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位于歐洲中部,是一個純内陸國家,面積約為8.4萬平方千米,和我國省份面積倒數排名第三的甯夏相近。其人口更是隻有887.1萬,隻占我國一線大城市人口的三分之一,由此說奧地利是一個“彈丸之地”也毫不誇張。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地域不廣人口稀少的小國,卻名列世界十大最富有國家的第七位,擁有着在歐洲乃至世界人民羨慕的最完善福利制度。在2019年的時候,它的國民人均GDP更是直接突破5萬美元大關,将英德法等一衆國家遠遠甩在後面。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奧地利在發達國家遍地的歐洲富人區脫穎而出,這條高度發達之路上又有着哪些不為人知的辛酸呢?
經濟先行軍經濟發展是國家強大的基礎,而持續性強又富有競争力的産業鍊條則是經濟走向發達的關鍵。奧地利之所以有今日的輝煌,仰仗着的就是這些支柱産業。
首先要說的就是奧地利的汽車制造業。汽車作為最方便快捷,性價比最高的交通工具,在如今社會中的受歡迎程度不亞于人們對于房産的癡迷。有人願意住十年的出租屋,卻沒有人願意坐十年的出租車,無論男女老少,都渴望有一輛屬于自己的愛車。
而在奧地利,這項流行又接地氣的行業已經存續了一百多年,如今在奧地利有大大小小700多個與汽車有關的企業,其創造的年收益已經高達430億歐元,折合人民币約3340億,基本和一整個甯夏的GDP總量相等。
不僅如此,在帶動國家GDP增長的同時,這些企業的不斷擴大和發展,每年可以創造約37萬個工作崗位,解決了奧地利1/9人口的就業問題,為國家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是本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其次是電子行業,這也是奧地利國内的第二大工業,目前主推的是電子元件的出口。奧地利的電子原件不僅在歐洲享有盛名,還遠銷海外,被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所依賴,也正是因為如此,讓奧地利有了另一個身份——歐洲最擅長電子電氣工程業的代表國家之一。
要知道,在歐洲的土地上,最不缺就是電子行業的先鋒和龍頭,英飛淩,西門子,哪一個說出來,都會讓電子行業震三震,而奧地利可以從中殺出一條血路,在大佬雲集的席位上分得一杯羹,不可謂不厲害。
再其次就是奧地利的物流,因為其地處歐洲中部,是歐洲的心髒位置,所以它的物流産業發展有着先天的優勢和便利。相比一些處在邊緣位置的國家,奧地利物流的中轉運輸速度更快,物流倉和存儲倉的成本更低,這也就決定了奧地利物流的小霸主地位。
在2014年的時候,世界經濟論壇将奧地利的物流能力列入世界第八名,其中道路運輸網絡名列第六,電力供應全球第四,這是任何一個同等大小的歐洲國家所不及的。
其實不止以上所說的産業,還有它的信息技術,每年可為22.6萬人帶來新的就業機會,創造産值310億歐元;機電行業也十分發達,有超過2000家的關聯企業分布在奧地利,還有聚集了無數名流商賈的“國際機電論壇”,為國際機電行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如果抛卻這些傳統的産業發展,環保科技,生物科學和生命科學等諸多的新興産業也在奧地利落地生根,奧地利政府為此投入了很大的研發經費和精力,并且已經在目前取得很多豐碩成果。
如今,奧地利的再生能源回收利用率已經達到30%以上,不僅節省了很多能源資源,提高了經濟收益,僅在2019年,奧地利的環保生态領域就創造了106億歐元的豐碩産值,讓近10萬人擁有了重新選擇行業的機會。
如果我們現在對奧地利的經濟産業發展做一個歸納,就會發現,它的産業鍊條不僅豐富而且全面,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其中一個闆塊出現了問題,其他的産業也可以支撐本國經濟繼續發展,不至于讓其停滞不前,這是很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借鑒的。
奧地利之所以憑借小小的身體迸發出如此強大的能量,這些産業的蓬勃發展可謂是功不可沒。
繁榮的文化産業經濟繁榮了,國家的國力提高了,那麼居民的生活水平自然也變好了,對于生活的追求也不再僅僅滿足于物質,而是轉到了對于精神層次的追求上面。
衆所周知,維也納是世界上有名的“音樂之都”,不僅有無數音樂人向往的維也納金色大廳,還有曆史古老悠久的奧地利國家歌劇院和衆多帶有音樂元素的地标性建築。可以說走在維也納的街頭,聽得悠揚古樸的樂曲,看得琳琅滿目的藝術聖地。
一個國家的首都如此崇尚音樂藝術,那麼它的其他城市自然也争相追随,在整片奧地利的國土之上,對音樂對藝術都有着執着的追求與熱愛。
你可以在新年的到來之際去聽愛樂樂團演奏的慶典樂曲,也可以帶着孩子去享受維也納童聲合唱團空靈幹淨的聽覺盛宴,更可以和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一起玩轉薩爾茨堡國際音樂節,在這邊被音樂浸染的土地上,盡情地釋放自己。
如果說音樂是奧地利的藝術課代表,那麼它還有很多成績優異的學生,比如古樸典雅的藝術建築,抽象又富有意趣的繪畫藝術,還有靈動優美的高雅舞蹈等等文化藝術方面的建樹。
奧地利的文化生活就是這樣的包容而富有活力,也因此誕生了無數的名家大師,例如創作出無數優秀音樂作品的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自幼時就展現音樂天賦,被人們冠以“音樂神童”的莫紮特等等。
