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拓跋鮮卑和滿族

拓跋鮮卑和滿族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28 07:23:31

鮮卑族原駐牧在鮮卑山,即今内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西。以遊牧兼狩獵為生。東漢後期,鮮卑著名的首領檀石槐,建立一個鮮卑部落軍事大聯盟。公元181年檀石槐死,這個鮮卑軍事大同盟便瓦解了。對中國曆史影響較大的則是拓跋鮮卑。

拓跋鮮卑是鮮卑族最東北的一部,原始遊牧區在今黑龍江上遊額爾古納河和大興安嶺北段之間大鮮卑山。大鮮卑山與東漢時的鮮卑山不是一個地方。拓跋鮮卑的起源很早,遠祖毛傳五世至第一推寅時,開始率部衆離開大鮮卑山,“南遷大澤,方千餘裡,厥土昏冥沮洳,謀更南徙,未行而崩”。“大澤”即今呼倫湖,拓跋鮮卑在呼倫貝爾草原停留下來,經過六世。

至第二推寅鄰時,加入了檀石槐的鮮卑部落軍事大聯盟,鄰成為大聯盟中的西部大人之一。鮮卑部落軍事大聯盟瓦解後,第二推寅鄰命其子诘汾繼續南遷,經過“山谷高深,九難八阻,于是欲止”。這是指大興安嶺南段、遼河的支流烏爾吉木倫河流域,拓跋鮮卑南遷在這裡又停留一段時間。接着,繼續南遷,最後到達“匈奴之故地”(内蒙古河套及大青山一帶)。

拓跋鮮卑在“匈奴之故地”經過部落間的争奪,诘汾之子力微取得勝利,并得到發展,于公元258年遷居于盛樂(今和林格爾縣北),召集諸部落酋長舉行祭天大會,盛樂成為拓跋鮮卑第一個政治中心。力微死後,子、弟相傳,至拓跋祿官(公元295~308年)時,把疆域劃分為三部:一居上谷之北、濡源之西,由祿官自己統領;一居代郡參合陂之北,由其兄沙漠之子猗(音拖)統領;一居盛樂,由猗弟猗盧統領。

祿官死,猗盧把原劃分的三部統一起來,并幫助西晉王朝擊敗進攻西晉并州(在今山西省境内)的其它遊牧部落,西晉以代郡封猗盧為代公。猗盧從此疆域擴大,實力雄厚,在公元315年自稱代王,建立“代”政權。拓跋鮮卑雖不斷發展壯大,但曾一度被前秦苻堅擊滅,代政權亡。

前秦政權覆滅後,什翼犍之孫拓跋珪收拾拓跋部殘餘部衆,于公元386年召開部落大會,即代王位,不久改稱魏王(史稱北魏),又遷都平城(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采取“息衆課田”、移民屯田等措施,拓跋鮮卑社會逐漸封建化。到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時,更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加速了與中原漢族的融合,公元493年遷都洛陽(河南省洛陽)。

拓跋鮮卑從草原走入中原,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在中原北部并統一北方地區的封建制政權。拓跋鮮卑西南遷徙的足迹在内蒙古地區多有遺留。

拓跋鮮卑原始遊牧區在額爾古納河和大興安嶺北段之間,據《魏書》記載,拓跋鮮卑有先祖石室,北魏第三個皇帝(世祖太式帝拓跋焘)曾派人前去先祖石室祭祀先祖。史學界的中外學者對拓跋鮮卑先祖石室的具體地點一直争論不休。

1980年7月,内蒙古的考古工作者在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阿裡河鎮西北十公裡的嘎仙洞的石壁上,發現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午),拓跋焘派中書侍郎李敞等人到先祖石室祭祀先祖的祝文石刻與《魏書〉記載相符,解決了北魏先祖石室的具體地點問題。也确信有個大鮮卑山,鮮卑山與大鮮卑山分别為鮮卑族的不同氏族部落的所在地。先祖石室的發現,也證實了拓跋鮮卑起源很早,先祖毛可上溯到兩千年上下。

