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京媽說,點擊加入下方圈子,學習更多實用孕産育兒知識。
文丨京媽說,原創内容。
不少孕媽因為害怕順産生娃太痛甯可選擇剖腹産,但其實剖腹産也并不輕松,雖然生娃的時候很“痛快”,也沒那麼遭罪,但是寶寶出生後,産婦會很遭罪,因為傷口原因會比順産的産婦有很多不方便的方面。
剖腹産後想要身體盡快恢複,産婦需要注意很多方面,比如要做好這“四早一晚”。
剖腹産手術後,産婦一般在還沒完全過麻藥勁兒時,就會被送回産房,然後換到病房的病床上,先去枕平卧6小時。
在這6小時裡,不能吃東西也不能喝水,醫生會給靜脈補液,會在腹部用沙袋加壓,以促進子宮内淤血的排出,也可以防止傷口因為張力過大而裂開。
6小時後,會要求産婦盡早翻身,會囑咐産婦家屬經常幫産婦翻身,因為通過“翻身”的動作,可以幫助産婦排出腸道内氣體,促進胃腸功能恢複。
家屬在幫産婦翻身時,需要注意下面幾點事項:
① 協助産婦翻身時,動作一定要輕柔,千萬不要碰觸到傷口;
② 産婦會感覺很疼痛,可用手輕輕壓沙袋,固定傷口後再翻身;
③ 同一個姿勢可以持續1-2小時,如果産婦覺得累,就再次翻身,可以左側卧、右側卧和仰卧位三種姿勢來回切換。
隻有在産後正常排氣,才能說明産婦的胃腸道功能恢複正常了。
因為在術前6小時和術後6小時,都是要求絕對禁食禁水的,都會嚴重影響産婦消化功能,因此在術後要盡早讓産婦排氣。
可以幫助産婦排氣的方法有 盡早下地、勤翻身,如果這樣做後仍然不能排氣,可以喝點清淡的蘿蔔湯,促進排氣,也可以根據醫生建議使用開塞露,促進排氣排便。
在幫助産婦排氣時需要注意這些事項:
在幫助産婦翻身排氣時,往往會有一定的疼痛感,需要産婦忍耐,等到排氣正常後,疼痛感會相應減少;排氣方式最好是連環排氣,這樣可以充分的排出腸道内的氣體。
在産後24個小時,醫生會要求産婦下地活動,這個時候産婦的導尿管會被拔出,止疼泵也撤掉了,可以下地活動了。
産後盡早下地活動的好處有很多: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在産婦下地活動時,要注意這幾個方面:
① 下地活動時,一定要由家屬攙扶着,如果隻有産婦自己建議扶着牆或床邊;
② 産後第一次下地走動,一定要緩慢走動,步幅要小,不要着急,避免抻到傷口;
③ 産後下地走動時,會有很多淤血排出,因此産婦也要 提前做好護理清潔工作。
産後早排便和早排氣一樣,都是為了恢複産婦的消化道功能,使胃腸道的蠕動恢複到正常狀态。
由于在産前産後産婦都很少進食,隻是靠補液來補充水分和營養,胃腸道内的食物過少,加上産婦可能會因為身體的不适而着急上火,就可能會出現排便困難。
産後,讓産婦盡早恢複排便,可以嘗試這幾種方法:
① 當産婦恢複正常飲食之後,可以适當喝水來促進胃腸的蠕動;
② 如果産婦出現排氣、排便困難,醫生一般會用藥物治療,具體的聽醫生的建議就好。
“剖腹産”是非常消耗産婦的體力和元氣的,因此不少家屬在産後很注意産婦的飲食進補。
但有不少人會做錯,月子裡,并不是一生完寶寶就要立馬進補,恢複身體。
剖腹産後産婦的身體很虛弱,各方面功能都較産前有很大的差别。
如果盡早進補,不僅不會起到很好的補充營養的作用,反而會造成産婦身體代謝和消化方面的負擔,影響身體恢複。
因此,産後的進補要合理安排:如果是母乳喂養的産婦,可以适當喝有助下奶的湯水,早期适宜喝比較清淡的湯,比如蔬菜湯、魚湯等,逐漸過渡到肉湯,比如雞湯、排骨湯、豬蹄湯等。
熬湯的時候,可以把上面的浮油撇去,這樣就不會太油了;而且 最好多種湯水換着喝,不要每天都隻喝那一兩樣。
雖然剖腹産術後會比較麻煩,身體恢複也比較慢,但是生寶寶時選擇順産還是剖腹産,孕媽們也别自己盲目決定,要多聽聽醫生的建議,選擇對自己和胎寶寶都安全的分娩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你是順産還是剖腹産呢?産後有哪些特别難忘的感觸,來留言交流呀。
歡迎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京媽點贊并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