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加息美元指數大跌?北京時間11月3日淩晨,美聯儲11月會議結果出爐,美聯儲決定加息75個基點,将聯邦基金利率目标區間提升至3.75%-4.00%這是美聯儲自6月起連續第四次加息75個基點,也是美聯儲年内第六次加息,六次累計加息375個基點,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美聯儲加息美元指數大跌?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北京時間11月3日淩晨,美聯儲11月會議結果出爐,美聯儲決定加息75個基點,将聯邦基金利率目标區間提升至3.75%-4.00%。這是美聯儲自6月起連續第四次加息75個基點,也是美聯儲年内第六次加息,六次累計加息375個基點。
本次加息幅度已被市場充分預期,但會議聲明透露出的激進加息可能進入尾聲的鴿派信号,與随後美聯儲主席在發布會上透露出的加息終點更高、時間更長的鷹派信号,使得市場反應經曆了較為明顯的變化,美股先漲後跌,美元則先跌後漲。
聲明新增貨币政策的滞後性表述 鮑威爾稱加息終點可能更高
除了加息之外,在縮表方面,美聯儲本次會議決定維持已經實施的縮表節奏,即每月被動縮減600億美元國債和350億美元機構債券和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
美聯儲的會議聲明與此前相比差異不大,一如既往提及了高通脹、地緣沖突的問題。最近的指标顯示,支出和生産都出現了溫和增長。近幾個月來,就業增長勢頭強勁,失業率保持在較低水平。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反映出與疫情有關的供需失衡、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以及更廣泛的價格壓力。美聯儲同時提及俄烏沖突和相關事件給通貨膨脹帶來了額外的上行壓力,并給全球經濟活動帶來了壓力。
不過,與此前聲明的一大區别是,本次會議聲明特别提及加息影響的滞後性。“在确定未來目标區間的上升步伐時,委員會将考慮貨币政策的累積緊縮程度、貨币政策對經濟活動和通貨膨脹影響的滞後性,以及經濟和金融的形勢發展。”
這一變化被解讀為美聯儲是在暗示激進加息可能進入尾聲。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表示,當前美國經濟正面臨“強數據”和“弱預期”的窘境,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升溫,繼而也對美聯儲放緩加息抱有很強期待。因此,該聲明一度被市場解讀為美聯儲加息速度即将放緩的信号。
鮑威爾在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也提及這一點。他表示,美聯儲已經意識到政策行動對經濟的影響,金融狀況顯著收緊,使得對利率最敏感的經濟部門的需求受到影響,例如房地産,然而,貨币緊縮政策的全部效果要實現還需要時間,尤其是在通脹方面。這也是為什麼美聯儲在聲明中說要考慮貨币政策的滞後性。
不過,鮑威爾同時釋放了相當鷹派的信号。他指出,預計聯邦基金利率目标區間的持續上調将是适當的,以實現貨币政策的立場,使其具有足夠的限制性,以便随着時間的推移将通脹率恢複到2%。最終利率水平有很大不确定性,上次會議以來的數據表明,最終利率水平将高于此前的預期。他還強調,現在讨論何時停止加息“太早了”(very premature)。
鮑威爾還重申了美聯儲堅決遏制通脹的決心,以及對于抗通脹和穩經濟之間的取舍。他強調,美聯儲已經意識到高通脹帶來了嚴重的困難,因為它侵蝕了購買力,特别是對那些最無力支付食品、住房和交通等必需品價格上漲的人,美聯儲高度關注高通脹帶來的風險,堅決緻力于将通脹恢複到2%的目标。“曆史記錄強烈警告不要過早放松政策。我們将堅持到底,直到任務完成。”如果貨币過緊,美聯儲有足夠的工具來幫助經濟複蘇,如果緊縮不夠,使通脹變得根深蒂固,美聯儲将更為被動。
12月是否可能放緩加息?不能排除再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
市場更為關心的是12月美聯儲的加息步伐是否變化。本次會議結果出爐後,市場對于12月加息幅度的預期發生了一定變化,加息50個基點的預期暫處上風。芝商所“美聯儲觀察”(FedWatch)工具顯示,美國中部時間11月2日,市場對美聯儲12月加息50個基點至4.25%-4.50%的預期概率為68.7%,加息75個基點至4.50%-4.75%的預期概率為31.3%。就在一天前,兩類情形的預期概率不相上下。
