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頭條生活家#
導語:
立秋到了,老話說的好!“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來就要澇”,什麼意思?一起暢談。
今年,8月7日是立秋節氣,也就是說即将度過烈日炎炎的夏日,迎來天高氣爽的秋天,。當然,立了秋,早晨下晚涼飕飕,中午還是秋老虎,熱氣騰騰。到了立秋時節,老人們常常說!說:“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來就要澇”,什麼是秋吊,這句諺語是什麼意思?我是暢談生活點滴,一起暢談分析。
一、先來了解一下立秋節氣。
常言道:“一葉落,而知秋”,落葉預示着秋天的到來。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也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它是其中的第13個節氣,預示着秋天的開始。
那立秋是什麼含義呢?
“立”:在過去創造的甲骨文中,就像是一人站立在地面之上,寓意筆直地站立。在這裡,表示季節的開始。比如: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
“秋”就是指秋天的意思。在甲骨文中,“秋”字,就像是一隻蟋蟀,到了秋天,正是蟋蟀鳴叫之時,正所謂:蟲以鳴秋。借蟋蟀鳴叫之形象,來表達“秋”的深意。另外,“禾”旁邊加個“火”字,表示秋天到了,莊稼禾谷紅似火,已是成熟和收獲的季節。
到了立秋,天氣開始轉涼,涼風至,溫度開始下降,而涼氣開始出現;同時,秋風徐徐吹來,天氣變得清涼,尤其是雨後的清晨,漸漸出現白露;另外,我們夏天常見的知了在不停地叫着,似乎還在留戀夏天的炎熱,這是寒蟬在不停鳴叫,悲鳴秋天的到來。
二、談談什麼是“秋吊”。
俗話說:“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來就要澇”。對于“秋吊”一詞,大家看上去比較陌生,一時難以理解。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是暢談生活點滴,一起暢談分析,探讨交流 。
首先,來看看“澇”的解釋。比較好理解,是指的水多水澇,或者是洪澇災害等等含義。在這裡,表示雨水充足,比較多。這句諺語中,“澇”和“吊”正好是相對的,我們進一步分析。
看看“吊”含義。一般我們說吊,其實 就是厲害的意思。 比如說這人吊啊 ,也就表示很厲害的意思。在這裡,與“澇”正好是相反的, 寓意幹旱少雨的意思,而且表示幹旱很厲害。
最後看看“秋吊”的含義。剛才我們分析了立秋節氣的含義,又闡述了“吊”的深意,對于秋吊就比較好理解了。這是一個現代詞語,專有名詞,指的是在8月中旬到9月上旬期間天氣幹旱現象,多是指立秋和處暑節氣期間幹旱少雨的意思。
三、老話:“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來就要澇”,到底是什麼意思?
分析“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來就要澇”的寓意。通過上面分析,基本上就好理解了。意思是說,如果立秋這天下雨的話,下一階段降水就比較少,也就是秋吊,秋天幹旱少雨。但是,如果立秋這天下雨後,出現連續陰雨天氣,也就是吊不起來。反而預示着這個秋天雨水比較多,還有可能出現大水,發生洪澇災害,需要引起人們重視。
那大家想想,這有沒有道理?有沒有科學依據?其實,古人先祖順應時節特點,總結出了大量的諺語,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剛剛移走的強台風“煙花”,大家應該還有記憶,給我國大部分地區帶來了連續的強降雨。
根據現在氣象學分析,夏季和秋初多是雨季,因為受到副熱帶高壓控制和影響。如果立秋以後 還會出現陰雨連綿的天氣,則說明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還沒有退出,正在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 。如果立秋以後,基本上秋高氣爽,天氣晴朗,則說明副熱帶高壓基本退出舞台,降水減少。
可見,老話:“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來就要澇”,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實,這是老祖宗們經過長期觀察總結積累的經驗,形成了脍炙人口的諺語,便于記憶和掌握,對天氣進行預測,尤其是在沒有準确天氣預報的年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不知道朋友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歡迎交流暢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