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孩子上課容易走神是怎麼回事

孩子上課容易走神是怎麼回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02:01:40

媽媽群裡有個媽媽很苦惱,她家兒子子軒今年剛上一年級,開學到現在還不到一個月,班主任就找她聊了三次,說子軒上課愛開小差。子軒的其他老師也向班主任反應,說子軒上課的時候不專心,課堂上剛講過的知識,下課一問還是不知道。

其實,從子軒上幼兒園開始,老師就經常跟家長反應說孩子上課愛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剛開始,子軒媽媽以為是孩子還小,而且幼兒園也不教什麼内容,所以沒放在心上。可到了一年級,子軒還是這樣。子軒媽真怕孩子這樣下去學習跟不上。

孩子上課容易走神是怎麼回事(孩子上課愛走神)1

孩子上課走神、犯困

孩子上課走神,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是不少家長都碰到過的情況。為此,很多家長給孩子買了很多訓練注意力的書,甚至花錢上專注力鍛煉的課程,可效果并不理想。

其實,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隻從孩子身上着手是不夠的,還要從家人身上找原因。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身邊,有一個經常打擾他的家人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專注力不強,其實跟孩子身邊的家長存在着很大的關系。在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總是會來打擾他。一旦孩子的習慣“被打斷”,孩子的專注力就會比其他同齡小朋友更弱。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平時有沒有出現過類似的行為:

  • 孩子在客廳專心看電視的時候,你會不會走過去問他東西要不要吃;冷不冷,空調要不要開高一點?
  • 當孩子在專心畫畫的時候,你會不會突然打斷他,叫他去看書?
  • 當孩子在玩積木的時候,你會不會突然想到收藏夾裡給孩子準備買的衣服,并把孩子叫過來讓他挑選?
  • ……

很多時候,我們并不是故意去打斷孩子。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當孩子專注于某件事情時,我們的一聲叫喚、對孩子說的一句話,都會對孩子形成幹擾。如果孩子習慣了被打斷,專注力自然會受到影響。

孩子上課容易走神是怎麼回事(孩子上課愛走神)2

父母有時會無意打斷孩子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做作業時愛開小差,這些都是孩子專注力被打斷後的外在表現。那麼,專注力被打斷,對孩子的心理、行為習慣的養成又有哪些影響呢?

專注力被打斷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1.學習能力受到影響

桐桐是個上三年級的孩子,以前做作業時會出現分心的情況,但做其它事情時能保持較好的注意力。可最近,桐桐媽媽發現桐桐在畫畫時,也會分心。經常畫了一半就要吃零食或是上廁所了。桐桐媽對此很困惑,畫畫是桐桐最喜歡的事情了,怎麼還不專心呢,難道是孩子最近學習壓力大導緻的?

其實啊,專注力是一個通用的技能,做一件事情時專注力不行,很大程度上表明孩子做其它事情時,專注力難以集中。

通用技能是相對專業技能而言的。通用技能是指在生活、學習中會廣泛用到的技能,比如專注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專業技能則是指在某一方面的技能,比如跑步、繪畫、彈鋼琴等。

一項專業技能不行,不代表你另外的專業技能也不行。比如孩子跑步跑得慢,這不影響孩子鋼琴彈得好。

孩子上課容易走神是怎麼回事(孩子上課愛走神)3

孩子坐在課桌前注意力分散

可是,通用技能在生活和學習中具有普遍和聯結性,比如你在與客戶溝通時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很大程度上也表明你上台公開發言時表達能力不強。

專注力同樣如此。如果孩子平時上課時注意力容易被分散,那麼,孩子在做作業、閱讀、畫畫的時候,注意力也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難以集中,必然會導緻孩子的學習效率低下,長此以往,孩子的學習能力就會比其他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弱。

2.缺乏長期堅持的能力

孩子如果平時學習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很大程度上就表明孩子缺乏短時間專注的能力。如果短期專注力缺乏,就會導緻孩子缺乏長期堅持的動力。

舉例來說,畫一幅畫、練一幅書法作業、背一首古詩、背一篇英語課文,這些都需要孩子短期的專注力。如果孩子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就會産生長遠的負面影響。

孩子上課容易走神是怎麼回事(孩子上課愛走神)4

很多事情都需要長期堅持

因為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很多事情都需要長期堅持的能力。比如寫得一手好字的人,肯定是長期堅持練字的人;有良好英語語感的人,一定長期堅持讀英語、背英語。

如果短期專注都無法做到,長期堅持就能難了。

3.缺乏成就感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大的老師”。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時,注意力總是能高度集中,而且注意力保持的時間也很長。但是,我們也知道,很多孩子都是三分鐘熱度,今天喜歡玩積木,就可以玩一個下午,可明天不愛玩了,連三分鐘都堅持不了。所以說,興趣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實啊,比起興趣,還有一個更穩定、持久的因素,能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保持學習的動力,那就是成就感。成就感對孩子而言,比興趣更重要。

那麼,成就感與孩子的專注力有什麼關系呢?

