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華為的組織形式發生了怎樣的變遷

華為的組織形式發生了怎樣的變遷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4 00:21:57

人員退出,在任何一家企業都是一個非常重要和關鍵的課題。任何不當的操作,都有可能産生嚴重的後果,破環和諧的員工關系,影響企業在業界的形象和口碑,增加企業在人才獲取方面的難度,等等。

那作為ICT行業标杆的華為,其有哪些值得業界借鑒或者參考的人員退出方面的實踐呢?下面我們簡要地總結一下,不一定全面,僅供參考。

一、 N 1補償

在華為,員工隻要合法離開公司,不管主動還是被動,均可獲得N 1補償。例如,小A在華為工作三年後,為了換個工作環境,拿到了阿裡的Offer,然後提出離職。華為同意小A的離職申請後,就會補償小A 4個月的工資。甚至在前些年,華為會把年終獎金折算到月收入,作為N 1的補償基數。

主動離職,補償N 1,在業界并不是普遍的。但華為一直堅持到現在。

二、 退休制度

這可能是在業界有争議的制度。其實不管如何争議,這的确也是一項人員柔性退出的實踐。民營企業要保持青春活力,換血是正常的操作。硬性地一腳踢開,還是給一把降落傘軟着陸?華為選擇了軟着陸:45歲員工可以選擇退休(離職,但保留内部股票在公司,每年可以分紅)。後面華為還放寬了退休的年齡。當然,45歲以上不一定都會退休,這也取決于雙向選擇。華為會繼續雇傭45歲以上的骨幹,前些天過世的華為國際媒體的一位專家,55歲(這是一個不太好的例子,但可以說明華為并不是說45歲一定要退出公司)。

例如,劉先生45歲,從華為退休。他持有華為30萬股内部股票。按照2020年的分紅标準,他可以獲得稅前約66萬的收入。劉先生是一名博士,他可以選擇繼續就業,或者創業,他持有的股票數量對他的就業沒有限制。雖然華為的分紅是根據公司的業績來定,是不穩定的,但根據華為的發展來看,至少每年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還是可以的。

三、 末位淘汰的柔性變通

很多人都聽說過華為的末位淘汰,并為之色變。其實企業為了保持隊伍不沉澱,末位淘汰也是正常操作。但華為HR在實操過程中,卻并不是冷冰冰的。畢竟人不是一個數字,在數字的背後,還有很多内涵。

在公司經營業績不錯的年分,如果公司要求的末位淘汰的數字是5%-10%,那麼所有的華為HR都會默認選擇5%。那麼5%的人從哪裡獲取呢?當然,第一類肯定是不能融入公司文化,導緻績效非常糟糕的員工。如果是能力問題,華為給出各種改進的機會。當然,這一類人員,其實是很少的。第二類就是主動離職的人員。ICT行業,其實主動離職的人員比例在各大廠都是不低的,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大于10%,所以從裡面挑選5%的末位指标,還是可以實現的。因此,在這些年份,員工是感受不到末位的壓力的。

在公司遇到特定困難的時候,那麼華為HR就會選擇10%或者無限靠近10%。因為華為有完善的績效管理制度,在績效管理過程中,主管會對員工的績效進行輔導和預警,所以10%的梳理并不是突然的行動。

四、 就業推薦

對于離職員工,主管都會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推薦:

1) 合作方公司:相對壓力小一點。對于部分由于工作壓力大離職的員工,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2) 其他途徑:通過與業界的關系,推薦給其他公司。

五、 特殊情況下的柔性操作

突出遭遇制裁,業務受到嚴重影響怎麼辦?業界一般的操作是大規模裁員。但根據觀察,華為一般很少采取這種極端的方式。那麼華為是怎麼做的呢?

1) 戰略預備隊:裁撤相關業務,相應的人員進入戰略預備隊。最終的結果是輸送給其他需要人才的業務,例如海外或者公有雲這些亟需人員的地方。

2) 高于N 1的補償:在特殊的場景下,會對受影響人員給出高于N 1的補償

3) 提前退休:在特殊的情況下,這也是一種人員退出的柔性措施。

好,上面列出了一些華為在人員退出方面的柔性操作實踐。如果小夥伴們還知道其他實踐,歡迎補充。

華為的組織形式發生了怎樣的變遷(華為的柔性人員退出機制)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