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垃圾場垃圾分揀員

垃圾場垃圾分揀員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9 03:16:04

手裡拿着長臂金屬鑷,掀開廚餘垃圾桶蓋,在桶裡幾番檢查後,從中挑出一塊被揉皺的紙巾,接着用鑷子扔進旁邊灰色的“其他垃圾”桶裡。兩個小時後,整個小南莊小區800多戶居民一天産生的10桶左右廚餘垃圾就全部被運走了。在周末,數量會達到14桶。

“少清理一次有的垃圾桶就溢出來了,這就是個不能停的活兒。”今年58歲的馮春恩是海澱區小南莊小區的垃圾分類指導員,負責社區廚餘垃圾的收集清運工作。

自2020年5月1日北京正式開始實行垃圾分類後,像馮春恩一樣的垃圾分類員開始進入各個社區,對社區垃圾進行二次分揀和清理。他們熟悉垃圾分類知識,作為與分類垃圾零距離的人,他們守護着垃圾由社區到處理廠中間的最重要的環節。

垃圾場垃圾分揀員(社區垃圾分揀員)1

把廚餘垃圾桶拖走前,馮春恩先要用工具翻找垃圾桶裡的“異物”。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攝

離桶最近的人

1月13日15時30分,馮春恩穿好馬甲,戴上手套出了門,開始第二輪廚餘垃圾收納工作。當天下午是微風,陽光溫暖,讓他的工作變得舒适不少。

今年58歲的馮春恩是海澱區小南莊小區的垃圾分類指導員,負責社區廚餘垃圾的收集清運工作,是社區裡“離桶最近的人”。

在小南莊小區北門附近的垃圾分類點,馮春恩掀開一個綠色的廚餘垃圾桶蓋,查看那些魚骨、腐敗的白菜葉、切碎發黑的土豆塊等垃圾。利用手裡的長臂金屬鑷,在桶裡幾番檢查後,從中挑出一塊被揉皺的紙巾,接着用鑷子扔進旁邊灰色的“其他垃圾”桶裡。

馮春恩把這個即将裝滿的桶拖到自己的小電瓶車上,運到附近一處垃圾中轉點。每日早上六點,會有海澱區垃圾清運車到這個中轉點,将附近社區一天産生的廚餘垃圾裝車運走。

“分類要求非常嚴格,廚餘垃圾就是廚餘垃圾,”馮春恩說,如果廚餘垃圾摻雜了其他物品就會被拒收,“不過咱這小區垃圾分類做得好,從來沒被拒收過。”

垃圾場垃圾分揀員(社區垃圾分揀員)2

王澤生挑出混在廚餘垃圾裡的易拉罐拉環。 新京報記者 周思雅 攝

“你看這廚餘垃圾裡頭,我敢保證一個煙頭也沒有。” 1月14日午後,東城區幸福大街57号院,王澤生邊打開一個廚餘垃圾桶蓋子,一邊撥弄着裡邊的剩菜剩飯一邊說。

一分鐘前,有位居民剛将一袋垃圾倒進廚餘垃圾桶,這袋垃圾看起來隻有果蔬皮,食物殘渣等。但王澤生眼尖,一眼看到裡面混着的易拉罐拉環,他用手扒拉開周邊的剩菜葉,用指頭挨個捏出三個金屬拉環,轉身扔進旁邊的可回收垃圾桶裡。

57号院裡,包括賓館、底商、居民和公司宿舍等共有18個單位,有兩百餘人。王澤生是這裡的“守桶員”,他的工作就是保證院裡的垃圾能夠按照要求精确分類。從早上6點半到晚上8點半,除了吃飯時間,他幾乎都要守在桶邊,引導和監督居民的垃圾分類。

誰垃圾分得不好,除口頭上的一番“指導”,王澤生還得上手把扔錯的垃圾撿出來,以确保垃圾桶裡的“純粹”。在垃圾分揀的過程中,王澤生曾多次被混在垃圾裡的尖銳物弄傷手,“碎玻璃和烤串的竹簽最危險。”

