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鍋好湯一碗好面

一鍋好湯一碗好面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1 18:56:57

一鍋好湯一碗好面(一碗好面溫暖初冬)1

一鍋好湯一碗好面(一碗好面溫暖初冬)2

“碗中天地寬,面裡扭乾坤。 ”面,在中華美食這本博大精深的菜譜裡,雖平易近人,但其中細膩的奧妙卻總能揣摩出食客的幾分真實喜好和性格,更是體現一座城市最接地氣的“面子”。從南派麻辣醇香的重慶小面,到蔥香清爽的上海蔥油面;從北派濃油赤醬的北京炸醬面,到料足味鮮的廣東雲吞面;西北粗犷的油潑面、蘇杭溫婉的片兒川……初冬已至,一碗日思夜想的熱面足以把食客們走過天南海北的腸胃拽回家鄉。

和面

手上功夫“勁勁有味”

“南方米、北方面。 ”在吃面的講究裡,北方着重對面條的加工;南方則重湯頭,亦重澆頭。山西的剔尖、剪刀面和刀削面,同屬北方面食的翹楚,而杭州奎元館的蝦爆鳝、蘇州朱鴻興的蝦蟹面,便是江南面食的代表。一碗面,從一粒粒谷物到一根根面條,從一碗“湯餅”演變為千變萬化的面條。幾千年來,北方人對于制面有着自己一套理論。

對于山東人來說,炝鍋面、牛肉面是兒時媽媽經常端上來的早飯,也是每當饑腸辘辘時最想吃的一口。 “北方人吃的面條都是用手自己擀的,這樣的面條看起來就沒那麼細,但吃起來卻很勁道,就算煮多久都不會軟爛。 ”在青島,小鹹湯面、和府撈面的面之所以勁道,在于鹽堿調和得剛剛好。“鹽是筋、堿是骨。 ”和府撈面的擀面師傅說,七分靠手工,三分靠火候,從和面、醒面、打面,要經過五、六次反複操作才能進行最後一步出條,每一次要打上勁,這樣打出的面才能吃出“勁勁有味”。

與山東制面工藝相似的山西刀削面,一團超過10斤的面團,扛在師傅肩頭,右手握刀,手起刀落,刀不離面,面不離刀。削出的面條精準地飛入鍋中,中厚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如果你路過團島附近的老地方刀削面、甯夏路附近的妙語面館,不妨停一停,品嘗一碗刀削面在師傅的手裡演繹出美食江湖的快意恩仇。甘肅蘭州,師傅将牛肉與面這對奇妙的組合走出中國。蘭州牛肉面,不隻是一門手藝,更是一種十分具有觀賞價值的表演藝術。揉、揪、抻、彈,一下、兩下、三下……短短幾分鐘,一坨面團就變成了細如發絲的面條,在拉面師傅的手中飛舞。

佐料

唇齒留香重在口味

蘇州面館,一定要等顧客買票之後才能把面下到鍋裡的,稱為人等面,“個個等面人,不吃等人面。 ”

三蝦面,這碗面的時令性極強,一般隻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每年的端午節前後,江南河湖中的雌蝦進入産卵期,以太湖所産的白蝦品質為上,漁民形象地稱之為“蠶子蝦”。所謂“三蝦”,即是蝦身上的三寶:蝦子、蝦腦、蝦仁。這碗面十分費工夫,需先剔蝦子,再剝蝦仁。剩下的蝦殼與蝦頭同熬鮮湯,再從蝦頭裡剝出結成深橘紅色的小塊蝦腦。這時才将面條下熟過水,連同蝦子與蝦腦,一并放入蝦湯,用小火煨煮,讓“三蝦”的濃鮮味滲入面中。蝦仁肥美,嫩;蝦子飽滿,鮮;一粒粒形似紅米的蝦腦硬實,香。在青島,想吃一碗地道的三蝦面或許不容易,但吃一碗與之類似的蟹黃面,不妨到蟹苑香榭或老丞相蟹黃面體驗一番,當滿滿的蟹黃澆頭蓋在面上時,即便食欲不振也會胃口大開。

