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的快速發展下,市場經濟的不斷上升,高層建築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而樓梯作為作為垂直交通的工具,樓梯将層與層之間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不僅滿足人民群衆的實用功能,還是一件在空間中展示的藝術品。建築樓梯本是建築設計的界限,但由于目前室内設計中在售樓部、酒店大堂、複式夾層樓梯的設計經常出現,為了讓室内設計師更好的了解建築樓梯的精裝修,華建施工工藝學會規範編制組,編寫了精裝修樓梯尺寸标準規範,讓室内設計師們更深入的了解樓梯的設計與精裝修。
本導則共分為4個章節。主要包括:總則、術語、樓梯基本結構知識和精裝修室内樓梯尺寸。
本導則編制過程中主要參考了:
1.《民用建築設計統一标準》GB 50352-2019
2.《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 50016—2014 (2018年版)
3.《住宅設計規範》GB 50096-2011
4.《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50045-95(2005版)
為提高規範質量,請各單位在執行本規範過程中,注意總結經驗,累積資料,随時将有關意見建議、寄送至華建施工工藝學會 (通訊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廣園路561号廣之旅大廈908房),以供今後修訂時參考。
1.總則1.1為了規範精裝修樓梯尺寸,特編制本導規。
1.2精裝修樓梯尺寸标準化需要滿足使用功能的要求,消防安全要求。
1.3精裝修樓梯尺寸标準化應根據人體工程學原理,科學合理設置。
1.4精裝修樓梯尺寸标準化的安裝要求,應與施工工藝标準相适應。
1.5精裝修樓梯尺寸标準化除應符合本規範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标準的規定。
2.術語2.1樓梯段
樓梯段是指設有踏步,供建築物樓層之間上下行走的通道段落稱為梯段。踏步又分為踏面(供行走時踏腳的水平部分)和踢面(形成踏步高差的垂直部分)。樓梯的坡度大小就是由踏步尺寸決定的。
2.2樓梯台階、踏步、踢面
上樓梯的時候,腳踩的那個平面叫做踏闆水平面的,豎向的腳尖可以踢過去碰到的那個叫踢面,兩個面組成叫台階。
2.3樓梯平台
樓梯平台指樓梯梯段緩沖的平行面,一般分為樓層平台與樓梯中間平台,供行走休息、轉換方向、緩沖的地方。
2.4樓梯井
兩梯段之間的空隙,即上下跑樓梯扶手所形成的孔洞。
3. 樓梯基本結構知識3.1樓梯的作用
聯系上下交通、承重、安全疏散、美觀裝飾等作用。
3.2樓梯的組成
由連續行走的梯級、休息平台和維護安全的欄杆(或欄闆)、扶手以及相應的支托結構組成的作為樓層之間垂直交通用的建築部件 。
3.3樓梯的形式
直行式、直角式、平行雙跑式、雙分式、雙合式、多跑式、圓形、螺旋形、弧形等形式。
室内樓梯設計結合室内裝修,提升室内效果和品質的同時,必須遵循以下幾點規範。
4.1 樓梯踏步的寬度
室内的樓梯踏步的高和寬是由人的步距與人腿的長度來确定的,踏闆寬度應不小于24cm,一般在28cm最舒适。
踏闆的高度應不高于20cm ,一般在18cm最舒适。
而且各個踏闆寬度和高度應該是一緻的,否則容易使人摔倒。
4.2樓梯踏步的級數
為減少人們上下樓梯時的疲勞和适應人們行走的習慣,每個梯段的踏步不應超過18級,也不應少于3級。
樓梯的台階數通常都是單數,符合人們的習慣,第一步與最後一步所邁的腳一樣,使人比較自然。
4.3樓梯梯段的寬度:
通常單人通行的梯段一般不應該小于 80cm,雙人通行的梯段為 l00cm~120cm。
4.4樓梯的休息平台
休息平台也叫樓梯轉台,一般小孩或者老人走累的時候,可以站在平台休息片刻,設計的合理性就是滿足人性的需求。
休息平台的寬度一般>900mm的尺寸,這樣方便于家具的上下搬運。
4.5樓梯的淨高
樓梯平台上部及下部過道處的淨高不應<200cm,梯段淨高不應<220cm。
▲ 平台下淨空高度
▲ 梯段下淨空高度
4.6樓梯的斜度
樓梯踏闆的前沿連成的直線和水平夾角稱為樓梯的斜度。
室内樓梯坡度為是 30° 左右最為适合,室外的樓梯斜度要求一般較為平坦。
▲ 閣樓樓梯
▼以下樓梯是相同的高度,不同的長度,而導緻樓梯的斜度不同,使用的效果不一。
▲斜度較大,需增加扶手輔助上下
▲斜度适宜,不需扶手平穩上下
▲斜度較小,可就坐看書
4.7樓梯扶手的高度
通常樓梯扶手的高度自踏步前緣線量起不宜<90cm ,樓梯平台的扶手高度應該在90cm~110cm。
4.8樓梯井的寬度
雙跑直線梯的梯井淨寬60~120cm。
4.9旋轉樓梯
螺旋樓梯和扇形踏步離内側扶手中心25cm處的踏步寬度不應小于22cm。
旋轉樓梯賞析
本文編著團隊:
華建施工工藝學會
華建環境設計研究所(設計一室)
撰稿:梁薇
編輯:梁薇 黃炜俊
圖片:範絲燕
審校:廖熾偉 陳聰
由華建環境設計研究所收編整理
發布于2020年5月“精裝修樓梯尺寸标準規範”
用于各大院校裝飾設計專業教學使用
更多幹貨→點擊關注 華建環境設計研究所
更多設計看點→點擊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