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世界,你不懂
1
臨近春節, 我的朋友梅凡帶着滿腔的喜悅, 放假回家, 第四天就跟我說,不想在家待着了,家裡太鬧心了。
梅凡來自農村,為了家庭,父母從早忙到晚,也從早吵到晚。小時候,錢是争吵的主題; 長大後,梅凡努力工作,每月都往家裡寄一大筆錢,以期家庭和睦,但兩人的吵架不但沒有停止,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從原來隻為錢吵,到開始進行人身攻擊,人格侮辱。
漸漸地, 梅凡就發現,父母有錢後,就是太閑了,整天在家裡大眼瞪小眼,沒事就拿吵架當娛樂節目,一點雞毛蒜皮的事都能上綱上線。
這次過年,梅凡提前了一周回家,想好好休息一番,乘興而回,敗興如此,他的母親因為他父親買的沙發坐墊有點厚的問題,與之争吵起來,然後又把陳芝麻爛谷的事翻出來,重新數落對方一次。
可能是在孩子面前,傷了各自的自尊,兩人進而大打出手,都到了鬧離婚的地步,之後幾天也就沒消停過。
梅凡夾在中間,左右不是,家庭氣氛十分詭異。本來辛苦工作了一年,回家想好好休息,反而是勞心有勞力,晚上睡覺時,都擔心父母會再打起來。
聽了梅凡一番抱怨,我也是苦笑連連。
家庭瑣事最難搞,我也沒有任何有價值的建議可以提供,隻能勸他說少管一下這些事,父母都有自己的相處方式,很多事情父母能解決,而且能解決的比我們還好, 我們沒必要過多參與父母的生活 。
2
當初看黃海波主演的電視劇《咱們結婚吧》時,看到主人公果然的母親因丈夫與大媽跳廣場舞而生氣,看到果然的父親因一碗紅燒肉而離家出走,看到果然每次因被父母叫回,解決争端而滿臉心累表情,頗感有趣,但現在想來,也是深有同感。
我的辛酸,你懂不
中年父母之間的争吵,經常是起于雞毛蒜皮,落于驚天動地。
無關乎利益糾紛,無關乎大小多少,他們幾乎是為了吵架而吵架,基本沒有前例可循,更不能從書上,或從從它處得到具體的解決之道,往往是隻能解決一次是一次。
但細細想來,無論是電視劇中果然的父母,還是梅凡的父母,甚至于很多類似的家庭,雖然父母無休止無理由地争吵,都從未真正使家庭破裂,反而是在風風雨雨中,走過了幾十個年頭。
父母的關系在吵架之後的愈合能力超過了我們的理解。 吵架在他們看來,原本就不是什麼大事。
我的父母也是吵了大半輩子的架。我少小離家,外出求學,雖然很少待在家裡,但幾乎每次回家,都能碰到父母争吵。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家,在我的意識中,不但有溫馨,也有争吵,謾罵,數落。
長大後,曾花費很大的氣力,試圖解決他們之間的問題,使父母相敬如賓,家庭更加和諧。
漸漸的我發現,我的調解是無效的,父母之間依然是大毛病不犯,小問題不斷,曾有幾次吵架,我認為他們的關系真的到了懸崖邊上,但現實是第二天兩人就像沒事人似的,談論飯後一起去集市買東西。
他們該幹嘛還幹嘛,有說有笑的,并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生活還在繼續。
3
有時候,我就在想:小時候,父母管孩子;長大後,孩子管父母 。
時間,讓孩子與父母的角色發生變化,但不變的卻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相處之道。 小時候,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聽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要求我們不能吃這吃那,要求我們不能做這做那,将一件小事放大無數倍。
所以我們不滿,我們叛逆,我們總認為父母不懂我們,認為我們有代溝,新與舊的代溝。
長大後,父母漸衰,年事漸長,孩子也開始要求父母聽我們的,所以當我們看到不合符我們基本認識的事,都要求改變,都希望能改成我們想象中的那樣:接收新思想,去大城市生活。
這與當年被父母要求的我們何等相像,事雖不同,理卻無二,父母與我們之間也有了代溝,舊與新的代溝。
我們希望父母和諧,家庭和睦,都是處于我們對于父母,對于家庭的關愛,然而是否還有一種表達關愛更貼切的方式,即尊重,尊重父母對于生活方式的選擇,既不縮小,也不誇大。
各安本分,那就是最大的和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