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粟齋
初春的一天,與俞星偉、範笑我等幾位對嘉興的文化曆史懷着濃厚興趣的“愛好者”,在融融的陽光下,騎車向南,去尋訪拜谒嘉興史前文化的遺存,探究嘉興先民們的蹤迹。
你知道馬家浜嗎?
在離市區西南7公裡處的南湖鄉天帶橋村,我們看到了“馬家浜”,這是一片綠油油麥苗的平坦農田,唯獨兩塊“馬家浜遺址”文保牌,如哨兵,靜靜守衛着一個昔日的輝煌故事。
56歲的馬家浜人陸正觀挑着水桶,攜着6歲的孫兒,從河邊走來,他清楚地記得幾十年前那個初春,在腳下不起眼的土地裡漚肥挖坑時,會挖出數不清的獸骨和古代遺物。
于是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省博物館的專家趕來了,杭大曆史系和杭師院曆史系的教授趕來了,由六個單位共同組成的考古隊,在這裡掘出一個中國早期文明--華夏文明的一個重要源頭“馬家浜文化”。
專家們從遺址裡發掘出的大量骨器、石器和長方形房屋遺迹,認定這是一處獨特的、前所未有的遠古文化遺址。
據當時的記載,在這裡出土的文物有骨镞、骨錐、骨鑿、骨針等骨器53件;石斧、石锛等石器12件;玉器和不少罐形陶器陶片;水牛、鹿、野豬、麝及龜、魚骨頭1000餘公斤,還發現一隻碳化的菱,與現在的南湖菱相仿,從馬家浜遺址來看,嘉興的先民早在公元前475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已過上定居生活,以原始農業為主,漁獵為輔,過着沒有私有财産的母系氏族公社生活。當時的先民,已能栽植水稻、制陶和編織。
“馬家浜文化”至今還是太湖周圍地區發現年代最早的文化遺存。它的發現确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的論斷:“長江流域也和黃河流域一樣是中華古代文化發祥地之一,同是中華民族文化起源的搖籃。”
38年時間,就像陸正觀挑了趟水一樣,一眨眼就過去了。當年18歲的毛頭小夥子,在挖掘現場四處都要張一眼的陸正觀,對記憶猶新的往事,平時隻是熱心地講解給6歲的孫子聽,也不知東張西望的孫子聽進了多少。
面積達15000平方米的馬家浜遺址,當年向人們展示的才200多平方米,便使學者論道至今,而馬家浜遺址本身剛開了個頭。先于或相同時代的河姆渡遺址已在1987年建成了“河姆渡遺址博物館”,晚于馬家浜文化至少2000多年的良渚文化,也于1994年在餘杭建起“良渚文化博物館”。
而“馬家浜文化”,這部堪稱嘉興先民用血汗和智慧寫成的珍貴“史書”,不知何時才能讓後輩細細研讀。
陶墩哪裡去了?
嘉興地屬杭嘉湖平原,志書說到地貌時,往往用“四望如砥”來形容,但行進在鄉間,往往會發現一些不尋常的土墩,如島嶼,漂浮在平田之上,這種和周圍環境不相稱的自然實體是如何形成的?
這個謎已被考古工作者解開,考古發現太湖流域平原地區取名墩和山的高地,多數屬于史前文化遺址。如餘杭反山、江蘇吳縣張陵山和武進寺墩,都是人工堆築而成,在嘉興一些大土墩,如王墳山、曹墩、白墳墩、劉家墩、陶墩等等,都已被市文化局立為文保點。
在被稱為浙江省規模最大、級别最高的南河浜崧澤文化遺址略東,便是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陶墩遺址。
從機耕小道拐入大橋鄉雲西村,新近被取過土的痕迹,一路不斷,見一老農,蹲在菜地邊吸煙,便請教去陶墩的道路,老農手指往腳下一戳,道:“喏,這就是。”
早就聽說陶墩有兩層樓房高,怎麼成了一塊平常的旱地呢?細細問來,原來前些年磚瓦石廠來這裡買土,經過1995年一年的“挖山不止”,陶墩除原來最高的“墩峰”孤零零地聳在那裡外,以前的陶墩,基本上已成平地。
1982年出版的《嘉興市地名志》稱“陶墩遺址面積較廣,未經測量,分三部分,東北和西北部多黑陶及橙黃色陶片;西南部為印紋陶片堆積。此遺址屬良渚文化,對研究印紋陶與良渚文化的關系提供了實物資料。”
那天,我們在已被籬笆分割成一塊塊菜地的遺址上,沒有見到一塊陶片。一位67歲陳姓老漢輕聲告訴我們,挖泥時,陶墩出土了大量陶器和石器,農工無知,有的就一鋤砸碎了。
一直注視着我們的一位青年人,得知我們僅是來“采風”後,内行地說,陶墩出土的陶器盛行镂孔,紋飾造型奇特絢麗,屬典型的崧澤類型。問到出土後的東西,在場衆多的圍觀者都說不知。村民道,泥也不是他們挖的,隻是據說,那時收古董的,來了一批又一批。
我們尋訪已被立為遺址或遺存保護的,那些可能包蘊涵着史前文明,被稱為中國式“土築金字塔”的土墩,有的已消失,有的已殘缺,夕陽西下,殘陽似血,站在“陶墩遺址”的遺址前,我們無言以對。
白墳墩的碎片?
