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經過百年的發展,免疫治療在多個瘤種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并深刻地影響了腫瘤治療的格局。但關于免疫治療,你到底了解多少呢?醫脈通特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光谷院區腫瘤科章必成教授為大家講述免疫治療那些事兒。
作為一種癌症的治療方法,免疫治療已經有一兩百年的曆史,但近代免疫治療發展時間較短。從1978年發展至今,近代免疫治療已經曆了狂熱期、冷靜期、複蘇期和爆發期等。免疫治療通過激發機體的免疫功能,達到殺傷腫瘤的目的。免疫治療的形式大概可分為三種:
1、主動免疫治療,即腫瘤疫苗。腫瘤疫苗是真正意義上的腫瘤個體化治療,也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之一,但迄今為止還未有非常有效的個體化腫瘤疫苗取得成功,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探索。
2、被動免疫治療,是指通過給機體輸注藥物或免疫細胞,以恢複患者的免疫功能。被動免疫治療包括兩大類,一個是單克隆抗體,如CD20單克隆抗體利妥昔單抗、治療HER-2過表達乳腺癌的曲妥珠單抗等;一個是過繼性細胞治療,如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LAK)療法、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IK)療法、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等。早期的LAK療法和CIK療法效果不佳,臨床應用有限,而CAR-T療法在血液系統腫瘤中展現了優異的療效。
3、非特異性免疫治療。非特異性免疫治療同樣分為兩大類,一個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細胞程序性死亡受體1(PD-1)/程序性死亡配體1(PD-L1)抑制劑、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抗原4(CTL-4)的抑制劑等,其通過改變或者逆轉腫瘤的抑制性免疫微環境,激發T細胞殺傷腫瘤的效應,達到抑制或消退腫瘤的目的。一個是細胞因子治療,如白介素、幹擾素等。
醫脈通癌友指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