嘎仙洞地處大興安嶺北段頂巅之東麓,在嫩江西岸支流甘河的上源。石洞口高12米,寬19米,洞南北深92米,東西寬27~28米,穹頂最高處達20多米,這個大石洞可容納數千人。大石洞的中央有一塊不規則的天然石闆,下面由一塊大石頭托起,高約50厘米,似一石桌。

在大石洞的西北角,還有一個順20多度斜坡拐向左方的斜洞。斜洞寬9米,長22米,高6~7米。斜洞頂端的東、西各有一壁小耳室。這個斜洞可能是部落儲藏物品或部落首領居住的地方,而大石洞則是部落成員生活和議事的地方。

在大石洞距洞口15米的西側石壁上,就刻有太平真君四年祭祀先祖的祝文石刻。石刻原被苔藓覆蓋,字迹很難被人發現,經洗刷清除苔藓後,才出現石刻全文。石刻高度距地表約1.5米,通高70厘米,寬120厘米。刻辭為豎行,共十九行,每行十二至十六個字不等,全文共二百零一個字,字迹清晰可辨。刻文為漢字魏書,隸意猶重。石刻證實了嘎仙洞就是北魏先祖石室。

考古工作者對嘎仙洞進行了調查,并在大石洞内石刻附近,按考古發掘要求,挖了一條排水溝,了解了洞内地層地積情況,出土和采集不少陶片、石器、骨器和牙角器等。這裡的陶器,從殘陶片來看為夾砂陶,火候不高,手制,形制與制法等均與早已發現的完工、紮赉諾爾墓群出土陶器相似,應是同一個文化。出土物中石镞、骨镞較多,而且制作均較精細,說明嘎仙洞生活的鮮卑人以狩獵經濟為主,過着“射獵為業”的原始部落生活。

拓跋鮮卑部落,傳至第一推寅時,開始率領部衆西南遷至今呼倫貝爾大草原,在呼倫貝爾草原上留下許多墓群,如陳巴爾虎旗完工墓群、滿洲裡市西的紮赉諾爾墓群以及海拉爾市南伊敏河流域各地發現的墓群等。這些墓群證實了第一推寅率衆“南遷大澤……”

因為是陸續遷來,所以有些墓葬時代稍早一些,有的還保持古老的叢葬習俗,例如,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完工索木發掘的墓葬,這東西長2.15米、南北寬1.2米的豎穴土坑墓中,埋有不同性别的人骨架二十六副,葬式無規律,大多數是肢體分離。墓内還殉牲,埋有馬十匹、牛八頭和狗三隻,人骨、獸骨雜亂相間,層層疊壓堆滿一坑,随葬品有陶、石、骨、銅、鐵、金器以及珠飾、桦樹皮器皿、殘漆器等共二百餘件。

而在墓底北壁僅有一較完整的骨架,陶器也多置于基底兩端。據當地群衆介紹,還有二殘墓,也是數十人葬在一起的墓葬。從随葬品和殉牲等習俗和出土情況來看,這是古老的叢葬習俗,即家長死後,将家族其他成員的屍骨二次與家長葬在一起。這種叢葬習俗,反映拓跋鮮卑這時仍然處于部落社會,是拓跋鮮卑從大鮮卑山西南遷至這裡的遺存。墓裡的随葬品骨器、銅器等多具有遊牧民族特點,但是也有中原黃河流域相當春秋戰國之際的一件陶鬲(音立)和殘漆片等,反映了拓跋鮮卑與中原的密切關系。

拓跋鮮卑和滿族(拓跋鮮卑嘎仙洞)1

拓跋鮮卑和滿族(拓跋鮮卑嘎仙洞)2

拓跋鮮卑和滿族(拓跋鮮卑嘎仙洞)3

拓跋鮮卑和滿族(拓跋鮮卑嘎仙洞)4

拓跋鮮卑和滿族(拓跋鮮卑嘎仙洞)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