白墳墩,在市區東南16公裡處,《嘉興地名志》沒有收錄,但在當地,提起這個地名無人不曉,我們是在聽同行人對它的介紹中,不知不覺走近白墳墩的。
聽這位當地人講,“白墳墩”前原來有許多和真人真馬一般大小的石人石馬,前些年墩的邊緣在開渠中,曾挖出不知何用的陶罐,都被砸碎了,後來還挖出過銅器,也被當作廢銅賣掉了。
去年,在距白墳墩不到兩裡處,新建一家磚瓦廠,很快白墳墩成為取土目标,并和當地農民辦好買土合同,“白墳墩”眼看就要遭滅頂之災,幸當地一青年,上書市政府,市文化局當即在此地立文保牌,保住了主墳。
白墳墩如小山般兀坐在曠野之中,透着一股蒼涼。呼嘯而過的春風,帶動漫坡枯黃的蘆葦、凄凄的茅草,飒飒作響。攀上約八米高的土墩,天地一下變得空曠。以前是誰堆成這座面北朝南的高墩?是誰站在上面俯視大地?
土墩西側,一片如足球場大取地後的平地,站到還散發着泥腥味的平地上時,不禁大吃一驚:陶片,滿地的陶片。這是夾砂紅陶,那是黑陶。镂孔的豆底座,鼎的三角足,罐的碎片。碎陶片上有繩紋,幾何紋和雲雷紋。
我們不是考古工作者,但這明顯是從土墩下,從漫長歲月過來的碎陶,在陽光下,要告訴我們什麼曆史信息呢?
嘉興從良渚文化到吳越興起,即夏、商、周時代,曆史文獻和考古發掘資料都很缺乏,許多曆史情況都不得而知,在這些随随便便就挖開了的土墩裡,在這些随便亂抛的碎片裡,是否正攜帶着謎底呢?
嘉興史前文化知多少?
在初春裡,我們去尋訪嘉興的史前文化,心中是懷着祈望的,這就是盼望嘉興曾經輝煌過的史前文化,能展示在世人面前,不再冷落,讓世界了解嘉興,讓嘉興走向世界。
尋訪的時間雖短,但了解的東西,是那麼令人興奮。僅郊區南片,就聽說,孩子在河邊會拾到珍貴的玉琮,割草的老太,每天路過都要坐上一坐的,竟是一塊玉璧。
據載,距含7000年的馬家浜文化遺址,在嘉興市境内截至現在已發現16處;距今5000年崧澤文化,已發現7處;距今4000餘年的良渚文化,已發現113處。
數千年過去了,嘉興馬家浜人以及崧澤、良渚時代的先民們所做的一切都已成了曆史陳迹,我們可能在這塊曆史陳迹上種過地、蓋過房,但一直沒有驚動過她。
然而,就在我們意識到她的重要時,她的存在受到威脅,特别是取泥制坯燒磚,經營者們的目光,總是有意無意地瞟過這些史前文化遺存。
這些經曆了千百年風風雨雨的曆史文物古迹,是我們祖先付出了巨大的勞動和犧牲才保留下來的,是一筆極其珍貴的精神财富,保護和利用好這些優秀的文化遺産,是曆史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來自公衆号:一素齋】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