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成瘾的危害有多大?[閩南網] 防止遊戲成瘾需建立分級标準,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遊戲成瘾的危害有多大?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閩南網]
防止遊戲成瘾需建立分級标準
對話人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
中國傳媒大學政法學院法律系副主任 鄭甯
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主任、北京軍區總醫院成瘾醫學中心主任 陶然
《法制日報》記者 韓丹東
《法制日報》實習生 李戀潔 張睿青
近年來,随着互聯網的飛速發展,遊戲産業日益興盛。不少青少年沉迷于遊戲無法自拔,甚至做出傷害他人和社會的行為。遊戲成瘾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遊戲成瘾究竟會帶來怎樣的危害?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法制日報》記者與業内專家展開了對話。
遊戲成瘾戕害健康
人格偏離誘發犯罪
記者:對于已經遊戲成瘾的青少年來說,他們的成長會受到哪些影響?對于這樣的群體,您有哪些建議減少這些影響?
鄭甯:遊戲成瘾一方面危害身體健康,長時間沉溺遊戲會使人産生精神依賴,導緻免疫功能下降,嚴重的甚至可能導緻死亡,此外還會影響視力。另一方面,遊戲成瘾危害心理健康、影響學習和性格。長時間玩遊戲影響智力發展和學習成績,在心理上還會産生焦慮情緒。
朱巍:第一,遊戲成瘾的孩子會産生虛拟現實,他們會把在虛拟世界中獲得的榮譽等同于現實生活,而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追求;第二,遊戲會消磨人的鬥志,玩遊戲的人雙眼目光呆滞,沒有任何積極向上的心,這是對于身心健康的影響;第三,遊戲成瘾産生道德敗壞,道德敗壞有很多種,比如偷家裡的錢去做一些違法的事情,或通過各種方式去賺錢,撒謊、涉嫌犯罪等更為嚴重的狀況都和沉迷遊戲相關。
所以對青少年來說,玩不玩遊戲,怎麼玩遊戲,應該有一個非常嚴格的限制。遊戲是一個産業,應該發展,但是對沉迷于遊戲的未成年人,具有極大的危害。我認為,對于未成年人玩遊戲的權利,應該完全交給家長和學校。
陶然:長期沉迷網絡遊戲對人有多方面的危害。從認知上,長期沉迷網絡遊戲的人,往往分不清現實與虛拟的界限,記憶力、注意力、約束力都會受到影響;從情緒上,很多人遊戲成瘾後會出現偏執、抑郁,甚至有暴力傾向,給自己或他人帶來痛苦;從人際關系上,網絡世界是虛拟交往,長期沉溺其中的人,在與人面對面的交往方面,表現出社交智力發展受阻;另外,長期沉迷網絡遊戲還會導緻人格偏離,甚至誘發犯罪。
分級标準盡快出台
言傳身教至關重要
記者:遊戲成瘾由多方因素導緻,這也是規範的難度所在。目前,已有不少關于解決青少年遊戲成瘾問題的相關法律法規,但收效甚微。您認為應該如何解決青少年遊戲成瘾的問題?應該如何進行規範?
朱巍:首先,提高立法位階。現在的暫行辦法、部門規章,位階太低,建議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等。
其次,遊戲平台要承擔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平台應通過技術手段避免孩子沉迷,建立家長監護系統,玩多長時間家長可以監控,家長監護系統包括孩子購買裝備花的錢,去市場玩遊戲的種類,遊戲的内容,這些家長都要全程監控管理,而這技術配合隻有平台做得到。可以對做得好的企業進行鼓勵,對做得不好的企業進行處罰。
鄭甯:我認為應該從五方面解決:一是政府應當依法對遊戲企業進行監管,盡快出台強制性遊戲分級标準,對違法企業進行嚴厲懲處,對網瘾青少年進行社會幹預;二是遊戲企業加強自律,開發防沉迷系統;三是行業協會加強對遊戲的内容、倫理道德審查;四是家長加強對青少年的引導和教育,盡到監護職責;五是學校加強對青少年的網絡教育,培養學生注重體育鍛煉、閱讀等良好習慣。
陶然:必須從孩子和家長兩方面入手。首先,避免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産品。目前“網瘾少年”正呈現出“低齡化與高齡化并存”的特征,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為了減少照顧孩子的壓力,過早地讓孩子接觸手機、iPad等電子産品,而這些“電子保姆”不僅會影響孩子視力和大腦發育,也會讓孩子們對電子産品産生依賴。其次,孩子需要家長的陪伴與引導,家長應多聆聽孩子的聲音,理解、尊重孩子的内心需求;再次,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鼓勵孩子參加戶外活動,讓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成就感;最後,注重網絡教育,學校要告知學生過度沉迷網絡的危害性,家長也應學會彈性引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