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就要到了,重溫關于不忘初心的重要論述,我們每每為其蘊含的思想魅力和真理力量所深深打動。
初心代表黨心,初心凝聚民心。我們通過新華社“第一學習文庫”大數據梳理可以看到,近年來,“不忘初心”成為各種講話中的高頻詞,也是全社會廣泛認同的熱詞。
初心務必牢記,初心更需修煉。通過新華社“媒體大腦”對海量數據進行人機協同分析,我們觀察到,針對黨員幹部如何永葆初心,闡明了一整套思想方法和實踐路徑,為我們修養黨性提供了科學指引。
一
據對“第一學習文庫”收錄文稿進行詞頻統計發現,近年來,談及“初心”一詞多達198次。同時,與初心詞義相關的“黨性”“理想”“信念”“宗旨”等詞語更是遍布多篇文章。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人機協同研讀表明,“初心”的詞義基本涵蓋了黨性要求的核心内容,含括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之心、對共産主義的忠誠之心、對黨的追随之心、對偉大事業的奮鬥之心、對人民群衆的赤子之心,等等。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言簡意赅、振聾發聩!的論斷意味深長,警醒每位共産黨員必須不斷回望來路、校正方向。
初心珍貴,尤須堅守——
敬終如始、修心養性,的要求直擊人心,提醒黨員幹部務必加強黨性修煉、鑄魂立心。
二
“治心養性,一個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讀書。”的話寄望深切。
通過“媒體大腦”知識圖譜關聯詞義分析發現,講話經常将加強理論學習和黨性修煉并提。
要求黨員領導幹部工作再忙也要堅持讀書,在學習理論上要舍得花精力。他倡導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空閑時間“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遊物外”,不要“忙于應酬,沉迷于花花世界”。
通讀《的七年知青歲月》《在正定》《之江新語》等書籍,可以看到,自己對讀書學習始終抓得很緊。他曾饒有興緻地回憶當知青時跑30裡路借書的往事。
大數據人機協同分析發現,在強調理論學習重要性的同時,還傳授了學習的方法。
這些方法高度凝練,自成體系,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三
對“第一學習文庫”中的文章進行大數據梳理,我們看到,這段立意高遠、内涵豐富的論述,被引用的熱度高居“第一陣列”。
通過“媒體大腦”知識圖譜關聯詞義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強調黨性修煉,一個根本方法就是要在理想信念上“修心”,擰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總開關”,補足精神上的“鈣”。
堅定的理想信念要化為黨員幹部的行動意志,需要一個轉化升華的過程。對此,指出:“理想因其遠大而為理想,信念因其執着而為信念”“我們不能因現實複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
從系列重要講話中,我們找出了“學習、對比、感知、感悟、思考”等固本培元、修心修行的方法。黨員幹部掌握這些方法并身體力行,有助将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進入“虔誠而執着、至信而深厚”的境界。
四
“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的話一針見血。
“媒體大腦”知識圖譜對作風一詞進行語義關聯分析,“跑”出了一批高度相關、指向清晰的詞語系統。
大數據分析表明,黨的十八大以來,由親自部署、親自指導的系列教育活動,一個重要指向是瞄着鍛造黨員幹部作風去的;黨内法規體系的制定修訂完善,一個重要着力點也是針對作風問題去的。
艱苦奮鬥、密切聯系群衆,是共産黨人的本色,是作風是否過硬的标志。翻開《平語近人——用典》一書,可以看到當年的:常年身着一身舊軍裝,腳穿軍布鞋,下鄉調研的時候,斜背着一個綠挎包,說話不緊不慢,透着和氣。所以他的同事們都說,這個從中央機關來的人比基層的幹部還要樸實。
不僅為我們提供了通過作風建設修心養性的法門,也為我們作出了垂範。
五
“好幹部除了要加強學習,還要加強實踐”“越是條件艱苦、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鍛煉人”……這些論述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需在事上練,刀要在石上磨。
“為學之實,固在踐履”“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這些教誨蘊含了在實踐中修心修行的要領。
通過“媒體大腦”知識圖譜可以看出,對知行合一的修習方法,有一整套完整的體系。
幹事創業、擔當盡責,是檢驗一名黨員幹部是否守牢初心的“試金石”。經常講述焦裕祿、谷文昌、孔繁森、楊善洲以及古代先賢的故事,引用山西右玉、塞罕壩等地的奮鬥業績,教育廣大黨員幹部始終保持革命激情,在火熱的實踐中淬煉黨性、不斷成長。
幹事創業、擔當盡責,也是黨員幹部獲得人生幸福、尋求内心愉悅的途徑,将其形容為“樂業”,并稱其為“一種境界”。
六
初心不可忘,修心不能少,這是大數據和人機協同分析呈示給我們的奧秘。(主創:周亮、賀大為;協同:葛素表、李代祥、王龍、程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