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劉餘莉品讀《群書治要》
《群書治要360》講座第79集16 全文1709字,閱讀需6分鐘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來』也念四聲來(laì),這句話出自《群出治要》卷九《論語》。
『丘』是孔子的自稱,孔子名丘,字仲尼,但是我們在念的時候,為了表示對聖人的恭敬,為了避諱,就念成丘(mǒu)。『蓋』就是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或理由,“來”就是招緻招徕的意思。『既』就是已經。我曾經聽說有國的諸侯,有家的卿大夫,不擔心土地人民寡少,而擔心财富不平均;不擔心貧窮,而擔心上下不能安定。因為均平就能緻富而沒有貧窮,和諧就能感召遠方人來歸附,而不會寡少。百姓安定就不會招緻外患,而有傾覆的危險。誠能如此,遠方的人如果不歸附,我就修養文化道德來感召他們,等到他們歸附以後,就讓他們生活能夠安定下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在《春秋繁露》中是這樣引用的,“孔子曰:不患貧而患不均”,所以這裡的寡作貧字講。在俞樾的《古書疑義》上也舉例認為,寡和貧兩個字,在傳寫的過程中互換了,可以根據《春秋繁露》,把這一句話訂正為,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曾經聽說,有國的諸侯,有家的卿大夫,不擔心貧窮,而擔憂不平均。不憂患國家貧,為什麼不憂患國家貧?因為一切缺乏沒有關系,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勁兒往一起使,仍然可以脫貧緻富。像我們看古代的大家庭,是恩義情義道義的結合,每一個人為家族去工作,去付出,到老的時候由家族來養老,所以每一個人都很有安全感。即使自己的小家境遇不好,但是養老育幼的事情也不用操心,有大家族做後盾。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人都身心安穩。
為什麼一家的兄弟姐妹,在古代住在一起能夠和睦相處,到現代就行不通了?因為古代有倫理道德的教育,講究兄友弟恭,所以五倫關系處理得很好,大家能夠相互謙讓、相互關心、相互照顧都來不及,怎麼能夠因為一點點财産、一點點小事兒就起争執?但是傳統文化已經有幾代人沒有講了,一家人在一起,不知道倫理道德的教育,不知道長幼有序,兄友弟恭,所以很多的家庭問題就出現了。家族能夠和諧相處的關鍵不是因為它有血緣的紐帶,是血緣的結合,而是因為有倫理道德的教育,是恩義道義情義的結合,這才是關鍵。
要憂什麼?憂一切不平均。如果貧富差距很大,又沒有好的措施和教育,就會導緻不平。古時候也有貧富差距,為什麼沒有不平?因為古代有因果教育。富人知道自己富的原因,所以他更加歡喜去布施,結果愈施愈多。窮的人知道自己貧窮下賤的原因,是因為自己悭貪,所以他也懂得用自己的内财去布施,也就是用自己的身體精力學識等等,去幫助别人,而不是怨天尤人。而我們現在既沒有好的措施,也沒有好的教育,貧富差距加大之後就會導緻不平,不平就生嫉,也就是怨,怨氣産生了,怨氣再往上提升就是恨。所以政治上要講究平等,經濟上也不能不平均,貧富差距太大,會導緻社會不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安,不擔心人民數量少,而擔心什麼?擔心上下不安。
後面說,『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因為如果大家平均都一樣,就無所謂貧了。“和無寡”,和氣,即使自己的國家人少,也能夠把遠方的人招來。所以隻要人與人之間相處和諧,也就會相安無事。“安無傾”,相安就不會招緻外患,國家不至傾危,隻要安穩,國家就能夠保存住。如果内有苛政,外有外患,便不能安。當然這并不是說内部安容易,外部安難,其實隻要内部和諧,上下一體,就能安。如果上下不一心,打仗的時候槍往裡打,這叫倒戈。如果上下一心,甯死也要保國,即使是再強大的國家也能夠抵禦。所以一個國家如果懂得親上事長,肯一心拼命,什麼事都能辦得成,内外皆安,國家也能保得住。
『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誠能做到以上這些,遠方的人如果不來歸順,那我就要修養文化道德,使他來歸,他既來了,還要使他能夠安之。柔遠人,就是治理國家,辦外交,都能夠做到近者悅,遠者來。别的國家不但不來攻伐我,而且我做到了厚往薄來,待人加厚,即使别人薄待我,我也要對他厚重。講信修睦,不動幹戈,要用文化的方法招來,國家自然就穩定了。這一安,是内外統統都安。所以孔子這裡說要先安内,再說柔遠安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