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被問到有沒有什麼好用的說話技巧,而我覺得任何的說話技巧都是建立在一個概念之上,那就是同理心,所以到底什麼是同理心呢?
同理心,泛指心理換位,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設身處地的能夠對他人的情緒和情感有一個認知性的把握和理解,同理心的體現主要是在情緒自控,換位思考,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和情商相關的方面,同理心不是簡單的同情,它比同情更重要,同理心也不一定完全都是天生的,也是可以通過後天的鍛煉來培養的,恰好同理心是溝通技巧中最重要的一個基礎。
在工作之中,同理心可以讓我們更設身處地的去解決用戶的實際問題,了解他們的需求,也可以讓同事之間更好地建立人際關系良好的合作,而在生活當中同理心有助于提升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度,也能夠大幅 改善朋友之間的關系。
有一本書叫做《同理心的力量》,作者在書中形容了這樣的一種現象,某天中午在面包店裡,菲利普正在排隊買單,隊伍并不長,大家都拿着盛着面包的托盤,等着結賬,這時候菲利普看到一個人拿了面包,徑直的走向收銀台,于是菲利普向他招手說:“嘿~對不起,我們都在排隊呢”,而那個人當時好像沒反應過來,反而被吓了一跳,他甚至沒有察覺到大家在排隊,他有些尴尬,給菲利普的感覺是好像他生活在另一個時空裡。當我們意識到有些人在犯錯的時候,他有可能并不是故意為之的,往往隻是因為他沒有注意到周圍人的狀态,或者是他正心不在焉想着其他的事情,這種時候我們隻需要做出善意的提醒,而不是嚴厲的指責,我們可能被固有的思維蒙蔽了同理心的建設,從而感受不到他人的需求,當我們擁有承認和感受他人需求的能力的時候,便擁有了同理心。要真正的做到有同理心,需要突破以下幾個難點:
01
要認識到自己的經驗和知識,有時候會阻礙你的理解。大多數的時候人們可能都沒有意識到我們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往往是我們理解别人的巨大的障礙,勇敢地抛棄過往的知識和經驗,保持開放的心态,需要很大的勇氣,但是也隻有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維和經驗看法,才能夠真正的具有同理心,克服所謂的刻闆印象。
02
承認自己有些觀點也可能是不正确的。人們通常到了一定的階段就會停止有意識地學習,停止自我成長,他們往往認為自己對這個世界已經有了足夠的了解,以後就憑經驗辦事就可以了,但是這個世界變化的很快,而且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固有的想法不一定正确或者是全面,對于很多的人和事,我們有了固定的思維模式,就很難接受别人的觀點,但是其實隻有勇于突破,敢于挑戰自己觀念的人,才能夠具有同理心。
03
同理心要結合背景,有很多時候因為我們成長的背景,教育的背景不同,可能會導緻我們在溝通的時候造成這樣或那樣的誤解,而同理心就是要求我們去了解對方的背景,真正的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感受,在人際交往中培養自己的同理心,是一個不斷成長和深化的過程,你對别人越是真誠,就越善于傾聽,體諒尊重或者是寬容别人,别人也就更容易對你真誠和信任,如果繼續下去,這将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增進你與别人之間的交往和理解。
所以同理心不僅是為了理解别人,同時也是為了讓别人更好地理解你自己,同理心并不是一味的去迎合别人的觀點,而是在溝通和處理問題之前充分的考慮和尊重别人的需求,擁有同理心,親密關系才得以建立,如果我們能夠在生活中付之于實踐,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同理心,那麼無論是你的親密關系,還是社交關系或者是你工作同伴的關系,都能夠得到大幅的改善。
~精粹文章回顧~
掃描二維碼
加入楊瀾粉絲會
官方微信群
我們将在官方微信群裡發布楊瀾最新資訊、活動等相關内容,更有不定期福利抽獎與互動驚喜等着你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