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科創闆是否有市盈率限制

科創闆是否有市盈率限制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3 16:07:09

科創闆是否有市盈率限制?最先推出的科創闆新股,不出意料的打破了現有A股新股發行市盈率23倍的“天花闆”繼華興源創新股定價41倍市盈率後,睿創微納、天準科技的發行市盈率分别定為71倍和52倍怎樣看待這一現象?科創闆新股發行價會有過高的風險?,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科創闆是否有市盈率限制?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科創闆是否有市盈率限制(怎樣看待科創闆高市盈率發行)1

科創闆是否有市盈率限制

最先推出的科創闆新股,不出意料的打破了現有A股新股發行市盈率23倍的“天花闆”。繼華興源創新股定價41倍市盈率後,睿創微納、天準科技的發行市盈率分别定為71倍和52倍。怎樣看待這一現象?科創闆新股發行價會有過高的風險?

“高”市盈率發行或成常态

曹中銘

截至7月3日,科創闆已先後有華興源創、睿創微納、天準科技及杭可科技等四隻新股發行。科創闆新股步入發行階段,實際上也意味着科創闆離新股挂牌時間已經不遠了。對于科創闆的新股發行,其發行價格與發行市盈率無疑更受關注。

科創闆第一股的華興源創的發行市盈率為41倍,睿創微納、天準科技的發行市盈率分别定為71倍和52倍,第四隻科創闆新股杭可科技發行市盈率最低,但也超過了38倍。從整體上看,科創闆新股發行市盈率都超過了滬深主闆、中小闆與創業闆的23倍的高壓線。

根據規定,科創闆新股的發行價格、規模、節奏主要通過市場化決定,強化市場的約束作用。因此,科創闆新股發行,既實現了詢價市場化,也實現了發行價格與發行市盈率的市場化。而且,基于科創闆本身定位于高新技術産業與戰略性新興産業,其發行市盈率突破23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可以預見的是,科創闆新股發行市盈率低于23倍的将較為罕見。

從目前已發行的四隻科創闆新股看,其發行市盈率均不算低,特别是睿創微納的發行市盈率,更是達到近些罕見的70倍。因此,科創闆四隻新股,均實現了高市盈率發行。而個人以為,今後科創闆的新股,高市盈率發行将成常态。高發行市盈率,不僅體現在與滬深主闆、中小闆與創業闆的比較上,也将體現在與滬深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上。

實際上,從四隻科創闆新股來看,伴随着高市盈率發行的,則是科創闆新股的高發行價格、高發行市盈率、高超募的“三高”發行。這一點在睿創微納與天準科技上表現得最為明顯。根據其招股說明書,睿創微納和天準科技兩家公司募投項目資金需求量分别為4.5億元和10億元,實際募資規模分别達到12億元和12.34億元,分别超募7.5億元與2.34億元。特别是睿創微納,超募1.67倍,超募金額遠遠超過融資需求。

新股“三高”發行曾經在A股市場出現過。2009年新股發行放開管制後,發行市盈率就曾呈現出節節走高的态勢。比如創業闆首批公司南風股份突破70倍發行市盈率,此後鼎漢技術突破80倍發行市盈率,陽普醫療則突破100倍發行市盈率。超募方面,中小闆公司海普瑞拟募資8.65億元,但由于市場化發行,最終以148元的發行價格,超募了50億元,而這筆超募資金,在相當長的時間内一直躺在銀行“睡大覺”。

新股“三高”發行所産生的危害不言而喻。以海普瑞為例。一方面,由于高價發行,挂牌後股價雖然短暫走高,但由于缺乏業績支撐,2010年上市後的高點,仍然是該股挂牌以來的最高點,也意味着當初高位買入股票的投資者至今沒有解套,而時間已經過去了9年。

另一方面,海普瑞出現的高超募現象,導緻了市場資源的極大浪費,不利于寶貴的資金進入實體經濟,也對市場資金面形成巨大的壓力。而且,高超募還容易打擊投資者的信心,對于股市行情的發展形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即使科創闆由于市場化發行,“三高”發行會成為常态,但對于像睿創微納這樣的高超募現象,顯然也是值得商榷的。

個人以為,科創闆要防止出現睿創微納這樣的高超募現象,詢價機構理性報價是關鍵。詢價機構的理性報價,對于科創闆新股發行價格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此外,保薦機構在其中也可發揮重要作用。對于保薦機構而言,特别要避免大肆鼓吹的情形發生。與此同時,科創闆自律委也應該找準自己的位置,主動出擊,為科創闆新股發行價格更理性貢獻一份力量。

真的是買者自負啊!

柯濤(作者系知名财經媒體人)

自2014年A股市場IPO定價實行23倍市盈率限制以來,市場已多年未見基于較高發行市盈率的新股定價。這一情況已經被科創闆和注冊制試點改革打破:繼華興源創新股定價41倍市盈率後,睿創微納、天準科技先後确定了發行價,發行市盈率分别為71倍和52倍(扣非前)。怎麼看待這種高定價的出現,未來如何應對?

