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酸棗仁的功效嚴重失眠的克星

酸棗仁的功效嚴重失眠的克星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11 21:15:06

中醫學認為,酸棗仁甘、平、酸,歸心、肝、膽經;具有養心補肝、甯心安神、斂汗、生津等作用;用于治療體虛自汗、盜汗,虛煩不眠,驚悸多夢,津傷口渴。現代研究也證明酸棗仁具有降血壓、降血脂、鎮痛、鎮靜、催眠、抗心律失常、抗驚厥、抗缺氧等作用。

下面為大家介紹含有酸棗仁有七種安神藥

1、棗仁安神顆粒

成分:酸棗仁(炒)、丹參、五味子(醋炙)。

功效主治:補心安神。用于失眠、頭暈,健忘。

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一次5g,臨睡前服。

注意事項

1、孕婦慎用。

2、由于消化不良所導緻的睡眠差者忌用。

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糖尿病患者、小兒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酸棗仁的功效嚴重失眠的克星(治療失眠少不了酸棗仁)1

2、天王補心丸

成份:丹參、當歸、石菖蒲、黨參、茯苓、五味子、麥冬、天冬、地黃、玄參、遠志(制)、酸棗仁(炒)、柏子仁、桔梗、甘草、朱砂。

功效主治:滋陰養血、補心安神。用于治療心陰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大便幹燥。

此藥含有朱砂,不可超量,久服。

3、參芪五味子片

成份:南五味子、黨參、黃芪、炒酸棗仁

功效主治:健脾益氣,甯心安神的功效。用于氣血不足、心脾兩虛所緻的失眠、多夢、健忘、乏力、心悸、氣短、自汗。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5片,一日3次。

不良反應

尚不明确。

注意事項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壓、心髒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安神膠囊

成份:炒酸棗仁、川芎、知母、麥冬、制何首烏、五味子、丹參、茯苓。

功能主治:具有補血滋陰,養心安神的功效。用于陰血不足,失眠多夢,心悸不甯,五心煩熱,盜汗耳鳴。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油膩食物。

2、服藥期間要保持情緒樂觀,切忌生氣惱怒。

3、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

4、有高血壓、心髒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酸棗仁的功效嚴重失眠的克星(治療失眠少不了酸棗仁)2

5、柏子養心丸

成分:柏子仁、川芎、半夏曲、黨參、當歸、茯苓、黃芪(炙)、甘草(炙)、肉桂、酸棗仁、遠志(制)、五味子(蒸)、朱砂。

功效主治:補氣、養血、安神。用于心氣虛寒、失眠多夢、心悸易驚、健忘。

此藥含有朱砂,不可超量,久服。

酸棗仁的功效嚴重失眠的克星(治療失眠少不了酸棗仁)3

6、百樂眠膠囊

成分:百合、刺五加、首烏藤、合歡花、珍珠母、石膏、酸棗仁、茯苓、遠志、玄參、地黃、麥冬、五味子、燈心草、丹參。

功效主治:滋陰清熱,養心安神。用于肝郁陰虛型失眠症,症見入睡困難、多夢易醒、醒後不眠、頭暈乏力、煩躁易怒、心悸不安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

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油膩食物。

2、服藥期間要保持情緒樂觀,切忌生氣惱怒。

3、肝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已知有本品或組方藥物肝損害個人史的患者不宜使用。

4、有肝病史或肝生化指标異常者慎用,且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5、服藥期間如發現肝生化指标異常或出現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厭油、惡心、上腹脹痛、尿黃、目黃、皮膚黃染等可能與肝損傷有關的臨床表現時,應立即停藥并就醫。

6、應避免與其他有肝毒性的藥物聯合使用。

7、兒童、哺乳婦女、老年人慎用,且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8、有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酸棗仁的功效嚴重失眠的克星(治療失眠少不了酸棗仁)4

7、複方棗仁膠囊

成份:酸棗仁(制)、左旋延胡索乙素。

功效主治:養心安神。用于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粒,睡前服。

不良反應

偶見惡心、眩暈、乏力、頭暈、嘔吐、皮疹、頭痛、心悸、口幹、胸悶、呼吸困難。劑量過大可緻嗜睡與錐體外系症狀。

注意事項

1、本品含左旋延胡索乙素(又稱羅通定、左旋四氫帕馬丁)。肝病患者慎用。

2、兒童、老年患者慎用。

3、本品宜餐後睡前服。

4、駕駛機、車、船、從事高空作業、機械作業及操作精密儀器者工作期間慎用。

5、服藥超過5天應咨詢醫師。

6、嚴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長期服用。

7、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酸棗仁的功效嚴重失眠的克星(治療失眠少不了酸棗仁)5

關注@執業中藥師唐多多 将為你呈現更多相關的健康資訊,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收藏,轉發,評論

聲明:上述内容僅供參考,了解,交流,使用前必須經過醫生的辨證論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