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喪葬習俗比較齊全,一些小細節也非常注重。
之前也和大家說過不少,今天要繼續來探讨的,則是關于喪葬習俗裡的出殡環節裡的時間問題,就是人去世後,要辦多久才下葬?
各地習俗不一樣,這裡先說說我個人知道的!
一、平常百姓正常去世的,三天下葬
出殡就是把棺材擡到挖好的墓穴裡下葬,在這之後家屬再也見不到逝者,所以出殡儀式在很多人看來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而對于出殡時間,我老家基本上都是人去世後辦三天,然後就要出殡下葬,我周圍所聽到的也大多是三天。
第三天大清早就要送上山,比較低調,不會像前幾天一樣敲鑼打鼓的。
大多數人都選擇辦3天下葬,其實也是因為大部分逝者都是正常去世,且農村大多都不屬于很有錢的人,畢竟靠農作物換錢,要暴富是不太可能的。
而其他情況,出殡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
二、有錢、年長者辦五七、百日、三年
辦葬禮還是挺燒錢的,就供村裡來幫忙和悼念的人吃一日三餐,就得花掉不少錢。
但也不可能一天都不辦直接葬掉,農村是非常忌諱“熱死熱埋”的,意思就是,剛去世就下葬。
農村覺得不管什麼年齡去世,亦或是因為什麼原因去世的,都不能立馬下葬,而是都要在死亡12小時或72小時才能整理遺體,準備下葬。
而一般來說,如果年齡越大,則需要停放辦理的時間越長,比如人們口中常說的“大三天”、“小三天”~~
三天是最短的,一些有錢人家,或者逝者年齡較大的,還會辦5天、7天、9天,甚至時間長的還會辦一百來天,還有更誇張的三年才下葬。
但需要注意,農村下葬時間大多選擇單數,比如三五七九之類的。
很多人會覺得,辦這麼久不擔心遺體腐化麼?有錢人家有心辦這麼久,是會進行防腐處理的。
不過就算再有錢,逝者年齡再大,也大多隻是選擇九天以内,一百多天甚至三年是非常少見的。
農村普遍還是覺得入土為安,讓親人長時間不下葬,并非是一種榮光。
但一些商人比較在意後事,會找厲害的人看下葬時間,比較信這個的,就會按照這些來執行。
當然,像毛爺爺那樣貢獻較高的,就選擇永遠放在冰棺裡,讓世人敬仰,也是可以的。
現在有錢人家辦得厲害,可能也就五天左右,因為國家提倡喪葬簡辦,禁止鋪張浪費,所以最多的可能也就5天出殡。
大部分還是選擇3天合适些~~
三、非正常死亡者出殡時間待定
上面說到,如果是正常去世,且年事也不算特别高的,逝者家屬也隻是普通人家,那就大多選擇停放三天出殡。
但如果是因為特殊情況去世的,比如因車禍等客死他鄉,或者卷入案件等去世的,則出殡時間不确定。
像這樣非正常死亡的,且卷入案件需要打官司的,需要等審判結果看才能确定出殡時間。
因為有時遺體還需要解剖等,出車禍在異鄉的,可能還要火化帶回來,時間耽擱下,就不能确定具體時間出殡,需要看事情辦理的進度。
而且農村對于非正常死亡的逝者,還有一些很苛刻的規矩,比如在村外去世的,不能擡到家裡面辦,停放的時間也會相對短。
還有非正常死亡時年齡太小的,甚至連葬禮都沒有,比如未成年車禍去世,基本上都是擡回家自己看好時間下葬就完事了,嬰兒直接連棺材也沒有,也不能埋葬等等。
當然,比較實際的确定出殡時間,還是要結合具體情況而定。
比如出意外去世的,現在買棺材很難買到合适的,大多棺材都是提前定制,所以買不到可能就得先去定做,這需要時間的,就可能很久都下葬不了,隻能先火花等棺材做好。
還有的則是看天氣情況,比如農村下葬大多選擇葬在山上或樹林裡,大多不會很近。
而擡棺需要人力物力,遇到下雨容易打滑,不通車的地方,萬一打滑打翻棺材非常不好,所以還得選擇相對無雨的單日天氣下葬。
還有的會看陰曆來安定下葬日子,尤其是老人去世,其後代會很注重這個,故而會選擇好日子下葬,而這個好日子至少都是三天以上,因為不可能挑雙日下葬,或去世第一天下葬。
有的人家比較固執,覺得老人去世時間不好,怎麼看都确定不了下葬時間,甚至有停幾十年不下葬的。
不過這種情況現在基本上沒有了,爺爺輩那時候會稍稍普遍些~~
不僅如此,還要看時令、親人是否到,墓穴确定與否等情況來确定出殡時間。
需要注意的是,逝者剛去世就放進冰棺,一些老人說,人去世後某些思維意識還存在,貿然裝進冰棺不太合适。
總的來說,農村大部分人家辦喪事都是3天,鮮少有其他的。
葬下後不久就遷墳的倒是有不少,不過遷墳也很有講究,不得已是最好别遷墳的。
以上就是關于出殡時間的一些分享,大家還知道其他的,可以留言補充,一起交流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