A股曆史上有若幹次放開IPO定價管制的嘗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09年6月新股發行改革放開了定價管制。這次持續了3年多的實踐,最終因二級市場持續低迷、輿論職責新股發行速度過快導緻股指下跌,沒能繼續下去,先是2012年新股發行定價有條件管制的老措施被重新拾起,此後于2014年重回發行市盈率管制的老路。發行市盈率控制在23倍,一時一地解決了新股發行定價過高的問題,但系統性的成本也極其高昂。所有公司均以類似的估值IPO,帶來了至少以下問題:一是價格信号缺失,類如黃金和黑鐵同價,使得市場主體短期内無法為好公司“投票”和“稱重”,不管公司的個體差異多大、質地優劣與否,從市場拿到的價格(估值)一概相同,配置給黃金的資源少了,配置給黑鐵的資源多了,這就弱化了市場的資源配置能力。二是風險偏好扭曲,一級市場徹底演變為無風險市場,大量市場主體以“買”的心态申購新股,并在新股上市後的連續漲停中演繹泡沫,惡化了供求關系。這導緻一級市場越來越不關心企業基本面,二級市場上市初期則幾乎全部經曆脫離基本面的連續炒作,新股發售和新股上市越來越成為投機博傻的過程。三是市場主體能力退化,投資者不能有效區分企業質地,發行人沒有動力争取更好的價格,中介機構和詢價對象的價值發現、風險定價能力嚴重萎縮。

實踐說明,通過發行市盈率管制的方法,孤立地解決新股發行定價“三高”問題,整個市場的效率會降低,能力會下降,經濟和市場總體付出的代價會更大——人們已經逐漸意識到,相比“三高”所體現的成本而言,管制發行價格的成本明顯更高。而這就是此次改革要針對的重要問題之一。

當然,發行定價“三高”是一種過頭,“破發”也是一種過頭。理想的局面是既不高也不低,但這種美好期望與市場短期的随機走勢往往存在巨大差距:短期内,市場就是喜歡漲過頭或跌過頭,不是那麼“聽話”,但這就是市場的特點,我們應該敬畏和适應它。需要說明的是,回頭看,我們或許可以把握新股定價到底高不高,但是向前看,我們缺乏判斷新股定價高低的能力。但總會有人承擔後果。科創闆引入了保薦券商“跟投”機制,科創闆自律委并建議抽取6類中長線資金對象中10%的賬戶,實施6個月的網下配售股票鎖定期。也就是說,無論定價高低,都由買者自負。這檢驗着機構投資者的能力和謹慎,檢驗着中介機構的聲譽和資金實力,也突出了發行人與機構之間的博弈。總之,會有人埋單的。

同時,也要提醒廣大公衆投資者,如果您認為科創闆新股定價過高,則千萬不要參與申購和新股炒作,要把行動和思想統一起來,因為這次真的是買者自負啊!改革真的是塊試金石。資本市場的幾類主體都要接受檢驗,在新股發行定價這個環節,我們要仔細看看下面這份清單:一是發行人有沒有充分披露信息,特别是在“高價發行”中,定價有沒有充分的基本面依據,依據是否經得起中長期的檢驗。誰沒有經受住檢驗,我們就要記住它。二是詢價配售對象有沒有理性、審慎報價,有沒有為了博取一二級市場價差而吃相太過難看,有沒有發揮機構投資者專業、理性、審慎的作用。誰沒有經受住檢驗,我們就要記住它。三是中介機構有沒有認真做好投價報告,為新股定價提供的依據是否有力,有沒有從長期視角審慎執業,平衡好賺取保薦發行費用與規避“跟投”風險的關系。誰沒有經受住考驗,我們就要記住它。四是投資者有沒有清楚意識到“買者自負”的後果,有沒有自主決策、自擔風險,有沒有将新股炒作失敗的風險外溢給市場。

基本面決定投資價值

張炜(作者系知名财經媒體人)

率先亮相的科創闆新股,打破了現有A股市場新股發行市盈率23倍的“天花闆”。繼華興源創新股定價41倍市盈率後,睿創微納、天準科技的發行市盈率分别定為71倍和52倍(扣非前)。

從科創闆的定位來看,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這些科技創新企業的成長性不同于主闆上市的傳統企業,市場化定價産生高出現有A股市場的發行市盈率是正常現象。科創闆上市條件體現“包容性”,符合條件的虧損企業也可以發行上市,再簡單采取市盈率估值方式肯定不适合。

市場化定價既非放任新股高價發行也不是放任“圈錢”,而是同時強化了市場有效約束。其一,建立以機構投資者為參與主體的市場化詢價、定價和配售機制,提高網下發行配售數量占比,引導各類投資者理性參與。其二,鼓勵戰略投資者和發行人高管、核心員工參與新股發售,其中,保薦機構的跟投比例為2%至5%,鎖定期24個月。這意味着過高的發行價或上市後業績變臉,保薦機構無疑“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其三,第一屆科創闆自律委發布《關于促進科創闆初期企業平穩發行的行業倡導建議》,建議除科創主題封閉運作基金與封閉運作戰略配售基金外,其他網下投資者及其管理的配售對象賬戶持有市值門檻不低于6000萬元,安排不低于網下發行股票數量的70%優先向公募産品、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基金、保險資金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資金等6類中長線資金對象配售。這壓實了中長線資金的買者自負責任,促使其審慎報價,有助于避免對科創闆新股上市初期股價造成大幅波動。

科創闆新股發行價定價高不高?應該針對個股基本面作具體分析。以睿創微納為例,該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非制冷紅外成像與MEMS傳感技術開發的高新技術企業,成長性被機構看好。睿創微納發行價對應2018年扣非前市盈率為71.10倍,扣非後市盈率為79.09倍,看似高估值發行,但與同行公司相比并沒有偏高。與睿創微納可比的A股上市公司有高德紅外與大立科技,最新靜态市盈率分别為126.71倍、86.55倍。

當然,52倍與71倍發行市盈率的科創闆新股出現,也提醒投資者強化風險意識。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上月就在陸家嘴論壇上提醒,科創闆“市場化定價後,與現有IPO定價機制有本質區别,企業高估值發行的現象可能會增多”。

顯然,投資者不能夠繼續抱着打新股可穩賺暴賺的心理參與科創闆。基本面決定投資價值,若科創闆出現新股破發及戰略配售的機構套牢也是正常現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