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以古淮河為界,地分南北,河北曰侉,河南曰蠻(mào)。講話略有不同:河南淮安區等地的人把牛讀成“óu”,河北淮陰區、漣水等地的人把牛讀成“liú”。
我們小時用方言為難老師,讓他寫“ěn gā óu hā hé”,老師寫成“我家牛下河”,我們都起哄說老師隻把“河”寫對了,事實上老師寫的是對的,前面四個字,隻不過在普通話裡和在方言裡發音不一樣罷了。
把“牛”讀成“óu”,似乎很多地方(比如河南)的方言裡都這樣,确切的原因,我認為是和人們呦喝牛的時候發出的聲音相近有關。如果使喚牛的人不喜歡打嘞嘞,那麼他發出的聲音是“哦”,聲音有長有短,以此表明不同的含義:短的表示批評,提醒牛注意;長的表示鼓勵,希望牛繼續。
這是個象聲詞,用它代指牛的時候就變成了名詞,于是稍微改變一下讀音,讀成“óu”。
淮安方言中把象聲詞當作名詞的例子很多,比如葦莺,淮安人就說成“柴刮刮”或“刮刮叽”,“刮刮”或“刮刮叽”都是模仿它的聲音。把唢呐說成“嗚哇(淮安區)”或“嗚哩哇(淮陰區)”,也是這方面的例子。
我的一個同學是淮安區南馬場人,他的父親寫過一本《淮安方言初析》。因為這本書沒有出版,所以我覺得有必要撮錄他提供的資料以廣見聞——他收錄了淮安的一則傳說:
劉秀被人追捕時遇一耕地的農民,請求幫助逃過此劫。農民想把地耕得深一些,這樣劉秀就可以藏進去了。他是個好說話的主,可是人家牛不答應。最後他肩上的鞭子答應了,農民把鞭子甩了個響:“小主若能過此劫,一鞭抽出三尺深。”躲在鞭子抽出的壟溝中,劉秀擺脫了追兵。
劉秀後來做了皇帝就不樂意了,鐵了心不準牛和它同姓,于是牛被讀成了“óu”。
(來源:文史淮安 拍照:淮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