這些名人的傳奇事迹在激勵着今天對文化對藝術充滿向往的人群同時,也深深吸引着他們前來探索遊覽的好奇心,因此,奧地利的旅遊業也因此水漲船高,随着文藝的發展而越來越受到世界人民的矚目。
據統計僅16年夏季的阿爾茨堡音樂節所創造的收益就達到了2.76億歐元,加之其他音樂節的共同收益,16年的奧地利單憑音樂節一項,就獲得了不下10億歐元的經濟效益,這在世界範圍内都實屬罕見。
不僅如此,這些文化産業所帶動的旅遊業的增長也頗為可觀,奧地利旅遊業每年人均收入為660歐元,位居全球旅遊行業第一。每年所接待的遊客可以超過2400萬,是本國人口的3倍之多。
這樣繁榮的文化産業發展,不僅為奧地利的經濟效益提升添磚加瓦,更讓他的民族吸引力和國家吸引力都上升了一個層次。
讓我們說起奧地利,想到不單單是繁榮的經濟,還有百花齊放,和諧美好的社會氛圍,這是它發達之路的一大助力。
中立國的酸甜苦辣
如果說支柱産業的飛速發展和文化的欣欣向榮給奧地利帶來的隻有好處沒有弊端,那麼它永久性中立國的身份則可以喜憂參半來形容。
永久性中立國,顧名思義,就是永遠保持中立,不參加任何的紛争。聽起來十分簡單,好似隻要愛好和平不四處惹禍就可以做到,可實際上卻并非那麼簡單。
作為永久性中立國,不僅不能主動挑起或者參加戰争,還不能和任何國家結成有“軍事”性質的同盟或者戰略夥伴關系,隻能在自己被動挨打的時候予以回擊。
作為永久性中立國,在軍隊建設,武器的研發裝備上也有相應的限制和要求,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一定要透明化。
以上幾點就注定了中立國永遠不能成為軍事強國大國,它的生死存亡,有很大一部分都要被聯合國,被世界其他國家和局勢所左右,永遠處在一個被動的位置。
所以我們看到願意做永久中立國的國家都是一些小國,在綜合競争力上總是處于弱勢地位。而如同英法美俄甚至是印度菲律賓等都不願意成為其中的一員。這對于奧地利來說是很讓人憂愁的,因為它的話語權和軍事實力有限,在同其他國家展開外交的時候總會有所顧忌,不利于國際地位的提升。
比如同樣為永久性中立國之一的土庫曼斯坦,直接如同朝鮮一樣鎖起了國門,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交,将自身的發展形成一個閉環,不為外界困擾。可這樣依舊會有煩惱,那就是經濟發展會受到制約,很難成為一個發達的強國。
既然成為一個中立國有這麼多的弊端,為什麼奧地利還甘之如饴呢?這就不得不說起它的鄰居,曾經挑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
當時德國的領袖希特勒正在計劃在全球範圍内擴展自己的地盤,而國力弱小,距離又近的奧地利則成了他眼裡的肥肉,不吃掉吞并着實可惜。
于是希特勒利用奧地利國内的納粹黨人,成功地推翻了奧地利政府的統治,沒有費什麼力氣就将奧地利變成了德國的領土,自此奧地利徹底失去獨立地位,直至德國戰敗才被解放出來。
不過奧地利的運氣顯然不是特别好,在德國撤軍後,英法美和前蘇聯又湊了上來,在奧地利施行了分區管制的政策,将其分裂成四塊,奧地利的獨立夢再次破滅了。
就在奧地利自己都要放棄的時候,轉折點來了,北約和華約争霸多年未果,于是決定再次進行協商,作為這兩大組織國家共同的分管區,奧地利被成功解救,四國紛紛撤出奧地利,在1955年重新獲得了獨立主權。
不過有了前兩次被占領的教訓和大國的外部施壓,讓奧地利的政府和人民對自己的所處的位置和環境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認識,若想保全自己,隻有永久中立這一條路。于是在獨立建國的同年秋季,10月26日,奧地利正式宣布成為永久中立國,這場唱了20年的大戲終于閉幕。
也許對别的國家來說成為中立國是一種束縛,一種制約,但是對于如同奧地利一樣被大國掌控時刻都有亡國風險的國家來說,這是一種能夠保存自己的變相的自救。
而且除了可以保障國家的安全和完整,成為一個中立國也為它迎來了更多經濟上的發展機遇,同奧地利有經貿往來的國家不用擔心它仗勢欺人,與它合作可以更加地公平自在;還不用擔心政治因素的局限,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可以和它成為貿易夥伴,極大地擴寬了市場的寬度和廣度。
作為一個永久性的中立國,奧地利可以說是嘗遍了酸甜苦辣,這既是阻擋它成為一個真正大國的絆腳石,又是幫助它走上高度發達的奠基石,讓人又愛又恨。
結構豐富,配比科學的經濟産業發展,不斷融合,繁榮多彩的文化産業進步,是奧地利可以從衆多歐洲國家之中脫穎而出,走上高度發達之路的關鍵所在。而成為永久性中立國,喪失了諸多自由和國際話語權則是它永久的痛。
中國有句古話:“不破不立”,用來形容奧地利十分貼切,如果沒有政府的果斷決絕,這世界也許就會少一個高度發達的小巨人,多一個貧窮落後,淪為大國政權的傀儡。奧地利的這招棋很漂亮,它自強不息不斷追求進取的精神更讓人佩服。
沒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也沒有國家可以随随便便富強,這是需要锲而不舍,一代又一代人的熱血和汗水澆灌出來的。今天的中國雖然已經是一個綜合國力強盛的世界大國,可它的地域發展偏差,貧富分布不均等問題還依然存在。
我們在享受國家給我們帶來美好生活的同時,也不能忘記用自己的力量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讓中國也可以走上如同奧地利一樣的高度發達之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