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大豆”和“非轉基因大豆”有啥區别?營養差别大,别挑錯
說到大豆,相信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食材,咱們國家也是大豆的故鄉,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大豆種植曆史。在古代有“稻、黍、稷、麥、菽”這五谷之稱,而“菽”指的正是大豆,也是大豆英文“soybean”的來源。
用大豆制成的各種食品,常常在我們家常餐桌上出現,像常見的有大豆油、豆漿、豆腐等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平時去超市買大豆油時,有些油瓶的包裝上會标有一行小字,如“加工原料為轉基因大豆”之類的标識。
大豆我們不陌生,但是在大豆前面加了“轉基因”三個字,卻讓不少朋友犯了懵。轉基因大豆和非轉基因大豆究竟存在哪些不同之處?那今天懶喵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
轉基因大豆和非轉基因大豆有啥區别?
01 種植技術不同
非轉基因大豆是經過自然播種、種植生長出來的,屬于純天然産物,整個過程中沒有經過任何人工幹預,來改變大豆的特性。轉基因大豆,則是使用了現代生物種植技術,在大豆中轉入了抗蟲、抗藥等基因,來獲得表達相應基因的品種。
在這可以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傳統的大豆很容易發生蟲蛀等情況,但是經過轉基因處理後種植的大豆,則較少會出現這類情況,而是具有抗病蟲等特點。這是因為使用了轉基因生物種植技術後,就能在大豆中轉入目标基因,從而将不需要的基因去除在外。
從種植技術上看,非轉基因大豆是經自然種植、生長得到的,轉基因大豆則使用了轉基因技術,在大豆中人工轉入了目标基因後種植得到的。
02 外觀形态不同
轉基因大豆的外觀形狀較規則,多為正圓形,因為成熟較快的原因,顔色較均勻,多為淡黃色,個頭要更大一些,豆臍部位不太明顯,外觀較整潔,少有蟲蛀現象。和轉基因大豆相比,非轉基因大豆形狀多為橢圓形,顔色也要更深。
因為非轉基因大豆在自然生長過程中,會經曆比轉基因大豆更長的成熟過程,大豆顔色會由青綠色慢慢過渡到黃色,因此非轉基因大豆中,偶爾會看到夾雜着一些發青的大豆,顔色不像轉基因大豆那麼均勻,豆臍部位也比較明顯。
從外觀形态上看,轉基因大豆為正圓形,顔色為淡黃色,豆臍部位不明顯,非轉基因大豆為橢圓形,顔色較深,豆臍部位較明顯。
03 營養價值不同
非轉基因大豆屬于營養價值很高的豆類食材,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維生素和礦物質,也是蛋白質含量最多的糧類食材。轉基因大豆有經過外源基因的轉入,這些外源基因對大豆中含有的營養成分的破壞程度,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從營養價值上看,非轉基因大豆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轉基因大豆中的營養成分受破壞程度,目前還沒有一個确切的答案,因此前者營養價值要高于後者。
04 安全性不同
關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還是存在諸多質疑聲音的。一些研究學者認為,基因經過人工提煉和添加後,雖說起到了表達某種基因的效果,但同時也會增加和聚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此外,将一個外來基因轉入植物中時,這個基因會和植物中别的基因連在一起,長期食用可能會将抗藥性基因傳給人體中緻病的細菌,導緻人體産生抗藥性。
咱們中國人有句老話,還是自然的好。和轉基因大豆相比,非轉基因大豆屬于純天然食物,沒有經過任何人工幹預轉入基因,安全性相對也會更高一些。
轉基因大豆能放心吃嗎?
在2011年的時候,咱們國家的農業部曾發布過《轉基因明白紙》,上面特别提到,“通過安全評價并獲得安全證書的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關于轉基因食品,國家也有規定必須在食品标簽上明确标注。
但是在學術界卻存在頗多不同的聲音,有研究學者認為轉基因食品的潛在危害還沒爆發出來。在我看來,現有檢測條件下,沒有明确結論能證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害,但是從一個更長時間範圍來看,也不一定就能表明轉基因食品就一定無害。
要我說,如果可以選擇的話,還是食用非轉基因大豆的安全風險更小一些。
結語
由上可知,轉基因大豆和非轉基因大豆的區别,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分别是種植技術不同、外觀形态不同、營養價值不同、安全性不同。大家下次在遇到這兩類大豆時,可别再傻傻弄不清楚了。
用大白話聊美食,我是懶喵,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随手點個關注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