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元宵節古老的傳說

元宵節古老的傳說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2 23:58:16

元宵節古老的傳說(元宵節乃炎帝-祝融)1

沒有電,燈才重要;沒電時代的元宵節,才是真正的元宵節。我的童年正是在沒電的時代度過,因此我親身經曆了真正的元宵節。

那是在80年代一個豫東小村子,更準确地說,是位于豫魯蘇皖四省交界之處。直到90年代中期,那裡才通上電。

其時我們那裡不叫元宵節的,這是一個很書面很洋氣的名字,而是直接叫“正月十五”。對孩子們而言,那是一個打燈籠的歡樂夜晚。

那時的農村尚沒有打工之說,對傳統的節日,依然保持着自遠古傳承下了的虔誠和興奮。在我的記憶中,每個正月十五,門前的胡同都是人山人海,都是混合着笑聲的燈光。

正月十五的燈,有兩種。一種是燈籠,還有一種是面燈。燈籠是很小很小的小孩子才打,而年長的孩子,以及成年人,則端面燈。燈籠一般是買的,而面燈則務必要親手做。

這種安排意味着,面燈更原始,更久遠,而燈籠則是後起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燈籠的罩是用紙做的,燈籠的普及,絕不會早于紙的發明。這意味着,在東漢蔡倫之前,老百姓的元宵節中隻有面燈,而沒有燈籠。

元宵節古老的傳說(元宵節乃炎帝-祝融)2

因此,如果盯着燈籠,去研究元宵節的起源,可能就有點緣木求魚了。面燈中才包含着元宵節起源的重要的信息。

在面燈的制作中,包括三個重要信息。一是,面燈通常要做12個,對應一年12個月;二是,每個面燈上要做12個褶,也是對應12個月;三是,再講究一點,十二個面燈,要成12生肖的動物造型。

前幾天,頭号國風剛剛辦了一個針對生肖的活動,我的文章讨論了生肖的起源問題。元宵節中的面燈,與十二生肖也密切相關。在那篇文章中,我們指出,十二生肖實際上是一套數字系統,隸屬于幹支數學,專門用在表示記錄日期和時辰中。

面燈的12,無論總數12個,還是每隻上的12個褶,還是12生肖,實質上都是指代一年的12個月。12個月,除了指代一年的四季循環之外,還是指月亮本身。而且,元宵節選在十五這個月圓之夜,也說明這個節日與月亮密切相關,與八月十五一樣。

面燈的功能是點火,元宵節與其說是一個燈的解釋,不如說是一個火的節日,燈隻是火的載體。

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十五,是春季的配套節日。“春”是植物即将發芽的季節,“春”與植物密切相關,更準确地說,與植物的發芽有關。

這樣我們就确定了元宵節的三大要素:火、月亮和植物發芽。

仔細研究上古人類文明史可知,火、月亮和植物發芽實際上對應這三個神,月亮神、火神和植物神。月亮神和植物神在古兩河文明受到崇拜,而火神則主要被遊牧文化崇拜。

古兩河-埃及文明是典型的多神教文明,他們所崇拜的神中有四個主要大神:植物神、太陽神、月亮神和生殖器神。這個神又都指向一個共同的目标:促進生态力,促進生态循環的正常進行,而促進生态循環的主要是促進植物生長周期的循環:正常地發芽、生長、成熟,最終是促進食物供給的穩定。多神教的實質是食物崇拜。

植物神是植物生長周期的直接決定者,因此也是最主要的神,最重大的祭祀儀式,都是對這位神的祭祀。重大的祭祀就是重大的節日,而對植物生長而言,有兩個階段最為重要:春季發芽階段和秋季成熟階段。因此,兩個最重大的祭祀儀式,就是為促進發芽和成熟,即春天的祭祀和秋天的祭祀。這兩個祭祀儀式,後來也傳入中國,及至現在還依然存在,即春節和秋節(中秋)。

火神,起源于遊牧,而人類早期最主要的遊牧文化則分布在中亞地區。後來,大約公元前4000年之後,中亞遊牧開始周期性地向外擴張。盡管火神的起源地不一定時中亞,但是,火神卻是通過中亞而傳播至全球的。

對火神的最詳細記錄來自印度。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相當于中國的商朝早期,那是中亞遊牧對外擴張的一個新周期。一股中亞遊牧來到了古印度,現在被稱之為“雅利安”人。雅利安信奉婆羅門教,既有多神教特征,又有一神教特征。顯然,這是一種融合了當時全球文明的新式宗教。

