦為之訓說。漢末,大司農鄭玄就魯《論》篇章考之齊、古,為之注。近故司空陳群、太常王肅、博士周生烈皆為義說。前世傳授師說雖有異同,不為訓解;中間為之訓解,至于今多矣;所見不同,互有得失。今集諸家之善,記其姓名。有不安者,頗為改易,名曰《論語集解》”(《論語集解·序》)。何晏《論語集解》行世後,比較重要的還有梁人皇侃編寫的十卷《論語義疏》、清人劉寶楠《論語正義》。《論語義疏》很長一個時期在國内失傳,清代初年,才從日本傳回。後者《論語正義》集清代《論語》考據的大成。劉寶楠年輕時,與人抓阄,發誓各治一經,寶楠抓得《論語》,從此一生全力研究《論語》,最後由其子劉恭冕續編成書。古今中外關于《論語》的著作汗牛充棟,1956年楊伯峻著《論語譯注》時,查閱日本學者林泰輔的《論語年譜》,其中著錄已有三千多種。近些年,傳統文化熱興起,各家注本、讀本,新增又何止百千。

當然,《論語》留給後人最重要的,是随着文字文本一同留傳下來的文學遺産及其人文思想。這些核心的人文思想、文明精神要素,也在一次次的編纂、注疏中得以闡發、突顯。也可以反過來說,正是因為《論語》蘊含着具有永久價值的人文思想内容,它才能不斷地啟發後人,被後人不斷地繼承、弘揚,每每在新的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

《論語》内容廣泛,涉及當時社會的政治、道德、教育、文化等各個方面。孔子的文學思想與藝術精神,也都可以在《論語》中找到最直接、最顯明的論說。孔子把學習“詩”“樂”,放到一個非常重要、非常突出的地位,認為“不能詩,于禮謬;不能樂,于禮素”(《禮記·仲尼燕居》),“不學詩,無以言”(《泰伯》),“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陽貨》)他把“文”列為“四教”之首位:“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盡管這裡的“文”雖然多指“文獻”,不完全指文學,但文學、文字、文章、文化的意義也是不能排除的。孔子把“詩”和他的政治學說的核心“禮”并列,“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泰伯》),從道德修養、言辭應對等多方面說明學習文藝的重要意義。他強調文藝的社會作用,“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陽貨》),對文學的美感作用、認識作用和教育作用做了全面論述。孔子主張“中和”之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八佾》),表現歡樂和悲哀的感情應該适度,不能過分,反過來,認為無度的鄭聲“淫”是應該摒棄的,主張“放鄭聲”,這是孔子思想中庸之道在文藝思想上的反映。他還提出“思無邪”,确立了儒家評詩的标準;倡導“中和”之美,建立儒家“溫柔敦厚”的詩教;提出“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文質統一的觀點,這些,都是開創性的。

孔子既是易代之士,也是遊學之士。孔子文學觀既尚文,又尚用,“惟其尚文,所以不同于墨家;惟其尚用,所以又不同于道家”(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冊,商務印書館2010年,23頁)。在春秋紛亂的大時代,孔子既然也希望自己的學說能被國君采納,“尚用”就是很自然的。孔子文學觀和他的總體思想一緻,都是以仁愛為核心。仁是符合等級制度(禮制)的言行規範(克己複禮為仁),又是維護家長制的精神支柱(“孝悌”為“仁”之本),從品德素養的角度說,仁又是恭(莊重)、寬(寬厚)、信(誠實)、敏(勤敏)、惠(慈惠)這些品德的總稱。盡管如此,對人的普遍的關懷(“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顔淵》),仍然是“仁”的思想中重要的内容。這種關懷和主張,與孔子的時代并不協調,但卻超越了他的時代。

孔子的文學觀與他的教育觀、社會觀和道德觀緊密相聯。孔子在仁愛的基礎上,主張“博學于文,約之以禮”(《雍也》),以詩解禮,詩禮互解(《學而》)。行為與言談,作文與學詩,都要守禮。“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顔淵》)“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禮,當然首先是當時的等級制度和社會道德規範,所以如果具體地看,孔子的這些主張是有局限的。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禮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秩序。小至一個家庭一個社區,大至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如果是一片混亂,像春秋戰國各諸侯國那樣,動辄訴諸武力,那就不是一個安定的文明社會。在美的内容與形式方面,孔子強調美與善的結合,“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八佾》)孔子也強調中和之美、中庸之道,“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雍也》)。中庸,就是既不是不及,也不是過,而是恰到好處,折中矛盾,反對極端,是中正、平和,是“允執其中”,表現在文學藝術上,就是一種中庸之美、中和之美,當然也是一種克制之美。孔子在這裡,實際上講出了一個文學藝術的真谛,那就是凡是真正的文學藝術,都是一種“受限制”的工作,一種克制的創造。這裡面,還強調什麼呢?就是與社會規律的協調,與自然規律的協調,與人自身的情感、道德的協調。表現在人際關系上,就是首先己方要克制、要理性,不要走極端。在國際關系中,就是注重協調各方利益,在合作共赢中創造和諧關系,所謂“和而不同”(《子路》),“禮之用,和為貴”(《學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顔淵》)。孔子文學觀中的仁、禮、中庸、和、美善統一等思想核心,事實上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的基本要素,惠及後世,也會對當今世界文明有所貢獻。

孔子教育弟子學習,強調學詩,學樂,還與人的日常生活、學習緊密結合,把學習與修養落實到日常生活之中。這也是其一大特點,這也正與我們當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落實、推進相契合。

當今國際風雲變幻,面對人類文明的未來,重新品讀《論語》中這些富有智慧的論述,當然是很有意義的。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21日13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