每天傍晚,王澤生會将廚餘垃圾桶用腳踏車送到垃圾中轉站,接受工作人員對垃圾的“苛刻”檢查。“每次輪到檢查我的時候,都查不出什麼問題。垃圾中轉站的人都和我說,這一片就你分得最清。”這個肯定,讓王澤生覺得自己一天的工作,有了非同尋常的意義。

垃圾場垃圾分揀員(社區垃圾分揀員)3

老賈一點一點将廚餘垃圾分揀出來。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攝

周末和假日更忙

1月14日10時,在海澱區育新花園小區,已經忙活了3個小時的老賈回到位于小區東側的垃圾分揀站。這裡,靠牆的一處十幾平米空地就是他的工作區。地上鋪着的幾塊防潮地墊污迹斑斑,早已看不出原本的顔色。

停在旁邊的一輛垃圾清運車裡,裝着社區30多個廚餘垃圾桶裡收集來的垃圾。短暫休息後,老賈把這車垃圾傾倒在防潮墊上。随後,他找出一個方凳坐在旁邊,用兩隻幹淨的塑料袋套在鞋上封口,雙手依次套上棉線手套和一次性塑料手套。

一切就緒後,老賈低下頭,開始在這一大堆廚餘垃圾裡進行二次分揀。在這堆集合的廚餘垃圾裡,老賈首先要撕開各戶扔出的一個個塑料袋,将垃圾和袋子分離,然後用手扒拉裡面的其他垃圾。

包裝袋、紙巾、牛奶盒、醬油瓶……很快,老賈的身後,就堆起了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的小山。

老賈說,小區裡有70棟居民樓,超過5000戶居民,包括他在内處理廚餘垃圾的有兩個人,另一名同事在小區院裡對其他的廚餘垃圾桶挨個分揀。和王澤生、馮春恩一樣,他倆的任務同樣是保證每天的廚餘垃圾不含其他類型的垃圾。

約3小時後,老賈最終從這一車垃圾裡分揀出滿滿一桶其他垃圾。在老賈手裡“過濾”的垃圾同樣可能會被“拒收”。老賈說在垃圾分類的初期,他就有過被運輸車拒收的情況,這讓他後來的工作百般小心。

除了上午這一趟,晚飯後老賈還會再次到小區轉一圈,收集廚餘垃圾并進行同樣的分揀。次日早晨6點,垃圾清運車會準時到來,把前一天分揀好的約20桶廚餘垃圾運走。

工作周而複始,老賈們一天都不敢歇。有一次老賈的同伴生病休息了幾天,小區的廚餘垃圾立刻“亂了套”。後來公司協調了其他的人員,才保證垃圾被正常運走。

遇到雨雪天氣,工作照樣不能停。前段時間寒流侵襲,老賈的臉被寒風吹得生疼,但手裡動作卻不敢慢,“得更快才行,因為垃圾倒在地上很快就凍住了。” 老賈覺得,遇到好天氣就是老天爺給了個大面子。

馮春恩也是雷打不動地每天要把全小區廚餘清理清理兩次,第一次是淩晨4點。在垃圾桶棚頂的太陽能燈底下,他拿着鑷子挑揀,8個垃圾點的十幾個桶都一一檢查完,再把裝滿的拉到清運點。

兩個小時後,整個小南莊小區800多戶居民一天産生的10桶左右廚餘垃圾就全部被運走了。在周末,數量會達到14桶,“少清理一次有的垃圾桶就溢出來了,這就是個不能停的活兒。”馮春恩說,春節期間留北京過年的人多了,垃圾還會成倍增加,那會是自己更忙的時候。

垃圾場垃圾分揀員(社區垃圾分揀員)4

王澤生向一位年輕住戶講解如何正确分類垃圾。 新京報記者 周思雅 攝

上門監督和指導

“你瞧瞧,這肯定是沒學好,”檢查其中一個廚餘垃圾桶時,馮春恩從裡面拎出一隻椰子殼,“果皮蔬菜這都是廚餘垃圾沒錯,但椰子殼、榴蓮皮屬于其他垃圾,這東西太硬了不好分解。”

