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在進步,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飲食也越發精細。吃得好了,攝入的油鹽更多了,身體的負荷卻更大了,最明顯的一個變化便是血壓。你的血壓正常嗎?你知道每個年齡段的血壓正常值都不一樣嗎?
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為了健康,可千萬别大意哦~
小掌還整理了一些高血壓患者的飲食宜忌,一起來看看吧!
适宜的食品:米飯、粥、面、面類、葛粉、湯、芋類、軟豆類。
應忌的食品:蕃薯(産生腹氣的食物)、幹豆類、味濃的餅幹類。
适宜的食品:豬瘦肉、白肉魚、蛋、牛奶、奶制品(鮮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納豆、黃豆粉、油豆腐)
應忌的食物:脂肪多的食品(豬的五花肉、排骨肉、鲸魚、鲱魚、金槍魚等)
适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醬
應忌的食品:動物油、生豬油、熏肉、油浸沙丁魚
适宜的食品:
蔬菜類(菠菜、白菜、胡蘿蔔、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黃瓜)
水果類(蘋果、桔子、梨、葡萄、西瓜)
海藻類、菌類宜煮熟才吃。
應忌的食物:纖維硬的蔬菜(牛蒡、竹筍、豆類)刺激性強的蔬菜(香辛蔬菜、芒荽、芥菜、蔥、芥菜)
适宜的食品:淡香茶、酵母乳飲料
應忌的食物:香辛料(辣椒、咖喱粉)酒類飲料、鹽浸食物(成菜類、成魚子)醬菜類、咖啡
1、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攝入。提倡吃複合糖類、如澱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這類糖屬于單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2、限制脂肪的攝入。烹調時,選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魚,海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使膽固醇氧化,從而降低血漿膽固醇,還可延長血小闆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風,還含有較多的亞油酸,對增加微血管的彈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壓并發症有一定的作用。
3、适量攝入蛋白質。高血壓病人每日蛋白質的量為每公斤體重1g為宜。每周吃2-3次魚類蛋白質,可改善血管彈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鈉排出,從而降低血壓。如高血壓合并腎功能不全時,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
4、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帶、莴筍。含鈣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蝦皮。少吃肉湯類,因為肉湯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夠促進體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腎髒的負擔。
5、限制鹽的攝入量。每日應逐漸減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蓋去掉膠墊後,一平蓋食鹽約為6g。這量指的是食鹽量包括烹調用鹽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鈉折合成食鹽的總量。适當的減少鈉鹽的攝入有助于降低血壓,減少體内的鈉水滞留。
6、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鮮蔬菜不少于8兩,水果2至4兩。
7、适當增加海産品攝入。如海帶,紫菜,海産魚等。
運動除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強肌肉、骨骼與關節僵硬的發生。運動能增加食欲,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改善睡眠。
有持續運動的習慣:最好是做到有氧運動,才會有幫助。有氧運動同減肥一樣可以降低血壓,如散步、慢跑、太極拳、騎自行車和遊泳都是有氧運動。
1、勿過量或太強太累,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增加活動量;
2、注意周圍環境氣候:夏天需避免中午豔陽高照的時間,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風;
3.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選棉質衣料,運動鞋等是必要的;
4、選擇安全場所:如公園、學校,勿在巷道、馬路邊;
5、進行運動時,切勿空腹,以免發生低血糖,應在飯後2小時。
1、生病或不舒服時應停止運動;
2、饑餓時或飯後一小時不宜做運動;
3、運動中不可立即停止,要遵守運動程序的步驟;
4、運動中有任何不适現象,應即停止。
吸煙會導緻高血壓。研究證明,吸一支煙後心率每分鐘增加5-20次/分,收縮壓增加10-25mmhg。長期大量吸煙還會促進大動脈粥樣硬化,小動脈内膜逐漸增厚,使整個血管逐漸硬化。因此,無高血壓的人戒煙可預防了高血壓的發生,有高血壓的人更應戒煙。
與吸煙相比,飲酒對身體的利弊就存在争議。各種報告中,有的說飲少量酒有益,有的說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大量飲酒肯定有害,高濃度的酒精會導緻動脈硬化,加重高血壓。
1、定期測量血壓,1-2周應至少測量一次。
2、治療高血壓應堅持“三心”,即信心、決心、恒心,隻有這樣做才能防止或推遲機體重要髒器受到損害。
3、定時服用降壓藥,自己不随意減量或停藥,可在醫生指導下及現病情加予調整,防止血壓反跳。
4、條件允許,可自備血壓計及學會自測血壓。
5、除服用适當的藥物外,還要注意勞逸結合、注意飲食、适當運動、保持情緒穩定、睡眠充足。
服完藥,如出現血壓升高或過低,血壓波動大的情況,如眼花、頭暈、惡心嘔吐、視物不清、偏癱、失語、意識障礙、呼吸困難、肢體乏力等時,需立即到醫院就醫。
整理自網絡
編輯:孫俊傑 junjie304726
覺得不錯,點個ZAN吧↓↓↓
想了解更多?
請關注手機門戶“掌上林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