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唐杜甫什麼時候登嶽陽樓

唐杜甫什麼時候登嶽陽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12:45:39

758年冬,杜甫回到洛陽,看到戰後的故鄉,一片蕭條。自從安慶緒退出洛陽竄入相州後(今河南安陽),還已經占據着附近的六十餘郡縣,兵甲富足,糧草充沛。這年冬天郭子儀、李光弼等圍攻相州,遲遲沒有進展。次年二月,叛軍另外一個首領史思明派援兵救援安慶緒,三月三日,唐軍大敗,戰馬萬匹隻剩下不到兩千匹,郭子儀帶領剩餘人馬退到洛陽附近,保護東京。百姓聽到戰敗的消息後,洛陽一帶有騷亂起來,一些人們逃往山谷,一些官員也紛紛逃往附近州郡,杜甫也在這個時候離開洛陽,前往華州。

唐杜甫什麼時候登嶽陽樓(第十三集杜甫的代表作)1

在回華州的路上,景象和他來的時候迥然不同,本來戰後已經逐漸開始恢複的景況,現在又開始騷亂起來。當他經過新安、石壕、潼關的時候,所看到的那些黎民百姓個個都是愁眉苦臉,一臉茫然,于是,他把他所看到的,感受到的,寫成了《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唐杜甫什麼時候登嶽陽樓(第十三集杜甫的代表作)2

旅客走在新安縣的大路上,聽到按戶籍冊點兵。請問新安吏:“難道因新安縣小,壯丁已抽完,才抓這些不成丁的青年?”“府帖昨夜才下達,命令沒有壯丁就依次抽中男。”“抽來的中男實在太小了,如何能守住王城呢?”健壯的中年男子還有母親相送,瘦小的由于父母在戰亂中去世,可就孤苦伶仃。

河水日夜向東流,青山還留着哭聲呢!“不要讓眼淚哭幹,收住你們縱橫的淚水。眼淚哭幹了會露出頭骨,天地都不能改變這悲痛的安排,終歸是無情的。我們官軍(指九節度使)攻取相州,日夜盼望收複其地。可是賊心難料(指史思明已歸唐,又支援安慶緒),緻使官軍潰敗。就去原先營壘就食(因離洛陽不遠),練兵也依憑着洛陽。

挖掘壕溝也不會深得見水(指勞役不重),放牧軍馬的勞役也還算輕。何況朝廷官軍是符合正義的,一切必然順利,愛護戰士一目了然。送行戰士不要哭得那麼悲傷,長官(指郭子儀)本像你們的父兄。

唐杜甫什麼時候登嶽陽樓(第十三集杜甫的代表作)3

傍晚投宿于石壕村,在夜裡有官吏來捉人。老翁翻牆逃走,老婦走出去應對。官吏喊叫的聲音是那樣兇,老婦啼哭的情形是那樣凄苦。我聽到老婦上前說:“我三個兒子都服役去參加圍困邺城之戰。其中一個兒子托人捎了信回來,其中兩個最近剛戰死了。

活着的人暫且偷生,死的人永遠逝去。家中再也沒有什麼人丁了,隻有個還在吃奶的小孫子。因為有小孫子,所以兒媳婦沒有離開這個家,但進進出出沒有一條完好的衣服。老婦我雖然身體衰弱,但請允許我跟從您夜歸。趕緊應付河陽需要的勞役,還趕得上做早飯。”入夜說話的聲音也已經消失了,但好像聽到低聲哭泣抽咽。天亮後我繼續趕前面的路程,隻能與逃走回來的老翁告别。

唐杜甫什麼時候登嶽陽樓(第十三集杜甫的代表作)4

士卒勞役是多麼的艱辛,在潼關要道築城。大城比鐵還要堅固,小城也有萬丈多。我請問潼關吏:修道是為了防史思明軍嗎?(這是杜甫明知故問)潼關吏邀請我下馬步行,為我指着山隅說:潼關高與雲相連,城上堡壘把城牆區分成一格格戰栅,飛鳥也不能逾越。

胡賊來犯隻要守住,哪要擔心長安。您看這個要害的地方,狹窄到隻能一輛車子通過。艱難時刻就拿起長戟防守,因形勢險要,利于防守,萬古守關也隻用一人。

“悲哀啊!桃林塞(即潼關之古稱)那一仗,哥舒翰潼關之敗死傷極多,慘死黃河。請囑咐防守潼關諸将領,謹慎啊!千萬别重蹈哥舒翰倉卒促應戰的覆轍。”

“三吏”之外,還有“三别”,這六首詩自成一組,是杜甫詩作中傑出的代表作品。明天繼續下一集,杜甫傑出代表作《三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