說到重慶給人的印象,首先想到的是火鍋、橋都,但是重慶還有一種美食比火鍋還普及,那就是親民的重慶小面。重慶人對小面優劣的評價标準隻有一個——佐料,小面的佐料是其靈魂所在。在青島想找一家重慶小面的店不難,渝面坊、鄧記重慶小面,味道都相對正宗。小面家族品種豐富,富于變化,形成個人定制口味。比如,要求店家“幹熘”(少水幹拌面)、“提黃”(面條偏生硬)、“加青”(多加蔬菜)、“重辣”(多加油辣子)。還可以要求店家增加或者減少某種特定調料,如“少辣”“重辣”“不要蒜”等來留住小面的唇齒之味。街巷的美味,擔擔上看功夫。正宗的擔擔面重在制臊的精髓,肉須是豬後腿肉,剁成末,入滾油炒制吐油,加姜米、小蔥、老抽等翻炒上色。最後和炒香的芽菜拌在一起就制成了臊子。一碗好的擔擔面是面條滑爽,根根筋道,面臊酥香,加上細嫩的芽菜和花生碎,香味濃郁撲鼻。

鹵子

蓋澆好鹵“點化”一碗好面

吃面沒好鹵,面就少了一半靈魂。在山東,想吃一碗地道的打鹵面,少不了一鍋好鹵的“點化”。 “山東打鹵面的鹵子體現地域的特色,有山間的美味,也有海邊的鮮美。 ”董記面館裡,黃魚面、大排面、雪菜面等備受歡迎,面館師傅說:“70°左右的面條吃起來是最好的口感,所以店裡用澱粉勾芡後的鹵子,變得濃稠,蓋澆在碗底的熱面上不僅更容易使面入味,還能起到保溫作用。 ”

“八百裡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陝齊吼秦腔,一碗粘面喜氣洋洋,沒有辣子嘟嚷嚷。 ”油潑面在陝西人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見。在膠州路附近的秦晉小吃,油潑面是它們家地道的特色,又粗又寬的面條,在開水中煮熟,先配上蔥花、肉碎、蒜末、鹽等配料,再撒上一層厚厚的辣椒面。油潑面最重要的是油潑,一定用上等的菜籽油,舀出滾沸的一勺熱油,猛地澆潑在辣椒面及面條上,耳聽得“嗞啦”一聲,眼見一道油光閃過,頓時将花椒面、辣椒面燙熟而滿碗紅光,蔥香、辣椒香、蒜香混合的氣味撲鼻而來,令人食欲大增。吃到嘴裡面條筋道爽滑有嚼頭,小油菜、綠豆芽清脆爽口味道美,辣子、蔥、蒜,鮮辣可口,餘味長。一邊吃面,一邊咬蒜,過瘾又滿足。“岐山面看似容易,而達到真味卻非一般人所能,市面上多有挂假招牌的,俗辨其真僞,一觀臊子燣法和面條擀法便知。”這是賈平凹在《平凹說美食》一書對岐山臊子面的評論。一碗岐山臊子面的味道,看臊子是否正宗。臊子制作時以大肉“臊子”加豆腐、黃花、木耳,烹湯澆面而成。一碗合格的岐山臊子面應該具有“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岐山臊子面撈入碗中一窩絲,澆上臊子湯,隻吃面條不喝湯,一大碗面下肚,滿足,不過如此。

湯底

浸面溫胃最後一口也滿足

一把細面、半碗高湯、一杯清水、五錢豬油、一勺橋頭老陳家的醬油,燙上兩顆挺括脆爽的小白菜……帶着一天的疲憊回家,再富麗堂皇的山珍都比不上一碗陽春面來得實在。

肥城路附近的幾家面館,湯底滋味清爽可口,煮好的面擺入豬油與牛骨鹵湯調和成的湯底中,頃刻間,面浮起,幾粒蔥花漂浮于上,吃完面後把湯喝完,是對一碗陽春面最好的尊重。與之相媲美的四方碼頭大骨頭牛肉面,号稱全青島最實惠的牛肉面,大骨湯底托着一碗細面,碗中一塊蘑菇筋棒骨,給這碗湯面鋪上一層厚重滋味。

燴面在河南能代表中原豫地的飲食之風,燴面輔以高湯及多種配菜,面是寬而薄的,易入味又筋道。位于遼陽西路附近的河南羊肉燴面,靠湯底的精華俘獲食客的胃,上好的羊肉反複熬制而成,肉爛湯香。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香菜、辣椒油或醋等提味,更能讓人一口氣吃下一大碗,意猶未盡。

來源: 青島早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