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中的三大問題?親子溝通中,家長與孩子之間可能因為模糊了“邊界感”導緻親子之間發生沖突不少家長調侃,居家上網課的這段時光,也是檢驗親子關系的“試金石”如何用良好的溝通去避免沖突?發生沖突之後又該如何解決沖突?“管”與“不管”,如何把握平衡?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邀請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複科主任、主任醫師常燕群和廣州市第四中學專職心理老師範小青,為大家支招,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親子溝通中的三大問題?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親子溝通中,家長與孩子之間可能因為模糊了“邊界感”導緻親子之間發生沖突。不少家長調侃,居家上網課的這段時光,也是檢驗親子關系的“試金石”。如何用良好的溝通去避免沖突?發生沖突之後又該如何解決沖突?“管”與“不管”,如何把握平衡?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邀請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複科主任、主任醫師常燕群和廣州市第四中學專職心理老師範小青,為大家支招。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婧、謝澤楷 通訊員林惠芳
高效溝通術之理性溝通三部曲:
我看到、我感覺、我希望
範小青表示,我看到,就是描述一個客觀事實,且不要過分誇大。我感覺,就是描述自己的真實情緒。我希望,就是對孩子提出一個合理期望。舉個例子,比如孩子玩手機,我們可以先調整好情緒,這樣說:我看到你今天玩了三個小時手機。我感覺有點擔心,因為這樣你的作業要拖到很晚才做完。我希望你能夠先做完作業再玩手機。通過“我看到、我感覺、我希望”這樣的話術描述,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描述的出發點,都是家長自己,而不是把矛盾的源頭指向孩子。孩子就更容易接受這個現實,也更容易去發現和改正自己的問題。
擔心孩子沉迷電子産品,怎麼辦?
常燕群表示,孩子們在電子産品上接觸到的視聽信息普遍是碎片化的、強刺激的,并不像報紙書籍那樣,有一個理解吸收的過程,再加上正處發育中的孩子普遍自制力不強,長時間使用的話,會導緻孩子的興趣比例失調,把握适當的比例很重要,建議孩子在學習之外使用電子産品的時間不要超過每天娛樂時長的五分之一。家長在生活中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頻繁使用手機等電子産品,引導孩子正确認識和合理使用電子産品。可以和孩子約法三章,一起設置必要的獎懲制度。
親子間沖突矛盾如何解決?該如何打開心結?
範小青表示,應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在矛盾發生以後,可以讓彼此先分開一會兒,就是父母跟孩子盡量不要處在同一個空間。等雙方情緒冷靜下來之後,家長主動進行溝通,那麼就成功一半了。我們再沿用“理性溝通三部曲”。也可以嘗試不面對面溝通,可以試着用文字的方式,比如通過寫信、發微信來表達。
常燕群表示,家長關心關愛孩子也是需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的,既不能介入太多,也不能撒手不管,需要把握尺度。而這個尺度的把握跟自家孩子的年齡、個性特征都有關系,沒有統一的答案,這就要求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
想要做到有效陪伴,具體方式方法不一而足,但總的原則是要全身心的陪伴。真正的陪伴要有一定的參與感,家長應該參與到孩子的日常生活、遊戲、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家長可以通過孩子近段時間的學業情況、身體狀态、情緒狀态等了解孩子的近況,學會“察言觀色”,必要時采取相應的舉措。
來源: 廣州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