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如何判斷觀賞魚的飼養密度

如何判斷觀賞魚的飼養密度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4 09:04:38

各位魚友大家好!如果有任何觀賞魚飼養的問題,可以直接全網搜索養魚老道及關鍵詞,比如養魚老道、水質白濁,養魚老道、觀賞魚混養、繁殖、魚病……等。

近期有不少魚友放棄了錦鯉的飼養,開始改養其他觀賞魚了,究其原因主要就是魚缸太小、飼養密度過大的問題,導緻錦鯉頻繁患病,最後把自己也給搞得疲憊不堪,所以直接棄養了。

尤其是體長在二三十厘米以上的錦鯉,飼養密度更要水體寬闊,記得某位養魚大咖曾經說過,大部分錦鯉不是患病死的,都是在魚缸内憋屈死了。

如何判斷觀賞魚的飼養密度(為什麼說飼養密度大)1

觀賞魚的飼養密度牽扯到很多問題,不單單就是水質

飼養密度大,魚缸的水質肯定不好管理,不過,這還會牽扯到過濾的強弱、投喂量的多少等等。

再者就是,魚缸的水溫也是一個問題,冬季的飼養密度稍大點,看起來還算合理,但是到了夏季,水溫上升,同樣的飼養密度就可能死魚,這些問題都要考慮。

還有就是,觀賞魚的飼養密度不是看魚缸的大小或者說長度,因為魚缸其他的尺寸也不一樣,同樣是一米的魚缸,水位四十高和八十高,那還相差了一倍呢,得考慮整體的水體大小,以及觀賞魚的活動範圍、成長性等等。

為什麼觀賞魚會在魚缸裡憋屈,某些情況會撞缸、跳缸?

某些觀賞魚雖然看起來喜歡群遊,那也是相對而言的,大部分都是些小型觀賞魚。

如何判斷觀賞魚的飼養密度(為什麼說飼養密度大)2

即使在大自然中,很多中大型觀賞魚也會群遊,那并不代表它們在覓食、打鬥等很多情況下,不需要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且有很多觀賞魚的領地意識非常強悍。

所以說,當魚缸内的觀賞魚,連轉個身都費勁,或者遊動起來經常頭碰頭,這樣的飼養密度下,很多觀賞魚就是感覺壓抑,久而久之就會患病或者直接暴斃。

我們就說魚缸的高,比如說燕魚繁殖,最起碼要讓它們遊動到産卵桶的中上部,背鳍不能漏出水面吧?離着水面還有一定的空間。

再比如龍魚、招财貓、七星刀之類的大型魚,包括了錦鯉,總不能在缸底想要遊到水面,剛起身遊動,身子立起來,立刻就到了水面吧,它能不整天想着跳缸?憋屈啊。

這些問題都要注意。

如何判斷觀賞魚的飼養密度(為什麼說飼養密度大)3

再比如魚缸的寬度,四十厘米寬的魚缸,飼養五、六十厘米長的觀賞魚,那麼,它的橫向遊動就會受限,可能動不動就會撞到缸壁。

魚缸的長度更為重要,不能讓一條30厘米長的錦鯉,生活在四十厘米長的魚缸内,這就好比飛機剛開始起步,目的地就到了,這樣的養魚方式,有意思嗎?

更何況某些新手魚友,在這樣的魚缸内,還能養上兩三條?以為過濾強大那就是天下無敵了。

為什麼觀賞魚會覺得憋屈?會撞缸、跳缸?還是飼養密度的問題。

如何判斷觀賞魚的飼養密度(為什麼說飼養密度大)4

而這些問題的根源,不在别人,就在于我們自己的觀察力,讓自己的觀賞魚有一定的分散活動空間,它們才能活得更好,長得更快,否則即使不患病,也會停止生長。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