在印度的《梨俱吠陀》、《摩诃婆羅多》,以及《奧義書》中,對火神阿耆尼有大量的記載。藉此,我們可以得知,阿耆尼是神與人間的媒介,是人類的祭品的運輸者,将祭品從人間運輸到天上。還說,火神以酥油為食,酥油燈也成為火神的象征。注意,中國元宵節中的面燈其實也是一種酥油燈。

這樣我們就可以明白,在祭祀中為何用火去焚燒祭品,由此衍生出燒香、燒紙,目前在中國依然存在。

火神的這一功能,也清楚地被漢字的甲骨文字形所記錄。“燈”的正字為“燈”,而“燈”又是由“镫”演化而來。“镫”的字形最早見于《說文解字》,其形成應該在戰國。但是,這并不意味着有“燈”義項的字戰國時期才有。實際上,“登”為“燈”的本字,在甲骨文時期就存在了。在“镫”字未出現之前,“燈”的義項就包含在“登”中。後來加“钅”成“镫”,将燈的義項從“登”中獨立出來。加“钅”隻是強調燈的材質,最初的“燈”為青銅制品。加“火”則是強調燈的照明功能。

元宵節古老的傳說(元宵節乃炎帝-祝融)3

隻有在對火神的背景下,才能真正理解甲骨文“登”的準确含義,目前的文字學界尚做不到。

甲骨文“登”有兩種字形,一種字形,為“豆”字上面兩個“止”。“豆”是盛放祭品的容器,兩個“止”代表向上行走,爬升。整個字形的含義,就是祭品從“豆”中向上爬升。“火”的職能就是運輸祭品,從地上運輸到天上。因此,“豆”中的祭品,是通過“火”,而向上爬升,并到達天上。

因此,“登”的字形實際上是對“火”的祭祀功能的形象表達。因此,“登”也可以指代祭祀中的火。同時,也有前進、爬升之義。

行文至此,我們可以小結一下:元宵節源自古代的祭祀,所祭祀的神有三位:月神、植物神和火神。因為祭祀月神,所以日子定在十五;因為祭祀植物神,日子定在春節之後;因為祭祀火神,所以點燈。

元宵節所祭祀的主要神靈是火神,其實火神在中國有其專有名稱,就是祝融。同時,炎帝之所以叫“炎”帝,也是因為他代表着崇拜火神的遊牧文化。

元宵節古老的傳說(元宵節乃炎帝-祝融)4

能說明炎帝文化本來是遊牧文化的還有另外一個事實,炎帝是姜姓的始祖,并說“炎帝成于姜水”。姜的甲骨文,為上“羊”下“女”,甲骨文“女”的本義并非女人,而是和“卩”一樣,來自結繩之右繩。結繩是原始形态的契約,由一對打着相同繩結的繩子組成。右繩指債權人所持,相當于借據和債券。作為借出當的債權憑證,也可指代積蓄。隻有了積蓄才可出借。甲骨文“姜”的字形含義不是牧羊女,而是積蓄了了很多羊,是以羊為積蓄、為财富的部落。這意味着,炎帝不僅是遊牧文化,而且所放牧的主要是羊。“姜”和“羌”的字形和含義基本相同,炎帝也是羌人的始祖。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經對“黃”做過考證。“黃”的本意是書契,指代契約。“黃色”之“黃”來自制作書契的木頭,是木頭之黃,也是契約之黃。黃帝所代表的是盛行結繩和書契的契約文化。同時,契約文化的農業化也比較充分,但“黃”本身與農業和土地無關。

契約代表道義、仁義,因此,黃帝也代表仁義、道義。黃炎大戰,實際上是兩種文化的沖突,講仁義的契約文化,與不用契約、不講仁義的遊牧文化的沖突。

黃帝和炎帝之所以聯手抗擊蚩尤,原因在于,蚩尤是多神教文化的代表,這種文化是古兩河文化經由中亞遊牧,東傳中國的結果。炎帝是中國版圖之内的遊牧,他與黃帝的沖突算是中國的内部矛盾,而與蚩尤的矛盾,是與外來文化的矛盾,算是敵我矛盾。

炎帝和黃帝聯手戰敗蚩尤,實際上中國本土戰勝外來侵略。

當時最崇拜火神的當屬炎帝文化,元宵節是炎帝文化的現代遺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