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書》唐代 劉叉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間萬事細如毛。
野夫怒見不平處,磨損胸中萬古刀。
上面這首詩出自唐朝詩人劉叉的筆下,這首詩的意思是每天太陽從東方升起,人世間各種事情就開始發生了,大丈夫看到周圍不平之事,憤怒的抨擊這些事,可惜不平之事太多,連大丈夫心中的“刀”也慢慢的磨損掉了!
這首詩用詞平白,直抒胸臆,尤其是後兩句“野夫怒見不平處,磨損胸中萬古刀”,表達了詩人對于世間不平之事充滿着一腔憤慨,可惜這世間不平之事太多,縱然詩人有心去糾正這些不公平,無奈力有所不及,最終自己也沒有足夠的力氣去糾正了!
人都說詩言志,很多詩人大都通過自己的詩來表明自己的志向,這首詩也很好地表明了詩人的志向——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這樣的人生志向堪稱彪悍,那麼寫出這首詩的劉叉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其實單從詩人的名字就能看出劉叉的不一般,一般人很少用叉來當做自己的名字,雖然說名字是父母起的,但如此怪異的名字也注定了劉叉不平凡的一生,劉叉生卒年均不詳,大概是因為他的知名度太低,無法比拟很多唐朝知名的詩人,所以他的生平也就很少有人記錄了!
劉叉少年的時候就性格狂傲,可以說是年少輕狂,頗有一番俠氣風度,也正是他身上的這種俠氣害了他,有一次他酒後和人鬥狠,竟然失手殺了人,随後就被逮捕入獄,差一點就掉了腦袋,還好當時皇帝大赦天下,劉叉因此得以重獲自由!
大概是這次不同尋常的經曆讓劉叉幡然醒悟,認識到過去犯下的錯誤,出獄後的劉叉開始刻苦攻讀,幾年之間竟然也胸有點墨,能寫詩作文了,之後他也就來到了長安城,領略了長安城的繁華,當時長安城裡也居住着不少有名的詩人!
其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也在長安城中居住,劉叉慕名前往,希望被韓愈所舉薦,劉叉把自己的作品《冰柱》《雪車》呈現給韓愈,韓愈看了劉叉的作品,覺得眼前的這個年輕人還是很有才分的,就把劉叉留在自己的府中!
雖然韓愈在長安城很有名氣,也在朝廷中擔任官員,可韓愈畢竟不是宰相那樣的高官,所以劉叉并沒有如願以償進入朝廷做官,更關鍵的事韓愈身上的儒家風範,劉叉是越來越看不順眼,劉叉原本就一身俠氣,他内心始終有不安分的因素存在!
直到有一天,劉叉覺得自己沒辦法繼續留在韓愈的府中了,決定離開韓愈,浪迹江湖,臨走之前,他偷偷從韓愈家的銀庫裡拿了幾斤黃金而去,不少人說劉叉這人不地道,本來韓愈是好心收留他,他不回報韓愈也就罷了,怎麼臨走還順手牽羊偷了韓愈的黃金呢!
後來劉叉對人說,他特别看不慣韓愈給别人寫墓志銘,這些錢都是韓愈掙得死人的錢,他拿走一點用算得了什麼?這話劉叉也沒說錯,當時韓愈是有名的文學大家,文才出衆,不少達官貴人家裡死了人都會花重金請韓愈給自己的家人寫墓志銘!
韓愈因此賺了不少的家資,可他身為文壇領袖通過給死人寫墓志銘來發财,劉叉對于韓愈這種行為很鄙視,所以就故意走的時候偷了韓愈一些錢,算是表達一下自己的不滿,好在韓愈本人寬宏大量,知道劉叉的本性,也沒有追究劉叉的責任!
之後劉叉離開長安,開始了自己浪迹江湖的人生,據說後來他去了山東這一代,最後不知所終了!關于劉叉為何最後不知所終,主要還是因為他的知名度太低,比起長安的韓愈這樣的知名文人,誰會去關心一個名氣不大的劉叉呢!
雖然劉叉的名氣不大,但是他的人生卻相當彪悍,他年少輕狂,失手殺人,差一點就被處死,後來因為大赦而僥幸活命,随後發奮讀書,能詩善文,原本他是有能力在文壇闖出一番事業的,可最終他還是放棄了文學,選擇重返江湖,逍遙一生,這樣的人生豈不快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