鐘正生指出,在市場原來的預期中,12月加息決策對終端利率或有較大影響,美聯儲需要對此進行弱化。考慮到美聯儲已經連續四次加息75個基點,在任何一個時點從75個基點調整至50個基點,都将具有較強的信号意義。然而,在某一個節點放緩加息是必然的,美聯儲需要提前鋪墊,以弱化這種變化帶來的影響。本次美聯儲通過強化加息終點可能更遠的預期,一定程度上可以對沖放緩加息節奏的影響,防止金融市場條件過快放松。
鐘正生認為,遏制通脹仍是美聯儲的首要任務,目前的經濟放緩信号和金融壓力,尚不足以成為貨币緊縮的掣肘。綜合判斷,美聯儲短期放緩加息的必要性不強,12月再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并且,正如美聯儲提到的“滞後”,如果未來美國經濟下行節奏過快,又或者是通脹超預期反彈,那麼即便美聯儲在12月選擇加息50個基點,未來加息的幅度和次數,仍是難以預測的。
中金公司分析師劉剛等指出,美聯儲政策的退坡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緊縮退坡(加息幅度從75個基點降到50個基點)、第二步是停止加息、最後一步才是寬松預期升溫和降息。第一步可能隻需通脹不再大幅改變加息路徑即可,或許可以期待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第二步停止加息可能需要更為明确的通脹下行迹象,時間點可能要到明年一季度前後;第三步再度寬松的預期恐怕需要更大增長和衰退壓力才可以做到,目前看至少要到明年下半年甚至年底才有可能。目前看,美聯儲可能接近第一步政策退坡的節點。不過,這個過程還需要等待,可能會因為短期通脹黏性出現較大博弈和反複拉鋸,需要讓位于更高的加息終點。
美股由漲轉跌、美元由跌轉漲 對國内市場有何影響?
由于本次會議傳遞出的信号從開始會議聲明的偏鴿派轉為鮑威爾發言的偏鷹派,市場反應經曆了較為明顯的變化。美股主要指數一度集體上漲,道指最高漲1%;鮑威爾新聞發布會後,美股轉跌,标普500指數收跌2.50%,失守3800點整數位,至一周半新低,道指收跌1.55%至一周低位,納指收跌3.36%至近三周低位。
美債方面,美聯儲宣布加息75個基點後,兩年期美債收益率跌至日低4.4514%;在鮑威爾新聞發布會結束後轉為上漲,刷新日高至4.6280%水平。
美元方面,美聯儲決議公布後,美元指數一度下跌,失守111關口,随後重新轉漲,尾盤升破112,漲0.5%,刷新逾一周高位。
關于美聯儲政策對大類資産的影響,劉剛等預計,美聯儲政策緊縮退坡可以消除美債利率進一步上行的壓力,但如要想讓美債利率開啟下行周期可能就需要等到通脹拐點。現金跑赢會持續一段時間,直到政策退坡闆上釘釘;屆時債券加久期的空間逐步打開,但是更大的收益還要等待通脹的拐點;通脹拐點後,成長股是下一站的配置方向,更大的彈性有待增長下行帶來的寬松預期。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美聯儲鷹派對美元有一定提振,但市場對繼續追高、做多美元偏向謹慎。主要原因包括市場對年内加息125個基點已充分消化,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本輪加息接近尾聲;高通脹疊加美聯儲緊縮效應滞後顯現,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擔憂升溫;同時,歐央行激進加息展現控通脹決心,緩解了歐元走弱壓力,限制了美元上升空間。
關于國内市場,周茂華認為,本次美聯儲加息對國内市場影響比較有限。首先是市場對年内加息預期消化較為充分,并且與以往美聯儲加息周期不同,本輪美聯儲加息伴随着美國經濟衰退前景,而中國經濟處于複蘇軌道,國際收支基本面平衡,彙率彈性增強等都削弱了美聯儲政策外溢影響。并且,國内市場更多受内部因素影響,國内貨币政策保持獨立,市場流動性維持合理充裕。美聯儲激進加息并未對國内市場流動性構成實質沖擊;從趨勢看,國内物價整體溫和可控,為穩增長政策營造有利環境。從趨勢看,國内,基本面、政策面、估值繼續利好市場風險情緒。尤其是美聯儲加息周期接近尾聲,對國内市場情緒偏正面。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顧志娟 編輯 陳莉 校對 趙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