在北京正式施行垃圾之前,馮春恩就是小南莊小區的垃圾清運員,過去開一輛電動清運車,什麼垃圾都一股腦往裡倒。施行垃圾分類後,通過公司培訓、社區培訓和守桶學習,他已經熟練掌握垃圾分類的知識。

老賈拎着丢進廚餘垃圾桶裡的一袋生蚝殼也忍不住念叨,“别看這是廚房裡的東西,可不是廚餘垃圾啊。”在居住了上萬人的社區,垃圾分類宣傳做了不少,社區也安排過志願者在垃圾桶邊手把手教,但垃圾分類進行得還是參差不齊。

每天擺在分揀員面前的廚餘垃圾桶就像一面鏡子,“有些家庭做得好,有的就是在瞎扔。”在清理垃圾桶時,老賈習慣性見人就叮囑一句這桶裡該扔什麼,那桶裡該扔什麼。

2020年4月中旬,東城區城市管理局的工作人員曾向社區發放過垃圾分類投放指引,要求從5月1日起居民需按分類投放指引對垃圾進行分類。“但是這麼一小張紙居民哪會看啊,”王澤生說,他先花幾天時間把指引研究透,然後去守着垃圾桶,教居民這樣按類投放。

為了督促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有些社區已經安上了監控。王澤生在一塊廢木闆上寫了“監控抓拍,自覺投放”,擺放在垃圾桶前。如果在監控裡看到居民把混裝垃圾丢進桶裡,他就會找上門去強調和指導,“有的人會聽,有的人說完一遍以後,還是繼續亂丢。”

垃圾場垃圾分揀員(社區垃圾分揀員)5

廚餘垃圾桶滿後,将桶拖走,再放置一個空桶在原來位置上。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攝

良性循環

老賈低頭分揀廚餘垃圾的情形,有偶然路過的居民拍下發在朋友圈,還有居民看到後拍視頻放在鄰居群裡。“原來分類不好,還需要有人這樣親手再揀一遍。”居民張阿姨告訴記者,上個月看到老賈這樣分揀後深受教育,帶着自己的小外孫又過去看過一次。

“如果在家裡分好了,桶裡不亂扔,就能給他們省很多事。這是人家在幫咱們‘打掃戰場’啊。”張阿姨順道教育了孩子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也有年輕居民以為自家垃圾分好類後,小區清運垃圾時又被混合在一起,但是從居民群裡看到,垃圾分類工作是每天都紮實在做着的。

有人把這些消息反饋給老賈,他低着頭覺得不好意思。“這本就是自己的工作,沒啥。”老賈說,但轉念一想,自己的行為如果能讓更多人受到教育,那就是好事,因為每個家庭都做好了垃圾分類,後面垃圾分類的工作就容易多了。

2020年,小南莊小區獲得北京市垃圾分類示範小區稱号,馮春恩覺得非常自豪。馮春恩說,社區裡的垃圾分類宣傳工作是從2019年就開始的,社區多次組織居民學習,有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宣講,也有志願者的宣傳冊等等,工作沒少做。

正式施行垃圾分類後,證明前期的工作有明顯的成效,馮春恩能感受到居民從心理上到行動上的變化,“大家都知道垃圾分類利國利民。現在人們甯願麻煩一點,也都清清楚楚分好裝好,好習慣已經養成了。”

王澤生在自己家裡都擺上了四個垃圾桶,兩個在廚房,兩個在客廳。“我孫子之前從河北過來和我一起住的時候,我就教他學垃圾分類,他會拿着香蕉皮和我說,那是廚餘垃圾,回河北後他們還堅持繼續分類,這讓我覺得挺開心的。”

“人們可能想不到,一個并不大的社區每天可以産出将近10桶廚餘垃圾,”馮春恩說,大家起初覺得自家的一點點,分出來意義也不大,“後面大家都知道了積少成多,居民們就分得更好了,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周思雅

校對 李立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