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曾婷、陳麗娟、羅明珠、嚴秀平、葉麗瑤
單 位:廣東省東莞市橋頭鎮第三小學
一、産生想法
古詩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有重要的作用,不僅讓學生了解一首古詩的意思和問題,而且可以陶冶學生的心靈,增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但是我們在教學中會發現,受傳統教學方式局限性的影響,老師的教學要求和方式較為簡單枯燥,學生對古詩的學習方面還是薄弱。而随着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 時代的到來,語文教學模式也會随之更新。那麼如何在課堂上運用互聯網技術引進一位“新老師”,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對古詩學習的動力和認知?
二、思考解決方案
為落實東莞市關于“莞式慕課教學改革”,利用慕課改造教育教學。我校積極開展互聯網課堂教學模式。我們學校的語文老師積極嘗試在教學中運用“慕課”的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積極發現,積極探索,積極合作,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慕課是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我們可以通過播放視頻的形式,一位老師在某個課室上課,通過錄播系統,将上課的情景在異地一個課室實時播放出來,對于這個課室的學生,就有現場一位老師和遠程的一位老師在一同上課。為了可以實現該教學模式,我們将結合實際制作視頻,這樣可以在課堂上播放,讓優課或微課中的教師講解來突破重難點,提升教學效果,這樣做比同步直播課堂有更大的靈活性,也更容易實施,可以減輕教師上課負擔。
三、行動實施
在市政府關于“莞式慕課教學改革”和“提升民辦教育質量的”的目标任務引領下,我校對教學進行了視頻制作,在視頻制作過程中,我們可以整合優勢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彌補一線教師在日常教研當中的教學短闆,解決學生在語文學習當中的困惑。重點之一就是要結合學情制作符合學生實際的語文學習資源庫,使得優勢資源能形成互補之式,發揮最大的教育功效。為此,我們在制作視頻中,不斷探讨如何抓住古詩的重點,如何更好地吸引學生,引導學生。
四、課堂實施
在本節的教學的過程中,課前,我們大量地搜索教學資源,制作教學資源,同時也讓學生進行相應的預習;課中,在講解過程中結合信息技術,不斷突出重難點;課後,教師對教學内容進行鞏固、檢測及拓展。
(一)課前準備
1.根據新課程标準,研讀古詩;教師制作課前預習導學案和課中導學案,确定教學重難點。
2.多途徑大量搜索教學資源,充分利用并應用“東莞教學資源應用平台”或者“微課掌上通”平台上的優質教學資源,下載并儲存相應優質教學資源。
3. 确定慕課框架的具體内容,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内容進行調整,開始制作微課。
4. 學生預習新課内容。
(二)課中實施
在教學過程中,打破傳統教學的局限性,創建新的互動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學習,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恰當合理使用小視頻、圖片等形式,讓學生了解作者的生平,了解課文創作時的背景,引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突出課程中重難點的把握,對古詩的整體進一步的理解、鞏固及拓展,創建新的小學語文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興趣。
1.明題,知背景,營造學習氛圍。本詩所表現的内容與學生相距太遠,合理恰當利用“互聯網 ”,創設生活化情境,帶領學生走進文本。
2.朗讀指導,劃分句讀,品味古詩節奏。
3.借助注釋,明确詞意,領悟詩句。抓住古詩的關鍵詞、内容理解的重點、學生學習的難點、明确詩意,領悟詩情。
4.雅韻欣賞,誦全詩,再悟情感。回到全詩整體,帶領學生整理和内化學習的内容。
5.詩詞鞏固、能力拓展。内容具有針對性,有助于學生的啟發,更助于本課重難點的突破。
(三)課後反饋
教師課後檢查學生對于本節課重難點的掌握情況,做好課後反思總結工作。即對本節課的教學内容、教學策略、教學效果進行審視、反思,了解這種教學模式的優點與不足,不足在哪裡,又應如何對此進行調整,為學生打造、更優化的線上、高效自主探究新課堂。
五、結論與反思
互聯網 時代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整合優秀的教學資源、利用多樣化的多媒體工具,将課堂形式更多樣化地呈現,是一種發展趨勢。這樣不但可以将更多的優秀教學資源引入課堂,還可以帶來更多的先進教學理念。
可以說,慕課對于老師,還是對學生,都是極具吸引力的。橋頭鎮領導多次到我校指導工作,在他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我校、我自己都将繼續探索、思考、完善教學模式,不斷地創造性運用“慕課”, 使得優勢資源能形成互補之式,發揮最大的教育功效,從而促進小學語文學科更好的發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