孩子上課容易走神是怎麼回事(孩子上課愛走神)5

孩子打遊戲時,注意力高度集中

為什麼孩子會喜歡打遊戲?有些家長可能會說,因為遊戲好玩呀。确實,遊戲好玩。但更重要的是,孩子玩遊戲時,體驗到了成就感。

玩遊戲時,闖過了一關、得了第一名、賺了很多金币……都會給孩子帶了成就感,從而讓孩子身心愉悅,試問,誰會不喜歡這種愉悅的感覺呢?正是這種成就感和愉悅的體驗,讓孩子愈加喜歡玩遊戲,玩遊戲時也更加專注。

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從一件事情中獲得了成就感,他就會更加喜歡做那件事,在做事過程中也更加專注,從而取得更大的進步。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反之,孩子如果缺少專注力,就難以取得進步,就會缺少成就感,從而缺乏長期堅持的動力。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父母應該怎麼做?

1.嘗試加入孩子,而非打斷孩子

蒙特梭利說:“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當孩子專注于自己的事情的時候,作為家長,千萬不要輕易打斷孩子,但可以慢慢嘗試加入孩子。

比如孩子在專心地塗鴉,你不要因為孩子畫得不好,就直接指出“這裡不好,重新畫一下”“小河怎麼能塗成粉紅色呢?”;也不要一下把孩子的畫拿過來,說“哎呀,我們寶寶畫得真好啊!”。以上這兩種行為都會打斷孩子,那我們如果想加入孩子,我們該怎麼做呢?

孩子上課容易走神是怎麼回事(孩子上課愛走神)6

不要打斷孩子

我們可以先慢慢坐到孩子身邊,觀察孩子在畫什麼。孩子看到父母在身邊時,都會迫不及待地向父母分享自己的作品“媽媽,你看,我畫的宇宙飛船好看嗎?”這時,家長可以借機加入孩子,跟孩子說“真好看,我們再在旁邊加一點XXXXX,媽媽想跟你一起畫可以嗎?”通常來說,孩子不會拒絕父母幫忙的請求,這時,我們就可以加入孩子了。

加入孩子,既能在互動中對孩子進行引導,又能避免打斷孩子,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2.如果一定要打斷,給孩子緩沖的時間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打斷孩子,那麼我們可以設置鬧鐘,給孩子一個緩沖的時間。

比如星期六下午,你跟朋友約好5點見面吃晚飯。那你可以提前告知孩子今天下午要外出吃飯,并且告訴孩子你4點半的時候會提醒他時間。如果下午四點半的時候,孩子還在玩,那你可以輕輕提醒下孩子時間到了,不過他可以再玩10分鐘(10分鐘的緩沖時間),你已經給他設好了4點40分的鬧鐘,等鬧鐘響的時候,就得準備出發了。

孩子上課容易走神是怎麼回事(孩子上課愛走神)7

設置鬧鐘,給孩子緩沖的時間

給孩子設鬧鐘有什麼好處?如果家長一直提醒孩子“快點,要出發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不要再玩了”,孩子會覺得家長很煩,變得情緒不好。但鬧鐘響了,孩子如果不起身關掉,持續的鬧鈴就會對孩子形成一種中立的幹擾,也就是說鬧鈴在代替我們執行提醒的任務。這樣做,既不會讓孩子的專注力突然被打斷,也避免了孩子專注力被打斷而産生不良情緒。

3.親子互動,在遊戲中培養孩子專注力

蒙台梭利提出:“遊戲本身就是培養專注力和聚焦思維的最好方式。”

所以,培養孩子專注力,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與孩子玩親子互動遊戲。這裡,我們就舉兩個簡單易操作的遊戲。

第一,撕紙遊戲。細心的家長可能會發現,孩子2、3歲的時候,很喜歡撕餐巾紙。其實,孩子在撕紙的時候,能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不過,單純把紙撕碎是不夠的,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把紙撕成不同的形狀。比如撕成一隻小狗、撕一個五角星的形狀……

另外,也可以玩“你撕我猜”的遊戲。父母和孩子其中一方用紙撕出一個造型,另一方負責猜這是什麼。通過這種互動,能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從而鍛煉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上課容易走神是怎麼回事(孩子上課愛走神)8

跟孩子玩撕紙遊戲

第二,反口令遊戲。反口令遊戲就是家長說出一個口令,孩子要做出與口令相反的動作。比如,家長說伸出左手,孩子就得伸出右手。反口令遊戲對口令執行者的專注力有較高的要求,執行口令的人隻有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才能在聽到口令的同時迅速做出反應。而且,這類遊戲既不需要道具,對場地也沒有限制,在外等餐、等車,甚至散步的時候都可以玩。

專注力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能力,對孩子的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習動力的保持,甚至日後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影響。如果你對培養孩子專注力有好的建議,歡迎在評論區與大家分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